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学院为例

2022-03-04 22:44周瑞琪
教育观察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就业观民办高校对象

周瑞琪

(山东现代学院党委办公室,山东济南,250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人数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也存在这一问题。民办高校除办学机制、办学条件、社会认可度方面存在特殊性外,其大学生就业观也存在特殊性。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多针对广义的大学生、女大学生[1]、少数民族大学生[2]、师范生[3]等群体,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观的专题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而提高整体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观是指大学生对就业较为稳定的观点和立场。现有研究一般将大学生就业观定义为对就业问题的看法、立场、倾向、评价等。[4]综合已有研究,本研究将大学生就业观定义为大学生对就业的价值取向、认知、目标、途径等较为稳定的立场和评价。为调查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调研。问卷为自编问卷,围绕就业价值取向、就业认知、就业目标、就业途径四个维度命题。

本研究的调研对象为山东××学院的在校本科生。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在问卷发放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向该校7个二级学院医护、师范、经济管理、艺术等27个本科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440份,回收问卷431份,问卷回收率97.95%,有效问卷413份,有效率为95.82%。其中,男性占34.87%,女性占65.13%;一、二、三、四年级分别占25.85%、24.64%、24.64%、24.87%。通过对问卷及访谈材料的分析发现,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存在以下问题。

(一)就业价值观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

就业价值观是一种对职业的内在追求,是对就业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就业价值观一般可分为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个人取向是指个体在进行就业选择时以收入、兴趣等个人因素为主;社会取向是指个体在进行就业选择时以国家及社会需要为主。在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中,88.17%的调查对象为个人取向(收入、稳定性、社会地位、兴趣和专长、自由和闲暇、工作地区),仅有11.83%为社会取向(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需要)。在是否希望毕业后去中小企业、基层、西部建功立业的选择中,大部分调查对象的态度是否定(12.32%)和模棱两可(44.20%)。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更倾向于个人需要,这与吴洪富在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研究中的结果一致。[5]张晓东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大学生对工作的稳定性最为看重,其次是工资、福利,而社会贡献是最不被看重的。[6]这能够反映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倾向将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更注重工作带来的收入和稳定性。这种利益的就业观不仅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导向,而且会让大学生失去部分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缺乏清晰合理的就业认知

就业认知是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职业知识和自我知识。职业知识是对不同职业的区分及对某一种工作的工作内容、薪资条件、所需教育与工作训练等的认识;自我知识指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包括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的认识。[7]充分的职业知识和自我知识是形成科学理性就业观的基础。

1.专业选择较为被动

对不同专业的认知和选择是职业认知的第一步。在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是因为客观原因被动选择,其中,30.19%是因为分数限制,28.74%是因为父母期望,20.7%是因为热门专业。这与吕慈仙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吕慈仙等人对浙江省按大类招生的1733名大一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专业实力是大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家庭背景,自身条件限制仅排在第十位。[8]有更高比例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受分数限制被动选择专业,这降低了他们对所选专业的兴趣和认可度。

2.就业探索意识缺乏

国家鼓励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四年,从大一开始让大学生进行关于就业的探索。在“我从大一就开始探索自己适合什么工作”这道题目中,19.57%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同意,39.37%表示同意,41.06%表示不确定和不同意。这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及早开始就业探索的重要性。

3.职业知识积累不足

对职业世界的认识越清晰,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会越坚定,且越能够根据职业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和训练,进而提高完成就业目标的概率。问卷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并没有掌握丰富的职业知识。在“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其相关职业发展前景”这道题目中,35.89%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确定。在“对于我的目标职业,我有充分的了解”这道题目中,34.78%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确定。

4.对个人能力的把握不足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身性格较为了解,但对兴趣、能力的把握有待提高。83.34%的调查对象认为“我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在“我有可以发展成为职业的兴趣爱好”这道题目中,34.55%的调查对象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在“我认为我的能力可以胜任我理想的工作”这道题目中,36.22%的调查对象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职业探索意识,职业知识和自我知识积累不足。这与谢安国以陕西五所高校400名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结果一致。[9]

