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2022-03-07 12:22◆杨
决策咨询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杨 杰 罗 骏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此后,成渝两地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多个发展示范区,如遂潼川渝、万达开川渝、资大文旅等建设方案。2020年10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强调“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2]。从国家层面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供政策引领,为此川渝两省先后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协同发展工作联席会议、人才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等,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系统、科学地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

地区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传递的场所,高等教育可以给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和智力的支持;同时,高校也作为科技创新的基地,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影响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给高校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和经济上的保障。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2020年5月,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牵头川渝20所高校组建成渝高校联盟,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高校联盟是以协同创新思想为基础的教育发展战略,这种联盟可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加拓展和提升机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3]。在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相关主体的联合支持下,协同攻关,以取得科研创新以及技术研发的突破[4]。因此,通过对成渝高校联盟的科技协同创新进行战略分析,能够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水平发展。

一、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环境分析

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且环境对于高校科技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据此,利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进行分析,有助于从宏观层面把握其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国家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强调了“要提升我国科技实力,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就要建成教育和人才强国;同时,要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5]。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之一,将承担起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任。随着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作用日益凸显,培育科技创新型人才也是高校育人的使命,两者相辅相成。

2.成渝高校科技创新政策。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科技创新。成渝两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先后出台系列政策以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如在《四川省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建立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等”[6]。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在渝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建设高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形成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7]。这些政策的制定为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协创新提供了政策引领。

(二)经济环境分析

1.成渝地区经济稳步增长。近年来,四川和重庆两地GDP稳步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四川GDP在全国各省GDP数据中靠前,重庆处于中等水平,但四川与重庆的GDP总量不可小觑,且两地GDP增速超全国水平。但是,成渝地区人口众多,从人均GDP来看并没有明显优势,但就西南地区而言,四川和重庆仍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联系紧密,较高的经济水平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2.研究发展经费投入偏低。研究发展(R&D)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8]。根据《2019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四川省和重庆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分别处于12、14名左右,属于中等水平,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D经费虽然投入总量近年来逐渐增长,但投入强度变化较小。与R&D经费投入强度最高的北京相比,差距较大。

四川省发布的《2019年全省R&D经费投入统计简报》显示,政府投入的R&D经费中,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占比分别为12.2%、78.1%和8.2%,高校和企业的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企业投入的R&D经费中,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占比分别为5.3%、1.8%和92.3%,高校的资金比例较上年也有所下降。在总的经费支出中,高校占9.0%,与企业的57.1%和科研机构的32.8%相差甚远。重庆高校在R&D经费投入方面也面临相似的情况。根据《2019年重庆市科技投入统计公报》显示,高校、政府属研究机构和企业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9.9%、7.5%和79.4%。虽然我国高校R&D经费规模逐年增长,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正在下滑,原因之一在于以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让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9]。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资金,建立健全创新机制”[10]。企业作为创新和研发的主力之一,其研发资金投入集中在试验发展阶段,而对基础研究阶段的投入很少[11]。这正好与高校基础研究的主要职能互补,需要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三)社会环境分析

1.成渝地区历史渊源深厚。一直以来,成渝两地来往密切,共同承担西部建设发展重任。成渝地区具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而源于两地的巴蜀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推动两地文化共建也是重要工作之一。成渝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长江流域的上游,地理位置特殊,矿产、能源、水利等资源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成渝地区作为工业建设和“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两地共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教育、工业、国防体系,也为后来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成都和重庆两地一直保持着良性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强化了两地的合作关系,对于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成渝地区人口数量众多。人力资源是城市建设乃至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渝地区人口众多,且人口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末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常住人口分别为8367万人和3205万人。其中四川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10万人,重庆市为494万人。人口的增长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为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创新人才。同时,成都、重庆在“2020网红城市百强榜”中均分别排名第3位和第6位,在“新一线城市排行榜”上分别排第1位和第3位,网红城市的头衔以及川渝地区的宜居环境、开放和包容性吸引了大量省外人口来成渝定居。

(四)技术环境分析

1.高新技术产学研机构多。截至2020年,四川省有高新技术企业8154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分别有8个和18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有41个和130个。重庆市有高新技术企业4222家,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82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众多,能够很好支撑成渝高校联盟开展科技协同创新。

