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预防:体育课堂安全问题的有效应对与处理策略

2022-03-07 00:02郭浩尚露露
体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处理策略应对

郭浩 尚露露

摘  要:本文将医学中对疾病进行预防控制的“三级预防”体系运用到应对体育课堂安全问题中,结合案例,探寻出具体有效的“三级预防”策略:一級预防——防患于未然;二级预防——及时制止于萌发;三级预防——救助于当下,以期给一线体育教师提升课堂安全效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三级预防;课堂安全;应对;处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2-0042-02

体育课堂安全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学科的未来发展。体育教师因为体育课的安全性问题“畏手畏脚”,形成越担心越不敢教、越不练习体质越差的现状,最终导致一些教学项目在校园中“消失”,形成恶性循环。本文试图借鉴医学上的“三级预防”思想体系,构建体育课堂的“三级预防”体系,以期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好体育课堂安全问题。“三级预防”是流行病学中对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是医务人员根据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相应采用的不同措施[1]。体育教学中的“三级预防”同样是一个动态性、阶段性的过程,它是针对学生行为安全偏向的不同发展阶段,有重点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以求把体育课的安全性提升到最高。体育教学中的“三级预防”可以预防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遇到的健康与安全问题,包括对受伤和忽视的预防,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预防、次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般来说,三级预防最直观,但是基础预防最有效。

一、一级预防:充分防患于未然

“一级预防”也被称为基础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预防的措施,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1]。体育课堂教学“一级预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通过改变体育课堂整体环境条件,预防有安全隐患的事件或情况的发生。

体育课堂上的基础预防包括体育课堂制度、场地器材等,时间纵深上从“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直至课堂常规的“黄金两分钟”。

(一)规章制度与安全教育相结合

体育课堂的规章制度如同交通法规,对参与的师生进行行为约束,明确哪些行为能做,哪些行为禁止,可以有效降低体育课堂安全风险。

建立健全体育课规章制度是安全体育课开展的前提。体育教研组可以根据本校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请假制度、见习生制度和特殊体质备案等。请假制度既保障学生健康锻炼,又杜绝学生“装病”现象;见习生制度可以提升班级的“练风”,同时也督促教师合理安排见习生的见习任务;特殊体质备案表让教师直面高危学生,做出最安全的课堂选择。

此外体育教师要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备“好”课,备“全”课,备“足”课,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是否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天气气候条件是否适合安排某项内容,如高温天气不适合安排耐久跑等。在体育实践课之前,教师应当利用室内课对学生讲授体育课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安全事故隐患及科学锻炼方法等,平时辅之以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制作手抄报、制作简易绘本等形式的宣传,有目的、有意识和有针对性地把体育安全知识传达给学生。如每学期每个水平段进行《投掷与游戏单元》教学之前,都需要对学生进行投掷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练习前检查器材的安全性,投掷前一定要进行练习肩关节与腰部的活动,练习中要做到统一投掷与统一捡拾相结合,每次投掷前仔细观察前后左右是否安全等,强化责任感、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危机感,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投掷课安全认知。

(二)场地布置与器材运用互保障

体育课堂上最直观的环境条件是学习场地与器材的使用,场地与器材的安全可以降低学生受伤的风险。课前,教师要检查场地的安全性,不在不达标的场地授课,远离具有安全隐患的场地。在规划练习场地时,利用明显的颜色规划出安全距离,设置适当的区域与距离,保证班与班、组与组、排与排、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距离是安全的,要有明确的安全界限。

器材安全方面定期维护维修器材,确保器材质量过关,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替代性器材,如使用软式栏架代替铁制栏架、利用橡皮筋代替竹制跳高杆,采用适合学生力量大小与手掌大小的器材等。