(三)就业目标过于理想化

就业目标是大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预期,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方面。就业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经调查,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目标过于理想,表现为就业地点倾向于家乡或经济发达地区,收入期待较高,更偏好国有企业或体制内的工作。

1.就业地点倾向于家乡或经济发达地区

对就业地点,47.58%的调查对象选择生源地,20.77%选择省会城市(非生源地),9.66%选择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非生源地),16.43%选择沿海较发达城市(非生源地),仅有0.48%选择中部或西部欠发达地区(非生源地)。

2.收入期待过高

71.5%的调查对象期望月收入为5000元以上,17.39%期望月收入为4001—5000元,9.42%期望月收入为3001—4000元。保留工资是求职者根据对就业市场和相关工资标准,对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低工资的预估。根据搜寻理论,毕业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保留工资的认识会对其就业产生影响。[10]过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其工作搜寻时间长于其最佳搜寻时间,错过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岗位选择倾向于“体制内”

30.92%的调查对象选择继续升学,26.81%选择国有企业,20.77%选择机关事业单位,9.18%选择选择自主创业,仅有5.56%选择民营企业。部分调查对象对编制存在非理性追求,甚至为了编制可以不在意工作的地点、内容和是否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80.43%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选择有编制的工作”,38.16%认为“如果工作有编制,我不在乎工作的地点、内容和能否实现个人价值”,35.27%选择不确定,仅有26.57%持否定态度。看中“体制”的就业观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11-12]这样的就业目标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岗位竞争压力大幅增加,而民营企业、基层岗位却人才匮乏。在这样的扎堆竞争中,民办高校大学生并不占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其就业难度。

(四)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身份不够自信

就业信心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观是否健康合理、积极向上的重要指标,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面对就业压力,调查对象总体态度积极向上,但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身份不够自信。在“虽然就业竞争很大,但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道题中,25.58%的调查对象选择非常同意,46.86%选择同意,22.71%选择不确定,3.38%选择不同意,1.21%选择非常不同意。在“我认为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偏见”这道题中,21.98%的调查对象选择非常同意,45.89%选择同意,25.60%选择不确定,仅有6.52%选择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在“我认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弱于公办院校的学生”这道题中,21.01%的调查对象选择非常同意,43.96%选择同意,23.91%选择不确定,8.45%选择不同意,2.66%选择非常不同意。

二、原因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非理性就业观形成的原因是综合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学生自身的心理,又包括国家政策和用人单位等社会大环境,更为主要的是民办高校自身提供的教育和环境。

(一)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认可度不高

在用人单位的应届生选择标准中,毕业学校占有相当的比重。调查对象B表示:“在事业编资格审核时,工作人员没听说过我的毕业学校,认为我的毕业证是假的,查了很久才通过。”调查对象C指出:“很多企业认为民办高校毕业学生大都混文凭,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对民办高校的学生存在偏见。”这些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不仅给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制造了客观上的困难,而且从主观上打击了他们的信心。

(二)缺乏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

就业观教育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然而,当前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不够完善。一是就业观教育缺乏,没有在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关键期进行教育引导。二是辅导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三是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渗透的就业观教育效果微乎其微。一方面,专职教师课时压力较大,除专业课教学外无暇顾及就业观的引导;另一方面,外聘教师的流动性大,跟大学生接触较少,难以进行连续有效的就业观教育。

(三)未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为目标,帮助大学生找准定位,制订计划,提高能力,不断朝职业目标迈进的教育活动。[1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四年,尽早激发大学生了解自己及职业世界的意识。在“您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就业服务”这道题中,有一半以上(59.18%)的调查对象希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这说明大学生对这门课程是有需求的,而目前学校提供的课程服务却没有满足这一需要。访谈了解到,该校自大三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多为辅导员或行政人员兼任,且上课形式单一、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吸引力。