2.地区产业创新集群众多。地区支柱产业的形成得益于相关技术的发展,成渝地区的支柱产业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能源化工、先进材料、汽车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与产业相关的技术发展成熟。依托地区的技术水平,成渝地区逐渐形成行业的聚集地,以成都为核心的聚集地涉及医药、化工、能源等产业,以重庆为核心的聚集地则涉及汽摩制造、物流运输等产业。并且围绕相关产业,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以及人才联合培养的机制。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战略分析的主体包括高校及其学科构成、科技创新举措以及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参考SCP分析模型,通过系统分析四川省和重庆市高校基本情况,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中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和产出的成果,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可持续发展。

(一)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结构分析

1.川渝高校总体概况分析。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高校分别有132所和68所。经过对全国各省(除港澳台)高校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各省占全国高校总数比重(如图1所示)。结合图1可知,四川省高校占比为4.82%,排名全国第5位,重庆市占比2.48%,排名全国第21位,川渝地区的高校总数占全国总数的7.3%,成渝地区的高校数量众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成渝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水平。由于四川省的高校主要集中在成都地区,因此,成渝高校联盟的建立对于集聚教育资源意义重大,能有效促进川渝高校共同发展。

图1各省(除港澳台)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总数比重

2.川渝高校科研人员分析。川渝地区普通高校的科研人员力量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优势。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排名中,四川居全国第7位,重庆居全国第13位;在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量排名中,四川居第5位,重庆居第16位;在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排名中,四川居第8位,重庆居19位。这为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赋能。

3.成渝双一流高校分析。成渝地区共有9所高校入选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成渝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有3所,包括川大、成电、重大,占全国总数的7.14%;成渝地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7所,包括西大、西财、西南交大、川农、西南石大、成理、成中医,占全国总数的7.37%[12]。在各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数量排名中,四川省总数为8所,均位于成都市,排名第4位,仅次于北京、江苏、上海。但重庆市较少,仅有2所。

从双一流学科属性来看,在成渝地区所有的双一流学科中,超过60%的学科为理工类学科(如图2所示),说明成渝地区较高水平的学科集中于理工类,这也与渝地区的支柱产业相对应。其次是医学类,达到22%,主要是由于成渝地区拥有川大华西医学中心、成中医、重医、陆军军医大学等一批医学院校和单位。

4.成渝双一流高校学科与专业分析。成渝地区高校,除了有潜力的学科和专业外,也不乏在全国范围内都十分具有竞争力的学科和专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论文和专利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形式,论文发表和被引用的数量是评价高校科学研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发明专利则是评价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波士顿矩阵法,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按照学科论文所占份额和学科增长率,以及专利产出数量和专利被引用总量的增长率分别对其学科和专业进行划分,分为优势、传统、潜力和弱势共四个类别。对成渝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统计分析发现,从学科结构来看,除了少数学校拥有优势学科外,潜力学科数和弱势学科数占比更大(见表1)。从专业结构来看,多数专业为潜力专业(见表1)。

图2成渝高校双一流学科分布情况

表1成渝地区高校双一流学科与专业情况

学科建设是依托于专业发展,两者息息相关。据《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报告》数据显示,成渝地区高校中的顶尖专业包括川大的口腔医学,成电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西南交大交通运输工程等,这些学科均排名全国第一或第二。排名全国前5%的学科则有川大的中国语言文学、成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大的土木工程、西财的应用经济学、西政的法学、西大的教育学等学科。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最好专业上榜数量排行中,四川入围前10。分析可知,其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属于成渝高校联盟成员,这十分有利于成渝经济圈建设发展。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举措行为分析

1.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持举措。高校科技创新主要依赖于高校中的个人或团队的想法创新、行为创新、问题创新等,而高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持。例如,通过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来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扩大专业建设规模,建设科研基础设施等。成渝地区的高校除了拥有自己的科研基础设施外,也有部分高校通过共建共享高水平的实验室、共建共享人才培养基地、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等方式给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支持。

2.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践举措。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作为创新活动的依托单位,其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是以高校为单位单独完成,也可以是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就将课题合作主体划分为境外机构以及国内的高校、研究机构、外商独资企业等。成渝地区高校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科研合作,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建设,高校间的科研合作更加频繁;同时,随着学科交叉融合工作的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加密切;此外,部分高校也一直在开展与国外高校和实验室的科研合作。

(三)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分析

1.一般科技成果。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主要标准之一就是科技成果的数量,川渝地区一般成果数量在全国一般成果总数中占比与川渝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中占比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分类,可以将科技创新成果分为:论文、科技著作、专利、国家或行业标准等[13]。据此,根据《201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川渝地区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见表2)。由表2可知,川渝地区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以论文和著作为主,在专利申请以及专利成果转化方面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22019年四川省与重庆市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情况

