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鲜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传统的语文课堂,由于教学策略的单一,课堂学习往往枯燥而沉闷,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昏昏欲睡,似懂非懂。优化语文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课堂活力,促进课堂灵动生长。
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指导“学生先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前介入学习,教师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成效,以此来进行学情分析,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实效。指导“学生先学”,学生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可以一次先学,也可以多次先学;可以先读,也可以先练、先听。“先学”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先学”,但是学生先学应该得到教师的帮助,如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问题、图表等等,以此来达到学生先学的最大化效果。
年级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先学的形式也不一样。低年级语文常常通过教学前测、中高年级语文结合预习单、前置活动来引导学生先学,从而更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促进学生进行先学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一)以“教学前测”促先学准备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小学第一册语文《秋天》这一课时,语文老师就设计了教学前测:
1.前测内容:
(1)本课“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10个生字的认读情况。
(2)课文朗读: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不加字、不漏字。
2.前测数据:
(1)生字认读情况:
(2)课文朗读情况:
通过教学前测,教师了解了学生先学的基础和第一次先学的情况,于是,教师进行了比较客观而详细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从教学前测反馈出我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但对于三拼音、平翘舌音掌握得不够牢固,对生字的掌握有小部分学生存在拼读不熟练等问题,说明在课文学习阶段应继续巩固拼音的掌握,在本课生字教学时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进行生字读音的拼读。
本课是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之前的学习内容多以短小、朗朗上口的儿歌为主,从教学前测中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读有困难,同时将生字融于句段中进行朗读,学生困难不小,在教学前测中表现出朗读速度较慢,朗读拖音,不能正确停顿,加字漏字等现象较多。因此在上课时应留出较多的时间训练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通过抓关键句、长句的朗读及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训练中将课文读熟读通顺,通过倾听、模仿、理解等多种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从以上的教学课例可以看出,低年级语文借助“教学前测”来促使学生进行先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同时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改进,为后续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教师结合学生先学表现及分析,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思考、互动,提升课堂的灵动性。
(二)借“前置活动”促先学思考
统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教学要素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何为“生动的语言”?学生说不清道不明,似乎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那如何打破这种朦胧,让学生的感受更清晰呢?
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我通过设计前置活动“画一画,写一写:找找你最喜欢的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先把它画下来,然后再写一写,注意语言表达要生动哦!”这样一个前置活动,在正式学文之前引导学生提前开展思考: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怎么把声音的美妙“写”出来?同时,前置活动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作好了铺垫:同样是写“风的声音”,学生是这样写的:“风的声音很美妙,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而课文中作者写“风”,没有直接用“美妙”,而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风,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风的声音的美妙:用拟人的手法写风“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将风的声音比作“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将“微风”和“狂风”进行对比,表现出不同的风的特点。学生有了前置活动中的“思”和“写”,再在课堂的学习中与课文的文字进行比较,何为“生动的语言”就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就能将习以为常的大自然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能以精心设计的问题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在我们的课堂中,问题往往杂而碎,目标不清晰,重点不明确,课堂也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所以在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是非常值得去探究的,而有效关注教学“重、难点”进行问题设计对于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问题設计关注目标性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反映了教师对教学重点的理解,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难点的假设。因此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同时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话题内容等,确定问题设计指向教学重点。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小学第六册语文第七单元《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教学目标之一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教师仅仅关注了教学目标,指向针对教学重点的问题设计:初读时设计了任务单“课文除了写海底世界的宁静和黑暗外,还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差异和____________这几方面表现了海底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学生在整体感知阶段,教师就借助学习单将学习重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思维聚焦。在深入感悟阶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每一关键段落的学习时,都紧紧围绕核心问题“这一段中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有意思”来展开教学,抓住“觉得有意思”来层层深入感受海底世界的特点。问题设计关注了目标,就能设计关键性的问题来触一发动全身,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问题设计关注适切性
在对教学重难点的关注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在学情分析之后进行教学设计。因此,基于学情分析之上的问题设计往往更具有适切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切的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多方式去解决问题,诸如“你能想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在这样具有开放度的问题之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更加发散、更加深入,高阶思维也就更容易发生。适切性问题还要具有探索性,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呈现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尝试、探索、思考、运用和总结等高阶思维产生的必要环节来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的本身也是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
