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O1(2022)31-
02-02
作者:李果芬
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较差,思维形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课堂整理多对口令,为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提供环境
低年级小学生爱说爱动,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相对较短,因此在整个課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对口令的方式整理课堂,帮助建立和谐有序的课堂环境。如:课堂一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用的“一(1)班——到”;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看黑板时用“大眼
睛——看黑板”;需要提醒学生听老师说话时,用“请你听我说——我就听你说”;学生出现坐不住动来动去的情况时,用“321——我坐好”等等这些口令。对口令的方式能帮助建立良好有序的课堂环境,从而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注重倾听培养,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学生在进入一年级前,几乎都上过幼儿园,对于数学已有一定的了解。这就很容易让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老师上课教的我已经会了,我不用听老师讲课了。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往往经过一个学期后会比其他认真倾听的学生数学理解能力要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教学中,需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个别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必须要认真倾听;老师在读题、解答题目意思时,同学们也必须认真倾听。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以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一、二年级老师不能给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是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独自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自控力强、有着独自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才能在当今学习环境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教学中,需尤其注重教学生自己读题。课本教学例题让学生个别读题后再让所有学生读题,其他课堂练习可让学生个别读题,或者小组读题,或者全班一起读题,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读不懂的题目,学生通过问同学、问老师从而把题目的意思理解清楚再开始答题。
四、注重对图意的理解表述,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是抽象的,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老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图意的理解以及表述。如在教学《连减》时,首先出示视频,学生观看摘丝瓜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红红先摘了3条丝瓜,然后又摘了1条丝瓜,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并完整地表述图意,学生能自己读懂题目,有助于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实验学校5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