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

2022-03-07 00:22舒迎花王建武章家恩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舒迎花 王建武 章家恩

摘 要:围绕涉农高校的育人目标和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农业生态学”课程从“学生价值观、专业素养、行业产业发展、国家需求到全球视野”5个维度的课程思政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该课程思政元素并建库,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施双主体和PBL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运行“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思政教学反馈机制、建立含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在有限时间内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农学类专业课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该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是全国涉农高校的农学、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或选修课之一[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专业课程教学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三农”事业发展同向。华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生态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双语”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目前是国家精品课程、广东省一流课程,是农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因此,以此课程为载体,开展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模式与方法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对推动农学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一、农业生态学课程的育人目标

围绕涉农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目标指导下,结合学生学情特点——基础知识有所储备、专业方向各不相同[2]、科研思维有待启迪、实践能力亟待加强、生态意识仍需提升、知农爱农更需培育的实际情况,“农业生态学”不仅确立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教学目标,更是确立了从学生价值观、专业素养、行业产业发展、国家需求到全球视野5个维度的育人目标(图1)。

例如,在国家需求维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和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方面,加强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哲学思想的融贯、生态法治观念的提升和生态美学维度的拓展[3];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方面,主要是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国家政策(中央一号文件等)、举措、成就和美景等,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二、农业生态学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教学”资源挖掘与应用

1.建立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元素库

结合“农业生态学”课程特点和育人目标,课程教学团队深入挖掘各章节各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收集“思政”案例、视频、新闻等教学资源,筛选、分类、建库,将“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元素分为学科发展历程、传统农业精髓、国家政策举措、定律规律原则、科学家精神、科学理论应用、时事热点大事和古典诗词名句八大类。

第一大类是学科发展历史中的名人名著、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会议等。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思想告诉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站在自然之外征服、统治自然界;生态危机的根源不仅是人与自然關系的失衡,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4]。再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作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成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觉醒的标志,这种觉醒也逐步波及农业,引起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工业化农业的反思[5]。

第二大类是中国传统农业精华与典范,包括名人名著、农业文化遗产等,其中一部分也属于学科发展历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达尔文称赞其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彰显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贡献)。以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1200多年历史)为例,其展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的智慧与魅力[4]。基于稻鱼共生系统,浙江大学陈欣教授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揭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此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以论文形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6]。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对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范围涉及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农业多功能性、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等多个方面[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和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此系统能循环利用废弃物,减轻生活环境污染,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与“村容整洁”、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高度契合。青田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内涵也被充分挖掘出来,让当地居民充分看到了旅游发展将带来的巨大收益,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在教学中选用上述素材,不仅增添了生态学知识传授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且站在更宽广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农业文化传承、弘扬担当精神,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

第三大类是国家政策举措,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书记的“两山论”生动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工程、循环农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等,不仅能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而且让其认识到国家政策和大国担当,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其他几大类包括古典诗词名句、生态定律原则、科学家精神等,通过将这些思政元素精准融入不同的专业知识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团队协作意识、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精神等。

2.制定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套餐”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及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目标,精准制定由“规定动作”(与“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紧密相关的思政内容)+“自选动作”(依不同专业方向融入更有针对性的思政元素)的“思政套餐”(图2)。例如,针对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的学生,适当增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际贸易”“国际标准体系”“农业风险”“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相关思政元素的融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振兴使命感;针对农学专业农业生物技术方向的学生,则适当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科学前沿+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针对农学专业农业信息技术方向的学生,则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北斗系统”等思政元素,拓展学生的农业信息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大局意识等。

3.采用多元化课程思政融入方式

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方便快捷,学生们借助网络媒体等可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因此,教师课堂教学更重要的使命是在有限时间内进行价值引领,而采用哪些方式融入课程思政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如下融入方式:(1)以“点对点”方式,如讲解“生态型”概念时,有很多案例可供选择,教师选择了含有“思政”的案例,如举例水稻的生态型时,可融入卢永根和袁隆平院士的故事,学生不仅掌握概念,增长了知识,而且能感受科研楷模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精神等。(2)以“专题”方式合并与分解课程内容,如“生活型、生境及其应用”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个知识点,组装一套“思政”元素(“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树种的选择和种植、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片段“治沙英雄”、2019年亚马孙森林大火、2020年澳洲叢林大火等)。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及应用,拓展了视野,还提升了生态环保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运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案例穿插式、隐性渗透式和讨论辨析式等方式融入理论教学中。如案例穿插式,精心选择跟课程内容相关的、生动鲜活的案例和为农业发展无私奉献的名家人物,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更好地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多种方式的运用使思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认同感高。