具有适切性的关键问题设计,才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一步步学习,包括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适切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三)问题设计关注层次性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种基本技能,更是教师调控课堂进程、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问题设计要关注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不仅是指问题设计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也要关注思维的多层次,通过设计问题组、问题链、问题群来形成思考的梯度,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问题组统领,激起思维火花;问题链深入,锤炼高阶思维;问题群引导,训练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治邺》这一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课文主要写了谁?”“围绕主要人物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能不能结合这几件事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一问题组的提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为深入学习文本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在第一课时学习1~9自然段,深入感知“西门豹了解民情”并落实教学要素时,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我设计了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默读1~9自然段,思考“西门豹问了大爷几个问题?”在梳理出了西门豹的问题之后,随机提问“从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了哪些民情?”引导学生再次聚焦1~9自然段去提炼主要信息,在教学交流后归纳整理板书“河神娶媳妇、互相勾结、骗取钱财、害人性命、年年干旱”,然后进一步抓住关键句“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来引导学生理解“‘闹’是什么意思?河神娶媳妇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危害?”聚焦关键句、关键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从“西门豹问了大爷几个问题?→从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了哪些民情?→“闹”是什么意思?河神娶媳妇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危害?”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形成了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从整体思考入手提取信息,然后聚焦关键词句深入体会,虽然问题的答案就在文本中,但是需要学生去多角度思维、去整合去归纳。经历了这样一个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民情”的体会是深入的,在深入体会的基础上试着让学生抓住主要信息去进行简要复述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兴趣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也是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体验与感受,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习的实效。
各个学科的老师将情境创设有机地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情境创设,引领着學生在聆听、体验、感受中碰撞着思维,提升着认知,课堂变得有趣,学生变得更加灵气十足。现将老师们情境创设的策略梳理如下:
(一)模拟生活,体验真境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创设生活情境或者组织一些活动、游戏,引导学生进行模拟体验,有助于学生有效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二)诗画相助,想象入境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通过写一写、编一编、画一画等方法,将平面的、不理解的文字立体化、通俗化,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易学、乐学。
(三)语言渲染,融情于境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人物、作者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常常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配以音乐和画面,创设故事情境,来引发想象、激发情感、感悟真情,做到情境交融。
(四)表演再现,身临其境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常常借助演一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走进故事,理解与感受故事内容,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引导学生将理解、思考与表演融合,使课堂变得生动又灵动。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灰雀》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悟列宁不动声色地循循善诱和小男孩纯真可爱的知错就改,教师就运用了语言渲染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故事情境来引发体验和感悟。教学中,让孩子们在熟读和理解对话后,老师创设情境,同桌两人分别扮作列宁和男孩,去揣摩这两个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图1),让学生先试着写一下,再说一说:
在音乐的渲染声中,孩子们沉浸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俨然已成了故事中的列宁和小男孩,读懂了对方的眼神,读出了内心的话语。有的孩子化身成了列宁:“男孩说话吞吞吐吐的,我不禁想:‘灰雀的丢失会不会和这个男孩子有关呢?如果是他抓了灰雀,一定是因为他非常喜欢这只灰雀吧。我要好好跟他谈谈,让他知道喜欢的不一定要藏起来。’‘看来,男孩子已经被我打动了,我要让他知道喜欢灰雀的不仅仅只有他,让他把灰雀还给大自然。’”有的孩子则变成了文中的小男孩:“这个男人问我有没有看见灰雀,是不是他已经怀疑我抓走了灰雀?我该怎么说呢?要不要承认呢?可是承认了,会不会被他批评啊?哎,还是先不要承认吧!”“是啊,灰雀那么好,我怎么能自私地把它藏起来呢?我应该让它自由地生活在树林里,让更多的人听见它的歌声,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列宁的理解、循循善诱他们读懂了,孩子内心的纠结和触动他们读出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从读者到文中人物,情境的创设使孩子们的心在角色的转换和体验中沉入文本,情感随着文中的人物、情节的变化而起伏。通過情境创设来引发角色体验,老师把文本蕴含的情感传递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读者、文本、孩子、课堂已融合在一起,课堂显得灵动而和谐。
灵动的课堂除了需要有核心问题设计、师生精彩的语言表达、学生灵动的思维表现,我想一定是离不开评价的。评价应该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中,有语言评价、激励评价,有作业评价、习惯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还有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这些评价方式不同,但是可以在课堂中共生,将评价融于课堂,使评价伴随课堂,促进课堂灵动生长。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寒号鸟》这一课时,上课开始,我就明确提出了“坐端正,仔细听”和“听清楚,说正确”的评价要求,并将评价指标呈现在黑板上。课堂中,评价紧紧伴随着课堂环节的推进。如在听课文录音环节,有的学生已经坐不住了,于是我对坐姿端正、听录音时不东张西望的学生及时给予了评价,“你看,××学生坐得可真端正!我们表扬他。”同时将学生的学号记在黑板评价指标的下面,这样及时的评价不仅鼓励了学生,同时也强化了要求,提醒做不到的学生要快快加油,那些得不到表扬的学生也瞬间坐得端端正正的了;当学生能够做到“听清楚,说正确”时,我又及时评价“××同学不仅听清楚了老师的问题,同时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话讲得又完整又正确。”同时,打开豆朋平台,奖给学生一个漂亮的豆宝。当动画的豆宝炫目地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被鼓励的学生甜甜地笑了,其他学生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我想他们此时一定正暗暗地给自己鼓劲,下决心也要得到一个豆宝呢!
将评价融入日常的每一堂课中,使学生学习成长随时都在发生,每一次的评价都是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和收获!
语文教学策略的优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多元的思维、多样的表达,使语文课充满了灵动与生机,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爱上、乐上。一堂语文课是师生共同体悟语文之美的美妙旅行,相信这样的旅途中处处是风景,时时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