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成 汪敏芝 马文君 马 钰(通讯作者)
(1.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甘肃 临夏 7311002;2.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公共卫生科,甘肃 临夏 731100)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高发疾病,尤其是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中,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机体的抗体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炎症因子水平上升,聚集嗜酸性粒细胞、分泌黏液分泌物、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呼吸道感染更加严重[1]。临床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采取抗感染、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方式,但容易出现病原菌耐药,影响治疗的效果。中医学很早就有“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如何有效地固护人体正气,提高人群的防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玉屏风散来源于《丹溪心法》,是“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的经典名方,常用于防治免疫低下所致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等作用,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不仅在于直接抗病毒,而且可以从流感病毒致病的多个环节介入,特别是通过调节流感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相关的免疫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玉屏风散加味预防高风险人群呼吸道传染病的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300名高风险岗位医务人员为受试人群,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男45人、女105人;平均年龄(27.05±3.36)岁,其中30岁以下122人、30~40岁21人、40岁以上7人;在既往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方面,有52例,无98例;在易感性方面,易感85例,不易感65例。对照组男40人、女110人;平均年龄(27.31±3.41)岁,其中30岁以下108人、30~40岁30人、40岁以上12人,在既往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方面,有51例,无99例;在易感性方面,易感84例,不易感66例。两组观察人群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参与我院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纳入研究对象。排除现患有呼吸系统疾患、免疫低下及患有重大基础疾病人群。剔除与脱落标准为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的人群。见表1
表1 观察组及对照组年龄比较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根据医院医务人员防护要求进行标准预防: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外科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发热门诊接诊医生和护士按一级防护着装,进入隔离留观室按二级防护着装。标本采样人员:戴医用防护口罩、戴一次性帽、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或防护眼罩、戴手套,穿一次性靴套。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和橡胶手套。各岗位人员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做好手卫生。观察组在医院对医务人员防护要求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加味”中药汤剂,具体方剂及用法:黄芪15g,白术10g,防风10g,佩兰10g,干姜6g,砂仁6g,羌活6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连服4w。
1.4 观察指标 1月后观察统计两组人群有无外感风邪症状,如:每出现发热、恶寒、咳嗽、咽痛、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症状中的一种各积1分,舌质出现红、暗红、绛即积1分,舌苔出现薄黄而腻、薄白而润、薄白微黄即积1分,脉象出现浮数、浮紧、濡数、沉细即积1分。并记录服药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确保试验的安全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检验用t值,(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1月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人群在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差异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人群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1月后随访观察症状积分比较/n=150
2.2 观察组人群预防有效率 观察组人群中总积分为0(未出现外感临床症状)的共计124人,总积分≥1(出现1种以上症状)的共计26人,预防总有效率为82.67%(124/150),比对照组72.00%(108/150)更高。
2.3 观察组人群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0名服药人群中有3人出现轻微恶心、腹泻不适症状,停药后自行缓解,且复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
对于广大高风险及易感人群来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程长,发病机制复杂,容易复发及引起变态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损害心脏、肾脏等器官。大部分认为患者免疫功能与其发病密切相关。中医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属于“虚体感冒”的范畴。患者的抗病能力差,容易受外邪的侵袭,反复感染进一步有损正气,降低抗病能力。多由于调护不当、长期少食,导致脾肺气虚,四肢百骸不能充养,肺气虚弱不能宣发,脾土不能生养肺金,腠理疏松,肾气不足,出现伤风、汗出、畏寒[4]。中医治疗需要健脾盖肺固表,使用养阴益气、补肾健脾、调和营卫的药物。传统玉屏风散的组方主要包括白术、黄芪、防风,具有固表止汗、扶正益气的作用[5]。黄芪善于补肺脾之气,并且益气固表。白术也是补气药物,能益气健脾。防风有发散作用,可清热、疏风、解表。本研究根据西北地区寒冷气候及饮食习惯等特点,应用“玉屏风散加味”进行预防,在原方中加入佩兰、干姜、砂仁、羌活以温中散寒、芳香化湿、理气健脾。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人群在“外感”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群预防总有效率为82.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可见,“玉屏风散加味”不但预防效果甚佳,且在安全性方面也较好,与常规西药一样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玉屏风散加味”预防高风险人群呼吸道传染病既符合传统中医学诊疗思想,又符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另外,在应用“玉屏风散加味”预防的同时,还可配合中医艾灸、避瘟香囊、穴位按摩、八段锦等传统外治法,不仅能提高人体正气,亦是帮助人群消除焦虑恐惧、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的有效措施,实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综合防疫目的。
综上,“玉屏风散加味”对于高风险人群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也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