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2022-03-07 02:48任栋杨子怡李若云
国际商业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医养结合

任栋 杨子怡 李若云

摘要:当今南京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逐步增加,因此催生出了更多关于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文章针对南京和苏州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对南京的服务模式提出建议,促进南京市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稳定发展,更加满足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居家养老

南京市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且南京市人口老龄化仍在继续,相关数据表示2011—2021年南京市6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从2011年的74.68万人上升至2020年的127.6万人,所占比例也由9.21%上升至13.7%。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完善,南京市人均寿命将会持续延长,老年人口以及比例将会继续稳步上升。

由于老年人口数量以及比例不断增加,南京市也需要对目前的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探索,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苏州的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对南京市的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完善进行启发,对于改善南京市的养老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南京市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业现状

南京市的养老模式目前由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三部分组成,机构养老专门为入住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家庭养老模式在南京主要表现为老伴、子女以及其他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照料,社区养老主要表现为托老所提供入户、钟点工等中介养老护理的方式[1]。三种方式相互结合相互依靠可以有效地解决居家养老问题,尤其是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更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十四五”阶段,依靠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缓慢,存在融资方式不广泛,缺少有效的运营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与医疗卫生服务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医生少、服务难,不能满足老年人对服务的需求。

(一)服务模式不契合,老年人存在更大需求。南京主要养老方式仍为传统型的家庭养老模式,而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部分夫妻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老人,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造成很大影响。心理上老年人与年轻人具有一定代沟问题,加之“空巢老人”问题越发严重,老年人不仅身体健康无法很好的保证,心理上也有很大的需求。但市场服务模式此时无法很好的契合居家养老的需求,提供相关的服务,使得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受限。

(二)养老资源存在紧缺。相较于在养老机构,老年人更喜欢居家养老。南京市目前通过“家庭养老床位”模式,增加床位,构建养老社区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模式相协调分摊居家养老压力,但是南京市人均养老资源仍然较少,南京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南京市共有养老机构273家,其中床位<100的养老机构116家,床位在100-300的养老机构共有130家床位在300-500之间的机构有22家,床位>500的机构有9家,床位总数约为39500个,65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机构人均床位约为0.31个。

(三)老年人的医疗康养服务未向居家深度迈进。老年人居家的医疗与康养问题也是养老服务业的一大难题,南京市目前已经有地点实行了智慧养老服务,这种方法通过构建大数据系统平台,通过平台数据搜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把资源连接及整合,提高服务效率,方便老人生活,并依靠平台实行管理监管功能,保证老年人正常生活,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及幸福感,从功能来讲:包括呼叫类,健康类,安防类,监护类等;从表现形式来讲,包括:固定式、挂件式、腕表类,手机终端类等等。部分服务已经迈向养的維度,但是缺少医的维度。

二、苏州市的医疗康养+居家养老模式现状

苏州市近两年养老行业发展迅速,开拓了“虚拟养老院”、“夜间照护床位”等多种模式,荣获多项创新成果,其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在全国属于前沿地区。苏州市的养老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居家养老成为了老年人的首选;二是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要求提高,希望接受专业化的服务,医疗服务需求增加。苏州市并行多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一部分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较少市场化运营;一部分则通过政府购买,其他社会组织运营;对于其他较为富裕的老年人则通过自费方式购买所需服务[2]。

(一)PPP运营模式。目前苏州市的主流的居家养老运营模式为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于医养结合下的居家养老模式下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高效率,分担风险,共享利益;二是帮助政府企业双方发展;三是充分利用技术改善服务质量;四是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缺点有:一是提高了成本;二是降低工作效率;三是该种方式缺乏长期表现灵活性,后期管理困难[3]。

(二)医养服务初步布局居家养老。苏州市的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在居家康养养老的起步阶段,苏州市鉴于太仓市多元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具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改革建设护理站、小型社区养老机构。二是通过“互联网+”,智慧化转型,推动虚拟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推动企业品牌化。三是促进“一中心多站点”式养老社区布局,促进居家的医疗康养服务更加便利[4]。

三、对南京市和苏州医疗康养+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对比分析

(一)社会资源调动从社会资金方面苏州市的主要调动方式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其他模式并行等多种方式,相较之下,苏州市充分动用企业资金,促进政府与企业合作,在促进医疗康养走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公办部门的建设经验,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质量的提高、服务体系的完善,分担了医疗康养走向居家养老时所承担的压力与经营风险,具有资金来源广、运营准确可控等特点,但同时会导致项目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叠加,PPP模式缺少长期的灵活性,对长期规划项目容易导致成本的增加以及合同方面的争端问题,降低投资者意愿。

