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柏红,季秋辰
(1.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2.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上海 200438)
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思维与技能等多维度素质,使得被教育者拥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1]。创新创业能力是影响创新创业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应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能够在帮助学生在认识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于教育者来说,也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教学方式,调整能力培养模式,从而帮助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2]。二是作为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系统的前期数据和理论积累,后续可以结合“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进行线上系统的开发和推广,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供参考标准,助力高校进行高质量人才培养。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精神,彼得·德鲁克在继承此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企业中创业者与管理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创新性[3]。在此之后,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例如在价值理性视角下对企业家精神基本属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更趋多元化[4]。不少学者认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有着更强烈的开展创业行为的意向,因此有必要在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时将企业家精神纳入其中。
创业过程理论认为创业并非独立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和活动[5]。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专家蒂蒙斯在《新企业的创建》一书中提出了创业管理模型,根据该模型,创业活动须对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三者进行最适当的匹配[6]。更进一步地,蒂蒙斯提出了包括机会识别、团队管理、资源整合在内的14个特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建立时主要将上述三大要素纳入其中。
根据职业胜任力理论对个体特质的研究,创业者所具有的胜任力即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的能力[7]。从这一角度看,职业胜任力理论提供了评价个体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论依据。职业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有斯宾塞夫妇提出的冰山模型和博亚特兹提出的洋葱模型[8]。职业胜任力理论中所探讨的胜任力构成要素包括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知识技能、心理特性、人际关系网等。学术界对于职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已达成较为普遍的共识,而其要素作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因素的研究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9]。
科学性原则是指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设计时需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尊重教育学规律,有针对性、导向性地设计指标[10]。指标的针对性具体体现在围绕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和新时代下创新创业教育新特点、新情况,针对教育教学实际设置指标元素。指标的导向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切实定位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使评价不仅停留在结果层面,更要向后延伸,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指标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基础上,指标范围要全面,这关系到评价结果的适用性[11]。一是指标覆盖范围全面,全面考虑各个类型、各个地区高校间的差异性,兼顾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等不同教育类型的定位,兼顾地区教育发展的侧重点不同,设置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评价指标。二是指标评价内容要全面,覆盖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要素[12]。
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主要是指评价指标输出的数据结果能够进行比较和指标能够进行动态调整。评价指标的可比性指评价指标不仅可以横向可比,用于评价不同院校、不同地区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差异,还可以纵向可比,用于评价大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情况[13]。另外,指标也需要跟随评价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而进行更新[14]。
构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需要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挖掘以及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者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初步构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群;其次,通过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评价指标群进行二次处理,去掉普适性较弱的指标并补充新指标;最终综合多方意见建议,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拟定评价指标群阶段,首先通过梳理创新创业相关理论文献,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级评价指标群和二级评价指标群,其次通过在校大学生创业者访谈,总结提炼创新创业能力关键词,对评价指标群进行补充。
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群的形成结合了企业家精神理论、创业过程理论、职业胜任力理论中对创新创业能力因素的相关阐释,按照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形成包含“创新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四大方面的一级评价指标群及与之相对应的二级指标群,再将创业者创业关键词予以补充,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逻辑出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群进行完善,最终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群
评价指标群在拟定后,采取评议法对指标群进行修订,主要步骤为指标评议、指标修订以及研讨确定。
指标评议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向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创新创业从业者以及学生创业者征集指标意见,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问题发现能力”“创新创业兴趣”“创业知识”外,其余指标均得到认可。指标修订阶段,研究团队综合多方意见,对存在指标操作性不强、指标含义重复问题的“问题发现能力”“创新创业兴趣”两个指标进行剔除,并对“创业知识”指标进行语义明确,修改为“创业基础知识”。研讨确定阶段,修订完成后的指标经专家研讨后最终确定,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经评价指标群拟定与评价指标筛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立,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所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路径为主线,设置了“创新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四个一级指标。
“创新创业意识”指标主要评价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体现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内生动力,其中包括“创新创业兴趣”“创新创业动机”“创新创业精神”3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学生意愿程度、目的动力、精神意志三个角度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进行评价。“创新能力”指标主要评价学生知识转化运用及创新活动实践情况,由知识到实践再到灵活应用的转化过程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进行创业活动的必要能力。“创新能力”指标包括“发散思维能力”“风险意识”“改革意愿”“创新活动成果”4个二级指标。“发散思维能力”指标衡量学生思维敏捷程度,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因素,“风险意识”指标与“改革意愿”指标从学生性格角度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动成果”指标则是从客观结果上对学生创新能力予以评价。“创业能力”指标主要评价学生创业启动所具备的能力,即是从创业项目发现到创业方案完善过程中的能力,包括“创业基础知识”“机会识别能力”“成果转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4个二级指标。“创业基础知识”指标用以评价学生对企业创办所涉及的资金、市场、经营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机会识别能力”指标与“成果转化能力”指标评价学生通过思维判断和知识转化发现创业机会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指标评价学生运用整合创业资源的能力,是创业项目成功落地的关键。“创业管理能力”主要评价学生在创业项目落地过程中所需的经营及管理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决策执行能力”6个二级指标,从创业发展、创业者素质、业务拓展角度进行评价。“战略规划能力”指标影响创业项目发展方向,是创业者所需具备的重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指标是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所需不断提升的个人素质能力,与创业项目实际运行有密切关系;“市场开拓能力”指标与“决策执行能力”指标从创业实际运营的角度评价学生在项目持续性方面的能力。
本文所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创业教育及能力培养的规律出发,覆盖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提供依据,助力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最直接的体现[15]。本文建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横向比较各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差异,也能够以此为依据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动态评价机制,纵向追踪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变化轨迹,在帮助学生把握机会、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同时,助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需在客观准确评价的基础上,与课程、师资、教学相配合,既有普适性的思维激发类课程,也有针对性的技能实操类课程,立足学校专业实际,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入真实创业者作为项目导师,与校内教师协作开展项目方案指导,政校企合作育人,逐步形成“校区育方案、社区试运行、园区助落地”的创业项目孵化流程,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成效,进而为国家深入实施重大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