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斗争精神的传承与培育探讨

2022-03-07 19:11李碧野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培育路径

李碧野

摘 要:斗争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材的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的斗争精神与中华民族、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青年,承担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面对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这些原因造成培育其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从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红色文化熏陶三个维度培育斗争精神。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斗争精神;价值意蕴;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4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在新的时代特点下要增强广大青年干部的斗争精神:“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当代青年生长在新时代,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决胜时期,也经受着史无前例的世界动荡,理应成为斗争的主体,从而对新时代青年进行斗争精神的培育是很有必要的。

1 新时代青年斗争精神的精神传承

斗争精神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元素。勇于斗争既是我们认识矛盾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解决矛盾的精神武器。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强盛都离不开斗争精神。斗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早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期就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并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中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应对前进路上艰难险阻的价值取向。秦朝时期,陈胜、吴广面对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率先举起了反秦的大旗,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西汉时期,霍去病面对匈奴的入侵,数次领兵出征,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边疆的稳定。明朝时期,海瑞面对官场的腐败,立志要用毕生所学为人民谋幸福。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和侵犯,中国陷入了生灵涂炭的深渊。从那时起,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兴亡、国家大义,躬身实践着敢于战斗和不畏生死,将中国从贫穷、屈辱中解放出来。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在品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热情讴歌斗争,倡导革命:“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当今,一直发扬着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革命建设时期,党的事业曾无数次岌岌可危,艰难困苦无时无刻不在,但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斗争精神催生出来的不怕死、不怕苦的英雄气概,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長征,击破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赢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大地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可谓是百废待兴,一穷二白,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依靠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勇气,战胜了无法战胜的困难,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赏。当前我们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但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必定会对此采取许多措施甚至是对抗性举措。只有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在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冲突中保持定力,抓好和用好梦想成真的关键期。

2 新时代青年斗争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从国内层面而言,新时代青年承担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从国际层面而言,新时代青年的竞争力就是中国未来的竞争力。

首先,新时代青年拥有新使命。新时代青年的肩上承担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但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方面世界已经进入了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经济全球化甚嚣尘上,疫情引发世界格局变动,国家之间的发展鸿沟日益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持续蔓延。外部环境越复杂,西方势力对我国发展的干扰阻碍的强度必然会不断增强,我们必须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新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的中国依旧保有高度的经济发展力及越来越强的政治影响力,即使遭遇他国的打压也能获得一个较为稳定的国内国际发展空间,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的前进道路依旧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例如,经济领域中的房地产泡沫现象严重,解决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政治领域中党内人员存在着贪污腐败现象,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不懈的进行。因此,新时代青年作为发展的主力军,手握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更应该发扬斗争精神,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抵御内外部风险,让民族复兴的梦想成真。

其次,新时代青年面临新挑战。近年来,青年一代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严峻。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年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快速和便捷,但他们获得的信息不仅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还有许多是西方的错误思潮。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青年缺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往往跟着感觉走,容易被穿着“娱乐”外衣“愚乐”大众的“泛娱乐化”思潮吸引。目前西方国家主要通过网络等新媒介输入意识形态,企图消解中国青年的核心价值观,瓦解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西方意识形态中包含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网络渗透到青年生活中,动摇了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面对网络带来的主流意识形态被消解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淡化的风险,培养青年一代的斗争精神至关重要。斗争精神体现的是不怕难不怕苦的精神状态,宣扬的是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迎难而上的态度。在面对挑战时,斗争精神可以促使青年坚定信念,主动迎击。

3 新时代青年斗争精神培育的路径

我们今天所提到的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而斗争精神充满着集体主义的“奋斗”,而不是个人主义的“私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征程,为了按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必须“形成斗争认知、展现斗争豪情、坚定斗争意志”,将斗争精神贯穿于复兴路的全过程。

新时代青年在理论学习中形成斗争认知。斗争认知是斗争精神的思想基础。青年只有形成了斗争认知,才能准确分析斗争的形势、找准斗争的对象、把握斗争的合理尺度。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来源渠道主要是思政课,思政课理应承担起在青年理论知识学习中的核心作用。

一是思政课堂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理论知识抽象的原理和高远的价值追求往往与青年的琐碎日常相离甚远,从而导致青年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思政课堂要从当代青年的认知出发,改变呆板的教育模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二是思政课堂要培养青年的大局观,通过讲解当今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国情,感知新时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而让青年在斗争中可以厘清我们的敌人和朋友,选择合理的斗争方式,灵活运用斗争策略。

新时代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斗争豪情。斗争豪情是斗争精神的情感体现。青年有了斗争豪情,才能焕发出脚踏实地的斗争激情,才能在危险和挑战面前保持乐观的心态。实践活动是青年经受历练、增长本事、提升素养的最佳平台,对于培育青年的斗争豪情拥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一是社会应充分为青年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党和政府可以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鼓励和引导青年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公益组织也可以为青年提供实践的岗位,使青年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斗争豪情。

二是高校应根据各个院系、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社会實践,借此增强青年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高校还应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青年主动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第一线去开展斗争实践。

新时代青年在红色文化熏陶中坚定斗争意志。斗争意志是斗争精神展现的基础。青年有了坚定的斗争意志,才能增强抵制诱惑的定力、克服危机的信心、战胜困难的勇气。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衰败到重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对青年斗争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建设中去。网络以其开放性、广泛性、联结性的特点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无时不网”“无地不网”成为青年生活中的现状。网络平台成为新时代青年感受世界、认识世界的首要渠道,因此我们要跟随时代的脚步,让新时代青年在网络中也很感知红色文化。

二是将红色文化与社会文化建设相融合。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疾风骤雨”,而是“潜移默化”,所以我们要让红色文化萦绕在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红色文化融入社会文化建设中,不仅可以加深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还可以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5]郝永平,黄相怀.伟大斗争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08.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培育路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