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校办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03-05 02:04陈秀红
今天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育人评价

陈秀红

(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12)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学校的价值追求是学校评价的导向,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学校价值追求根本,学校的办学方向又推动着学校高质量的发展。结合学校管理实践,我们发现学校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优美的育人环境、德能双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多元的校本课程、多维的评价体系。

1.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营造向上向善的仪式感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落实教育改革评价,学校应当聚焦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创造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营造向上向善的仪式感,让学生在浓烈的氛围中获得体验感,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得道德感。

1.1 精心创设校园环境,育人先育心

精心创造“润物化无声”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每个学生沉浸式地体验。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真、善、美向往,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德。我校在“回到原点·让每个孩子遇见最美的童年”办学理念指导下,从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布置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让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宣传栏都在传递着教人求真、催人向上的功能。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一年段学生的习惯养成要求”放置在学生经常走过的廊道上,让习惯养成潜移默化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但不是让每一面墙上都画上画写上字就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反而在校园文化的布置上追求简洁美,提倡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温馨育人环境。学校多数的白墙仍然是白墙,却让空白的墙壁也能说话,提醒着学生时时保持整洁,懂得爱护校园环境。

1.2 重视仪式感教育,体验中育德

仪式感是每个学生关键节点上的一次重要的体验,是一次次感受荣誉收获快乐的时刻,是一次次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的升华;也是每个学校树立神圣感、庄严感的重要时机。我校特别注重每一次活动的仪式感教育,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队仪式这些重大的节日里,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重视每个仪式参与者的体验感,在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活动中心存报国之情,在活动中懂得感恩,在活动中自信自立自强。而在平时的升旗仪式、每日的早操,每次的放学路队中……让学生感受庄严的氛围,体会规则的重要性;每个队礼、每次遇见的师生问好都让仪式感教育中充满了向上向善的气氛,让文明礼仪深深地印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2.重视立德树人育榜样,坚持专业引领塑名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立德树人是每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教育任务,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落实教育改革评价,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

2.1 立德树人强师风,师德锤炼育新人

锤炼师德是才能使教师拥有高尚的职业情操,才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良好的师德是对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所从事的教育类的法律法规,还要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坚持底线要求,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成就素质高、业务精、育人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校充分利用师德学习、党史教育、榜样学习等方式,通过道德讲堂、经验分享、育人沙龙等活动,在培养师德的同时,还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新时代教师新风尚。

2.2 专业成长育名师,研训结合促成长

学校高质量的办学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需要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有质量的研训活动。朱永新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三模式”: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学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向专家名师面对面的学习;从线下到线上,一次一次的研训,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注入每一个教师,去更新去转变去实践。学校教师积极地加入各级名师团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让每一次的磨课,每一次的研训,每一次的思想交流都将是一次理念的更新,一次素养的提升,一次自我的升华,一次专业的成长。通过评选“最具成长力教师”去激励每一个教师积极的学习、竞赛、指导,提升教学能力,累积教育成果。

3.精心构建高效的课堂,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

高效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开发智慧,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课堂。因此,落实教育改革评价,学校应聚焦课堂,精心构建高效课堂,开发多元校本课程,让学生的学习选择多样化,也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乐趣。

3.1 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构建生本高效的课堂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每个教育工作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建设高质量的教育最重要是高效的课堂。因此,教师要深入地研读教材,解读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更要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以生为本打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在深度学习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将先进的科研理念精准地融入每一堂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收获知识。

3.2 立足地域特色,探索多元的校本课程建设

“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是对地域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本遵循,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印记着地方的文化,延续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脉。学校地处双阳前洋社区省级非物质文化—“妆糕人”的发源地,学校依托地域特色开展“浪漫妆园”—“妆糕人”社团,聘请“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明铁到校进行“妆糕人”的技艺传承活动,精心挑选一批心灵手巧的学生跟随张明铁师傅学习“妆糕人”的技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首届校园“妆糕人”民俗文化节活动,从社团到全校铺开,让“妆糕人”传统技艺在每个学生的指尖绽放。学校成功地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妆糕人”,并开展《泉州“妆糕人”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建设研究》区级课题研究。

阅读、小足球、少儿编程、花样跳绳等特色课程正在一步步地融入校本课程,多元的课程让学生有了多种选择,特长得到培养;同时也让学校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4.实施多维的评价体系,打造自信的原点少年

单纯运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于简单划一,不利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我们需要改进结果评价方式,更注重强化过程性评价,进一步去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增值评价,运用综合评价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学生、家长都在关注着分数,唯分是论,更不利于学校的综合性、高质量地发展。因此,落实教育改革评价,实施多维评价体系,评价的方式、主体、种类多样化,有力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4.1 多维的评价体系,提升增值评价

有效地实施多维的评价体系,充分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改进功能,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学校以“我要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的作为校训,从单一评价转变成综合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从智育的评价转变成德、体、美、劳等方面的评价,实现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的转变,加强学生对各个学科的探究、实践、创新、协作、担当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考查力度。更在活动中加入了学生的品格德行、习惯养成、兴趣特长等多种维度进行的评价。评价的主体也不再只由教师来进行测评,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综合。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的纵向比较和改善提高,使增值评价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4.2 多样化的评价,塑造成长成才

在多维的评价体系中,评价的多样化更让学生的学习收获更多,更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学校评价的种类多样化,从计算小能手、校园小歌手、足球小将、跳绳小能手、妆糕人传承人等进行评价,让学生将兴趣变成特长,收获知识和荣誉,并在学校举行的“丰收节”集中进行表彰。十佳百强千优是学校对自信的原点少年的综合评价,每一个奖章都记录着学生的成长,那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和激励。评价的时间拉长,再不是一次评价定终身,学校开展原点阅读活动,每周的阅读能手到每月的阅读冠军,不断地激励学生博览群书。将校训的十一个字和学校的校标作为每学期的阅读奖章,每学期只要学生的阅读手册达到预定的目标,都能获得相应的奖章,集齐12枚奖章能获得一张沉甸甸的阅读证书。

总之,在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中,教育评价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应当聚焦“创设有效育人的校园文化”“立德树人中专业成长”“构建高效课堂及课程体系”以及“实施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这样才能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不断地与时俱进,成为教育时代的主旋律,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质量育人评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