传统的实心球教学囿于安全因素,教师和学生都很难放开手脚,导致练习方法单一,运动负荷不高,课堂枯燥乏味。实心球教学做好基础防护可以大大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解放教师思维,为每一个学生的安全做好保障。例如,全国第八届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活动展示水平二(四年级)《正面双手投掷与游戏》一课,执教教师用软式排球代替实心球,消除安全隐患,为教学创新打好基础。没有了安全顾虑的课堂学生以自主学练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听教师哨音、统一投掷、统一捡球的练习方式,大大提高了练习密度,加大了运动负荷,增强练习实效性。教师设计“赶猪”“跳跳球”“拦截球”“区域拦截球”[2]等趣味性强的对抗性游戏贯穿整堂课,改变了以往实心球教学的枯燥练习内容,也加强了同伴之间的合作性与竞争性,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了正面双手投掷技术之后再换成小实心球,学生也就没有那么恐惧了。现在,很多体育教师坚持每节课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场地器材、安排见习生、询问特殊学生等一系列必需流程,就是“基础预防”的良好示范。

二、二级预防:及时制止于萌发

“二级预防”又称为次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1]。体育课堂上的次级预防是指学生处在高危情境时教师采取的避免学生受伤的行动,是更有针对性的预防,以应对高风险情境,或庇护易受伤害的个体,目的是降低高风险情境中的危险。

(一)安全意识与合理教学相渗透

体育课上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学生的麻痹大意、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情境化的合理化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学生在鱼贯练习时,容易造成拥挤、碰撞等不安全的行为,可以通过引入“交通信号灯”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汽车怎样安全行驶?从而引出练习时要保持安全间距。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一练习觉得枯燥无味时,要适时调整教材进度或通过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保持高度注意力和兴趣。

(二)保护帮助与巡视指导促发现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与控制能力不同,即使在各种教育因素都一致时,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学生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极个别学生会进入“高危情境”,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教学中教授技能的同时教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能够降低危险概率,传授之后在上课时及时巡回观察,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学生“筛检”出来,即“早发现”,可以极大地降低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水平三(六年级)《技巧:肩肘倒立》学习中,教师要教授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叮嘱学生在练习中同伴之间要保护好,此时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还要时时发现保护站位错误、保护部位不对、责任心不强等情况,及时予以纠正。再如,在迎面接力跑中,进入课堂游戏环节,学生会非常兴奋,容易在交接棒时发生冲撞。有经验的教师,采用让学生试玩的机会,重点提醒高速跑动中学生错肩交接棒的安全问题,或者先降低难度要求,放慢速度进行比赛,等学生能够完全安全才正式开始比赛。

对于处在“危险情境”的学生,如果能及时“诊断”,就可以确保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安全,带领他们朝着预设的学习目标发展。反之,如果忽视了“次级预防”,使得“危险情境”不断出现,必定会“积劳成疾”,给体育课教学带来被动和不安。

三、三級预防:及时救助于当下

“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1]。体育课堂上的“三级预防”是指在不利事件(如擦伤、中暑、肌肉痉挛等)发生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以减轻伤情,把伤害降低到最低。

(一)及时救助与减轻伤害是保证

速度是三级预防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减少永久性损伤[1]。体育课堂的开放性加之身体练习的特殊性,出现受伤不可避免。“体育教师半个医生”,体育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受伤之后把握黄金救助时间,在“不加重病情,不二次受伤”的原则下采取及时救助,便可以减轻伤害。例如,跑步时遇到轻微的擦伤及时清理伤口并涂抹消毒药水,必要情况及时送医等;在高温天气或者激烈教学比赛时,学生会出现肌肉痉挛,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处理痉挛的医学常识进行及时处理,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导致韧带等软组织出现更严重的病症。学生脚踝扭伤,及时进行冷处理,不应坚持行走。

(二)应急预案与专业救助是底线

当学生遇到体育教师无法处理和救治的伤病,学校能够及时启动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对受伤学生进行专业的救治和帮助,可以把伤害降到最低。如为应对课堂中出现休克、骨折、晕厥等严重事件,学校应建立日常危急情况处理领导机构,常备便利的转运或运输工具,与就近的医疗点建立固定的联系,提前规划好最近、最便捷的伤员转运路线等[1]。这些可以保证受伤学生得到及时救助,防止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预防的三个层次都很必要,构建三级预防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及伤害程度,减轻体育教师和学校面临的安全压力。

参考文献:

[1]朱斌.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三级预防策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01).[2]龚攀,牛晓,王强,陈明庆,胡甘霖.创设机构化的学习内容 发展学生基本动作能力——《正面双手投掷与游戏》课的设计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19,39(12).

猜你喜欢
处理策略应对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处理策略研究
浅析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药源性心绞痛的处理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