(四)专业教育有待提高

专业能力是大学生求职的核心竞争力,而民办高校专业教育与公办院校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师资力量较弱且流动性强。目前,民办高校师资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研究生毕业的专职教师,他们中有部分将民办高校作为跳板。在访谈中,调查对象C表示:“曾经有一门专业课的教师在学期中辞职,导致这门课中途临时更换教师。”频繁更换教师难免会对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另一部分是外聘兼职教师,多为公办院校在职教师或退休教师,在校时间较短,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及时解答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困惑。此外,民办高校得到国家和政府扶持力度相对较小,学生参加专业相关比赛和参与项目的机会较少,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

(五)不良校园文化的负面渗透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会通过环境渗透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影响。[15]一方面,部分考入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部分民办高校诚信教育缺乏,考试纪律较为松散。这两种负面校园文化会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又互为因果,长此以往会使他们产生不良的就业观。

(六)大学生过于依赖外部归因

学校、社会、家庭等外界环境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在“如果民办高校本科生毕业求职难度更大,您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道题中,一半以上(52.90%)的调查对象选择社会对民办高校认可度低,14.98%选择学校整体学风有待提高,8.94%认为在学校难以获得真才实学,6.76%选择缺乏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仅有13.53%认为是自身不够努力。这样的外部归因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更愿意相信自身竞争力不够是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导致的,缺乏对自身问题的反思,进而难以改进自身不足以提高竞争力。

三、对策建议

改变和纠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非理性就业观,是一项需要大学生个人、学校、国家、社会形成合力的系统性工程。除大学生不断提高主体意识,政府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用人单位改变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外,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同样重要。民办高校应深入挖掘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就业观指导、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及校园文化建设上不断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非理性就业观。

(一)国家层面

民办高校大学生非理性就业观的转变,离不开国家的指导和支持。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减少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歧视,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公正透明的就业环境。二是缩小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间的差距,加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师资、课程、项目、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全方位提高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用过硬的专业能力提升就业信心。

(二)民办高校层面

1.加强就业观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对祖国未来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非理性就业观对其走上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就业观教育势在必行。

第一,就业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是厚植家国情怀,加强“三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将自我发展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在客观评价自我、充分了解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将就业目标放在自我发展上,而不是局限于就业地点和薪资水平。三是引导大学生转变“死守体制”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将提升自身能力放在首位。四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第二,就业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增强就业自信。自信是树立科学就业观的重要前提。民办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刻板印象,帮助他们对自身劣势进行合理归因。一是逆境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面对失败,提高对失败的容忍程度。二是归因训练,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的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三是畅通咨询渠道,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及时、专业的指导。

2.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树立科学就业观的重要渠道。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离不开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实用的教育内容。

第一,开设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民办高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案,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四年大学生涯:大一着重激发了解自身、提高能力、探索职业世界的意识,大二着重专业能力提升,大三着重职业定位,大四着重就业技巧指导。[16]

第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选择相关专业背景和职业资格的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二是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学习更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三是集合校内专业教师、就业办管理人员、辅导员,以及校外行业精英和人力资源专家,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前沿、应用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第三,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用性。民办高校应深入挖掘本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调研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集合多方力量,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17]一是充分调研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二是加强学校求职网页的建设和维护,定期将筛选过的招聘信息按照不同行业汇总更新,及时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招聘动态。三是加强对国家就业政策的解读,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四是借助上课、讲座、比赛、沙龙交流、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

3.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民办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技能型民办高校要不断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帮助大学生用自身过硬的专业实力转变社会的偏见,不断积累声誉和口碑。一是建强教师队伍,对外引进和对内优化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加强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加强与合作单位和企业的联系与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和实践水平。

4.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民办高校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一是加大对校园不正之风的整顿力度,完善考试纪律和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提高大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营造公平公正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加强学风建设,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与人生发展的重要关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他律过渡到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争当先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结语

总之,要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就必须纠正其非理性的就业观。这需要国家、社会、大学生个人、民办高校共同努力。其中,民办高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民办高校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加大对大学生专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整顿校风学风,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本领、能担当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就业观民办高校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