三、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1.实施“双主体”和PBL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8]。因此,在“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翻转课堂”“角色互换”“研究性学习”等理念,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课程思政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在第一堂课上给学生示范并安排活动;学生自由组队,确定展示顺序;学生自选主题和展示形式(播报新闻、视频讲解等);小组成员课后采取讨论、头脑风暴、搜寻素材和资料,整理编辑,形成作品;在展示前2天与教师沟通,教师引导思政,进行拓展和凝练专业知识,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打磨作品;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代表主讲,其他同学加入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提升理论知识和思政。此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查阅资料、总结概括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形成主动关注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关心国家命运与自身发展等的习惯。如2020年秋一组学生展示的是《庭院生态模式(大别山为例)》,主讲人是一名湖北籍学生,在讲述完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特点与意义后,再分析了该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到新冠疫情对农业的影响。她突然很有感触地谈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取得抗疫全面胜利。全班同学都被其感染,热烈讨论,感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自豪感。因此,学生讲“思政故事”比教师讲更有效,同学们更容易接受。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实施,产生了很多优秀学生作品,教师也收集到很好的教学和思政素材,为进一步优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9],农业生产中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课程教学的对象。其中,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本身就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合于“农业生态学”教学的思政模式,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锻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育人成效更显著。例如,在讲到农业生态模式的设计时,采用PBL教学模式,引出“如何在重金属中轻度污染的土壤区域进行农业模式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和深度思考,明白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当地背景,如重金属污染的来龙去脉,比较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理解生态位、生态系统结构、食物链解链等理论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加深了对生态修复和生态红线的理解。

2.运行“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思政教学反馈机制

课前,教师提前到教室,播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如《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航拍中国》)、歌曲(如《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等电影主题曲)、时事要闻、科研微视频(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农田可持续发展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中,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案例穿插式等融入“思政”,实施“双主体+PBL”课程思政模式,学生讲“思政故事”和思考“思政问题”;课后,教师在微信群分享与专业相关的思政内容,布置蕴含思政的作业和讨论题,引导学生寻找思政素材,谈心得体会。

如在学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生态时,课前,教师播放了由蒋雯丽、姜文、濮存昕等配音的《大自然在说话》。课中,一组学生的展示主题为“野生动物与人类”,先播放视频“人类很少关心野生动物的命运,直到病毒把我们连在一起”,抓住了大家的眼球,然后介绍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暴行”及其后果(展示了当天的新冠疫情数据,比较了欧美国家与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等),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教师拓展了如何保护濒危物种等,学生们积极讨论。这次主题展示涉及的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种群增长、生态适应性等),学生从中受到的思想教育:生态环保(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人性贪婪造成的后果),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一线医护人员的伟大)、价值观(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比、从我做起)等。课后,教师布置了作业“查阅资料等,试着分析中国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且在微信群分享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疫情与植物》和《养蜂人自杀第26天,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加深了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覆盖了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每堂教学有思政”“线上线下有思政”“课前课中课后有思政”。

教师通过开放性的作业设置和主题讨论、测验、心得体会、课堂讨论、结课时问卷调查等掌握专业教学与思政成效。对2017级农学专业学习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图3),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思政认识整体增强,其中,97.5%学生喜欢本课程,93.63%学生表示很喜欢“双主体”+PBL课程思政模式,96.25%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81.59%学生表示通过课程学习增强了学农自信,毕业后愿意从事“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此外,教师还与部分学生、学院辅导员、班主任保持长期联系,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课程思政成效,更新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法,提升育人育才能力。

3.建立含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

依据教学目标和考试大纲,制定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思政考核要素比例,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我们加大了过程性评价比例,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和测验、“双主体”模式、PBL模式、课后作业和测验、专题汇报和调研总结,分别占总成绩的5%、10%、5%、5%、15%和10%,并且在过程评价中,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德、能、勤、新”等多方面表现进行考核,由学生自評、互评与教师考评的形式来完成。期末闭卷考试增加主观题的分值,且主观题中与实际生产、农业生态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当前热点问题等案例分析的分值高达50分,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

四、结语

根据“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农林院校办学宗旨,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建立素材库,并将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融入教学中,实施“双主体+PBL”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课程教学评价中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评价,做到了“每堂教学有思政”“线上线下有思政”“课前课中课后有思政”,使育人目标“挺”起来、思政元素“精”起来、思政环节“链”起来、思政模式“活”起来,思政成效“长”起来,实现了“寓德于教、寓情于教、寓学于教、寓教于乐”的教书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29-31.

[2]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3]彭安安,许锋,宋宪强,等.《生态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0(18):254-255.

[4]杨峻岭,何一婷.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8-11.

[5]骆世明,孙庆忠.农业生态学的开拓与大学使命的担当——骆世明教授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19.

[6]XieJ, HuL, TangJ, WuX, LiN, YuanY, YangH, ZhangJ, LuoS, ChenX, 2011.Ecologicalmechanismsunderlyingthesustainabilityoftheagriculturalheritagerice-fishcoculturesystem[J].ProcNatlAcadSciUSA, 2011(50): E1381-1387.

[7]焦雯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

[8]冮洁,陈晨,姜爱丽,等.“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6):318-324.

[9]张勇,胡诗朦,陆文洋,等.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以“环境问题观察”MOOC建设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6):34-38.

[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生态学课程教研室建设”(2021-29-28)和“华南农业大学乡村生态产业学院建设”(2018-179-01);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化视野下生态环境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20-20-85)和“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资源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综合改革研究”(2018-180-92)]

[责任编辑:杨裕南]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