2.卓越科技成果。成渝地区卓越科技成果丰硕,部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在2019年统计数据中,国内论文发表数量排前10的地区中,四川省共21507篇,排第7位;国际国内论文总数排名中,四川省共42012篇,排第8位,重庆市共20753篇,排第17位;国内发表SCI论文数最多的10个地区中,四川省共20505篇,排第9位。特别地,在所有发表卓越科技论文的地区中,四川省16999篇,排第9位,重庆市8888篇,排第16位;在所有发表卓越科技论文的高校中,四川大学4783篇,排第6位,重庆大学2464篇,排第25位。说明川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牵头成立的成渝高校联盟卓越科技成果颇丰。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在2019年国内各省发明专利授权总数排名中,四川省共12053件,排第9位,重庆市共6988件,排第15位。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较多的高校中,成电共获得专利授权数1513件,排全国第5位。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前10的地区中,四川省排第7位,被引共计97199次。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较多的高校中,川大排名第9位,被引17191次。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较多的高校中,川大排第5位,被引篇数34805篇,被引次数474464次。与此同时,成渝地区2019年发表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的高校有川大、重大、西大、成理,发表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分的高校则包括川大、成电、西大等。成渝地区的卓越科技成果主要出自川大、成电、重大等高校,充分说明这几所高校在成渝地区高校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必要性。

3.政产学研协同。高校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高校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通过制定政策、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共享科研基础设施等方式,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政产学研协同可以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以实际应用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创造经济价值的目的,成渝地区部分高校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表现优异。从2015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依据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的特征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对高校与企业科研活动协作的全过程进行评估。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校产学共创排行榜”中,成渝高校中西南石大排第7位,川大排第15位,重大排第16位。

三、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中国正逐渐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潜力巨大。目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稳步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旨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服务于“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所处环境以及联盟成员中高校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为基础,以VRIO模型为框架,从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组织特征等方面,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创新协同战略提出可行建议。

(一)最大化现有资源价值

VRIO框架中的价值性强调组织中的资源能够帮助组织开发环境中的机会、化解环境中的危机。高校是生产知识的场所,高校联盟科技创新协同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够实现资源的汇聚、集中创新力量、强化知识的增值效应。成渝地区高校众多,有多种途径发挥现有资源价值。第一,可以联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之外的高校,如能在国际上发表有影响力论文的高校,取长补短,从而在科技创新中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第二,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优势明显,可以加强相关学科与属地企业的合作,一方面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校企共同推动地区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地区支柱产业也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空间。第三,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学科结构、专业机构、卓越科技成果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也应当发挥相应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和协助地区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第四,在现有的研究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下,成渝地区高校各有优势,联盟高校间可以互相开放高水平的实验室、协同科研也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高校间交流也便于实现优势互补。

(二)突出顶尖学科的优势

VRIO框架中的稀缺性主要是描述对资源的占有情况,资源具有稀缺性即资源被少数的竞争对手占有。成渝双城经济圈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发展区域,并非我国第一个享受经济发展政策优势的地区,并不具备先发优势。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要形成在科技创新上的稀缺性,可以从联盟高校成员的顶尖学科和极具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入手,突出口腔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国内顶尖学科的优势,一方面发挥顶尖学科的辐射作用,带动成渝高校相关研究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将先进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见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独特的创新路径

VRIO框架中的难以模仿性是指缺乏某项资源的组织是否面临获取或开发资源的成本劣势。科技创新协同有两层内涵,表层的协同在于形式,质层的协同在于科研创新的资源、人力、环境。形式易于模仿,但各高校所具有的优势却是难以复制的,因此,科技创新协同则应该强化质上的突破。成渝地区经济总量和教育水平相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相差甚远,但也表明其发展空间巨大,可以借鉴前三者在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中的有益经验做法,结合成渝地区特点,发挥其后发优势,取得较大程度的突破。同时,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中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的潜力学科和专业数量较多,可以加大对相关研究的科研投入,将潜力学科转化为优势学科,进而增加成渝地区的优势学科数量。

(四)加强组织和顶层设计

VRIO框架中的组织性强调对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虽然高校联盟模式可以加强协作,实现发展的整体协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中的科技创新、科研合作还是自发的较多,缺乏较为系统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一方面,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合作的纵深推进,应贯彻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高层次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共建实施方案》和《成渝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另一方面,在继续开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从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中选举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对联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规划、管理与协调。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