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心胜 岳爱峰
(1.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2.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与其他国家必修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结构调整、内容减少、学分降低等,志愿服务并入新增加的劳动,劳动成为独立的国家必修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并列。准确理解综合实践的变化,正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修订版方案的要求,及时调整实施策略,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高中学校和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与2017年版的方案相比,2020年修订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变化与调整幅度比较大(详见表1),给教研部门及学校一线在落实课程方案工作上带来一定的挑战。
此次修订前,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1],修订版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2]。志愿服务归入新增设的劳动课程;组成部分去“社会实践”,把原来归属社会实践的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与研究性学习并列。
2017年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共14学分:研究性学习6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1]。修订后,由于内容结构变化,志愿服务的2学分归于劳动课程,另外分出4学分给了劳动,并要求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使用[2]。由此,修订版方案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减少6学分,由14学分变为8学分,研究性学习6学分,学分与内容均没有调整。
除了志愿服务归入劳动,另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社会实践。2017年版方案非常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社会实践6学分,包括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职业体验等”[1]。修订版方案的“社会实践”仅在“学制与课时”版块出现一次:“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2],字面上看不出内容组成,也不清楚学分数量。由此,社会实践还是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它没有出现在方案的开设科目及学分分配表中,学生按规定每学年进行完1周的社会实践后,学校该赋多少学分呢?这是一线亟待明确的问题。
2017年版提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1],修订版方案没有了这句话,给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和教研部门较大的活动空间,让一线学校的实施方式更加灵活。“职业体验”作为课程内容变成了劳动的一部分。2020年7月中旬,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高中学生“选择服务性岗位,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3],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详见表1)。
表1 两个版本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对比
面临方案修订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变化及变化带来的挑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和以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尽快研制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指导意见,指导高中学校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则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此,结合一线教研和学校的实施经验,从可操作易落实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与思考。
方案虽未对社会实践内容及学分做详细的规定,但这绝不意味着国家淡化社会实践,或者说社会实践不重要了。而是将其每学年一周的时间、实践教育活动与新增的劳动课程相融合,统筹规划统筹实施,发挥其劳动教育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化其必修课程地位,变社会实践为劳动实践,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实践活动育人的作用。2021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发布新修订的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社会实践已经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法定实施途径写进党的教育方针,足以见得其重要程度。
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研制课程指导意见时,应确保课程实施平稳过渡,可以将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继续纳入社会实践,重点在社会大课堂、劳动实践基地、素质教育基地开展“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实践活动,2个必修学分。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虽纳入社会实践,但社会实践不限于这些内容,鼓励学校结合地方特色、当地资源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本着相似相融的原则,社会实践内容与劳动课程、校本课程进行必要的融合。社会实践提供开展劳动的平台,劳动课程中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自主开展的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其学分可与劳动、校本课程相统筹。
按照修订版方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发展和提升高中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独特价值的研究性学习成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分和占用时间最多的部分。地方的实施指导意见,应进一步明确课时数量,细化研究性学习类型,合理分配时间,明确必要的程序。
首先,明确课时要求。作为高中学校的一个非考试科目,研究性学习仅有教师的教育情怀与热情,有锐意教学改革的魄力与决心,没有学校的课时与课堂空间,都将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5]。建议实施年级每周至少有1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用于教师集中开展学生选题、方法指导,学生设计方案、开题论证、整理汇总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按照每周1~2课时的量安排在课外相应的时段,这部分课时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用于学生开展实地调查、实验、制作、分析等活动。
