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尚菲菲
(沈阳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870)
思辨能力是重要的“可迁移能力”,即学生可以从教育中掌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局限于所学的专业,可以应用于多种多样的环境和工作之中[1]。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和知识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不论是从国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还是从学生个体长远发展来看,了解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都至关重要[2]。高校外语课程思辨能力培养在近20年来一直是外语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近期教育部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也不难看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强调对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元能力的培养。《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将思辨能力列为核心培养目标,可见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外语课程中融入思辨能力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对于高校外语课程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类型较为多样,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研究人群以及课题主体。本文探讨的是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思辨能力培养的特点及策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提供借鉴参考。
对于思辨(critical thinking)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发达国家。1941年,美国学者Edward Glaser提出critical thinking一词,并认为思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1) 周全的思考态度,(2)逻辑探究与论证的学问,(3)运用上述方法的技巧[3]。另一位美国学者Ennis. R在1987年将思辨定义为“对于所信之言、所做之事做出的合理的反思性思考”[4]。目前对于思辨能力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来自“特尔斐”项目(The Delphi Project),46名专家学者将思辨能力定义为“有目的性的、可自我调节的判断力,利用该能力可以进行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并对该判断所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以及语境做出解释”[5]。
20 世纪80年代,美国相关教育决策和报告开始强调批判性思维,规定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相关高层次技能[6]。此后,很多研究开始关注教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课程、现代技术等帮助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也有不少研究是针对思辨能力的量具,设计思辨能力测试等级量表。
相对而言,国内思辨能力研究虽然不比国外晚,但早期成果并不多[7]。在思辨能力研究中,英语学科所占比重较大。1998年,黄源深的“思辨缺席”一文引起了外语界对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随后,文秋芳、孙有中等纷纷撰文,围绕思辨能力培养及构建理论框架等展开研究。在知网上,以思辨能力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并不少,但是,这些研究的方向较为广泛,针对某种课程和学生的专项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提出针对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思辨能力培养研究,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定群体特征以及口语课程,分析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所面向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群体,在语言能力上整体偏弱,除了发音、语法、用词错误等问题以外,话题展开的流畅度不足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部分学生不能在规定回答时间内充分、流利、逻辑完整地阐述一个话题。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重心更加倾向于本专业课程,同时,大学外语课程学时逐年减少,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学习动力和可投入语言学习的时间上都与英语专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其语言基础基本停留在高中水平,难以取得实质性提高。在表达上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较大,表达生硬,流畅度欠佳。
思辨能力的缺乏是口语课程中存在的最突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表现包括针对话题毫无思路,不知所言;表达反复,言之无物。可以看出学生主要存在两种问题:(1)对口语话题背景知识不了解,不关注时事,不明就里;(2)不知道如何有逻辑地分析话题、展开话题,论证难以击中要点。这些都是缺乏思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口语考试以及演讲辩论比赛中,内容的充实性及适切性都是评分的重要指标,因此,思辨能力也是决定口语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在语言和思辨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而二者的综合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口语表现。因此,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口语课程中同样重要,需要持续、协同提升。
口语课程比语言类的其他课程(比如精读、阅读、听力等课程)更加适合进行深入的思辨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看,其他课程更加强调语言知识的习得与相关能力的应用(比如阅读能力、听力能力等),而表达与思维输出能力的比例相对小很多。相反,口语课堂中的大部分练习都是基于思维的表达输出,对语言和思辨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口语课堂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更高,重要性也更为突出。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口语表达与思维相互嵌置、密不可分—: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传达,语言需要通过思维来充实。可以说,口语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思辨能力的培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口语课程能够更好地融合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而不会显得突兀,避免出现文秋芳等专家所指出的语言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培养本末倒置的问题,使思辨力培养与外语语言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8]。
结合当下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本文提出三点策略,以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根据Bloom的认知结构框架,思维能力可分为低阶思维(记忆、理解、应用)以及高阶思维(分析、评估、创造)[9]。其中高阶思维更符合“特尔斐“项目对于思辨能力的定义。在教育中应该强调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循序渐进的过渡,最终获得高阶思维。
基于该框架,《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涉及低阶思维,需要记忆、理解、应用的教学内容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学生可自行规划学习时间及节奏,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课堂上,则以课前所学知识为基础,设计以培养高阶思维或思辨能力为主的口语练习。以口语话题的模式展开,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评估话题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将其思考过程流利、不乏逻辑地陈述出来。
课堂环境有利于讨论、互动的展开,也更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培养低阶思维的教学内容移到课下,能够在课堂中融入更多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课堂思辨能力培养的比重和质量。
文秋芳教授提到,内容过于简单、无须深入思考的口语话题很难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10]。因此,有必要引入具有时效性、争议性、有深度的话题,促进思辨能力培养。每年各级别的外语演讲大赛以及辩论大赛的赛题往往符合上述标准,为英语口语课程提供了优质的思辨教学资料。结合“专创融合“的理念,可在口语课程中根据各单元话题分类融入历年竞赛真题以及竞赛模式。优化教学资源的同时,帮助学生熟悉竞赛赛制,做到以赛促学、以学促赛。
做好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工作,对教师来说也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为思辨能力往往不取决于闻道先后,而是受到自身认知能力以及后天训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指导,教师团队也需要不断充实相关知识,做到技高一筹。
首先,实现教师团队专业化。我校英语口语课程的主讲教师均出自演讲辩论指导教师团队,口语能力强,在演讲辩论竞赛指导方面经验丰富,能够更好地结合“专创融合”的理念进行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其次,鼓励教师学习常态化。要为课程提供具有时效性、争议性的思辨话题,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了解时事;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也需要不断磨炼自身分析、评价、创新的能力。教师团队可定期组织话题研讨、教学讨论、线上讲座学习等活动,激励自我发展意识,实现教学相长。
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顺应新时代对于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于语言类课程,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平衡语言能力培养和思辨能力培养。本文针对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分析其学生群体特点以及课程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创新教学理念提出三条培养策略,希望能为相关课程提供参考借鉴,共促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