(二)行业状态分析从行业状态来分析,苏州市确定了“一中心多站点”的居家养老布局模式,该布局能够充分的将医疗康养服务普遍覆盖到苏州市保证服务便利;苏州市的医养初步踏入居家养老领域,政府对居家养老行业进行相关补贴政策,共有四种,一是建设补贴,新建机构或改建中心可以享受一定的经费补贴。例如凡新建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可享受不低于2万元建设补贴;二是运营补贴,例如根据室内面积、服务功能、服务人次,结合考核结果每年给予10~20万元的运营补贴;三是队伍补贴,例如政府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行免费培训;四是品牌补贴,例如对优秀企业给予一定金额的一次性奖励补贴[5]。苏州市养老行业布局范围广,注重专业化、品牌化,促进了医养结合。从行业状态来讲,苏州市补贴力度大于南京市,具有更加明确的产业布局方式与品牌化战略,有利于推进产业发展与推广。

四、对南京市的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现状的建议

(一)搭建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要搭建一个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可以充分借用苏州市“居家乐”平台的服务原理,对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管理。话务员根据要求提供上门服务,系统随时更新服务状态,完成服务后专人进行回访,并通过每月的收费清单收取费用,系统全程追踪回访询问意见,提高服务质量,信息系统编制服务计划,帮助服务的规范化管理[6]。搭建系统时要尤为注重安全保障系统,并将服务范围拓宽至医疗产业,例如提供理疗服务、问诊与药物服务等。

(二)拓宽服务范围,促进医疗走进居家。南京市养老产业服务范围仍然比较单一,缺乏一体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走进居家可以丰富行业的服务范围,促进居家养老行业与医疗产业对接。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居家养老向医疗康养迈进,例如适当的对行业的税收进行减免、出台医疗行业对接居家养老产业的法律法规,企业拓宽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到医疗领域,例如:拓展医药服务、私人医生服务、相关的疗养服务等,政府允许情况下,相关企业可以对接医院,完成资源的一体化整合,促进医疗走进居家养老。

(三)与社会资金合作,推动企业品牌化,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南京市也可以考虑政府部门与社会资金合作的PPP模式,并引进其他模式,多方案并行,探索出一条能够考虑当地实情的运营模式,推动人员培养与企业品牌化,打造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拓宽产业服务范围,促进居家养老产业的完善。

(四)政府增加行业支持力度,扩充养老资源。政府通过对居家养老产业加大资金投入以扩充养老资源,南京市的养老资源相对仍然比较匮乏,对养老资源的投入也不应仅限于床位,也应投入到相关医疗资源的发展建设中;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支持与补贴政策,例如:建设补贴、运营补贴、队伍补贴、品牌补贴等,通过补贴政策让更多的企业与社会资源投入到相关行业当中;同时政府要注重与相关企业合作,促进医疗康养走进居家养老。

结论

南京市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及比例仍然具有增加趨势,存在养老资源匮乏的问题,且市场上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能很好契合需求,医疗康养服务未向居家养老迈进,较于苏州存在不能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政府补贴力度不够、缺少整体布局、企业未向品牌化迈进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设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二是积极拓宽居家养老行业服务范围,通过医疗产业与居家养老产业对接、政府政策支持帮助医疗与居家养老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借鉴其他地区的资金运营模式,探索出当适合地的模式,促进企业品牌化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四是通过增加多方面资金投入与补贴力度,促进医疗康养走进居家养老产业,通过上述各个维度的推动助力,南京市的医疗康养服务会更加深度的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也会更加充分的走进老年人的视野当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报.把养老院“搬回家”!南京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具体这样做[OL].2021-3-18.

[2]罗丽,丁福兴.苏州市机构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建议.[J].黑河学刊,2021(2):1-3.

[3]穆佳琳,王柏宇,丁福兴.苏州市居家养老PPP 服务模式的效能评估[M].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耿亚男,宋言奇.苏州“一中心多站”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1(1):132-133.

[5]上海养老网web.[长三角]苏州养老服务最新现状(含补贴情况)_机构[OL].2019-05-10 .

[6]张国平.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以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1(3):56-62.

作者简介:

任栋(2002-),男,汉族,河南省南乐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专业审计学(CPA方向)。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医养结合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调查与对策研究
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国务院力推“医养结合”
多省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获中央认可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