其次,灵活选取实施模式。建议研究性学习安排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实施,可以学年或学期为实施周期开展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除了方案中规定的三年内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2个项目设计外,鉴于课题研究与项目设计涉及的学科领域、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成果形式均有一定的差别,对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维度各有侧重,应该鼓励采用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1+1”的实施模式,即完成1个课题研究加1个项目设计,让学生全面接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
按照上述要求,学校可根据实施的经验、师资、硬件设施以及学生研究性学习基础拟定实施周期,灵活选取实施模式。
如果以学年为周期,每学年完成1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实施模式有以下四种组合,学校采用任何一种组合方式均可。
组合1:高一完成1个课题研究,高二完成1个项目设计;
组合2:高一完成1个项目设计,高二完成1个课题研究;
组合3:高一完成1个课题研究,高二完成1个课题研究;
组合4:高一完成1个项目设计,高二完成1个项目设计。
如果以学期为实施周期,即一个学期完成1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将有24种组合模式,学校可采用任意一种组合方案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其中,不跨年级即完全在一个学年度将课程方案规定的研究性学习实施完毕的有8种组合(见表2);跨年级即每个学年只用一个学期实施,两年内占用两个学期完成课程方案规定的研究性学习任务的有16种组合(见表3)。
表2 以学期为周期不跨年级的8种实施模式
表3 以学期为周期跨年级的16种实施模式
表2、表3中数字代表实施模式,要按照数字竖着读取其实施模式的组合方式,不能按照学期横着选读。以表3第1个组合为例:高一上学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高二上学期再完成一个项目设计,其余学期不安排。表中“一(上)”代表高一上学期,以此类推;“课题”指课题研究,“项目”指项目设计。
最后,强调研究结果,严格学分认定。在结果与过程之间,研究性学习更重视过程,但不代表结果不重要甚至无视结果质量高低优劣。实践证明,如果对结果不做要求,学分认定随意而为,研究性学习往往成了开头热热闹闹、慢慢悄无声息、最后不了了之的局面。开展之初,教师就要对最后提交的成果格式、内容提出要求,完成1项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材料符合学分认定要求均可获得3个必修学分。学生小组提交的结题材料是学分认定的依据,主要包括:方案或开题报告,过程记录,成果报告,师生评价表,如有获奖、报道等可附加相应证书或佐证材料。
(1)走出去,拓宽综合实践活动渠道。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仅在校园内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达不到实现培养学生的目标。学校应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实施条件和环境,与其他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联合开发课程实施所需的资源。与当地的素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实践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丰富、便利的实践体验场所。
(2)请进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力量。首先,充分运用家长资源,争取学生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根据家长的学历、专业背景与工作经历,选聘他们作为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学校有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或项目、社会考察的方向选择对口家长作为指导教师或专家顾问。其次,聘请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研究人员作为学校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专家顾问,定期来学校指导学生研究与学习,定期做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校外专家团队只有参与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学生思维、动手能力的发展,才能理解这门课程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以及终身发展的教育意义。
劳动,其实质是一项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不说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完整地划归到劳动中,就是原来的职业行业体验、社会服务、设计制作等与劳动多有叠加。学校应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劳动实践,协调教师、校外机构,确保两类课程协调、有序、有效开展。
(1)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与校外实践体验活动中,教师应该主动渗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学生在出力流汗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劳动的场景和任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要,发现问题、提炼研究性学习课题或寻找创造发明的切合点。例如,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有哪些奇思妙想的好主意可以优化、改进工具,然后设计出图纸或制作改进模型。
(2)整合融合,统筹推进。基于社会实践的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学旅行、职业行业体验、社会考察、调查研究等是相辅相成的,应将劳动与研究性学习、职业规划指导、社会实践等相关内容予以整合融合。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医院、福利院、工厂等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走进军营、深入农村开展劳动实践活动[6],充分利用活动场馆、基地等,同步推进校外探究、社会调查、社会考察、职业体验以及动手设计制作。如,学生走进图书馆、养老院、居民区,走进科技馆、气象台,走到马路、地铁、山间、田野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些场所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和自身能力,做个劳动者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力所能及地开展志愿服务、参加义务劳动,掌握劳动技能,获得对各行各业丰富的职业体验、职业印象,形成职业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