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的溯源与流变*

2022-03-04 05:08汪丽君
南方建筑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性图式中心

汪丽君,贾 薇

引言

作为哲学[1]与心理学[2]概念的引入,“图式”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中,以解释传统建筑空间为目的,探究其所具有的特征和产生的规律。它不单是传统建筑中欧氏几何的随意组合,而是以人们对社会存在和居住概念的认知作为依据的构造活动[3]。因此,其所关注的问题是具有跨时空的普遍意义的:贯穿于人类集体无意识并体现在古今空间营造活动中的某种空间结构,对人类在认知、感知与行为方面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塑造。而其中,向心性就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东、西方的重要空间图式,反映于中国文化,便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强烈“向心”观念——可以假设,这一空间秩序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力”的作用,使人在场所中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并有了向心的趋势,由此渗进现代人的行为模式与空间营造机制中,进而影响、塑造了“空间秩序”,是人们认知三维空间的重要途径[4]。而一些本土建筑师也已发掘出其作为传统建筑深层结构所具有的跨时空价值,并开始结合当代建筑设计“中国性”思考与现代形式操作理论,尝试探索其转译方式。

1 中国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的内涵

1.1 向心性空间图式的认知历程

1.1.1 现代建筑理论中空间“向心性”概念的再认识

笛卡尔坐标系的发现和现代主义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于均质空间的追求1)。但抽象性和单一性的本质特征也使其往往也呈现出超尺度和缺乏场所性的问题[5]。1950年代,建筑师与理论家们逐渐意识到并开始打破这种均质性:凯文·林奇在《城市印象》中提出了城市设计的五要素,试图突破现代主义所造成的空间各向同性;诺伯格-舒尔茨也在《场所精神》中提出中心、方向、区域三个要素是人为定位尤其需要掌握的。而人的空间是“以主体为核心”的,因此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全世界作为中心化的存在来考虑。对于场所来说,如有限定的大小,那么它自然带有集中的形,也就意味着“向心性”[4]。而无论是意象研究还是场所理论都是较为主观的和现象学的,无法量化与可视化。空间句法理论的提出使人居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结构性关联的量化描述成为可能[6],其中诸如密实度与游离度等参数为描述向心性提供了更为客观与中立的科学依据[7]。

1.1.2 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的研究动态

国内学界最早对空间向心性现象的研究起始于抽象空间模式的归纳与类型细分[8],继而出现了向心性空间图式演变历程[9]和类型学视角下其背后认知图式[3]的研究,以及向心性空间图式在文化信仰[10]、心理空间[11]和聚落组织[12]方面的特征与表现。可以看出,类型学的引入使国内学界对空间向心性现象的研究由原先的抽象的欧几里得几何“空间模式”归纳与细分,逐渐深入到解释这一现象背后人类学与社会学深层原因的“原型”和“空间图式”研究。这种向心性的原型不仅仅是一种建筑上的物理空间形式,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地域文化与历史成因,也就是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具有原型特征的向心性空间图式在不同地域环境、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下又有着不同的内在价值取向与外在表现方式。在形式的抽象与归纳等具有普适性“空间模式”的研究,以及意识到向心性现象背后存在着的民族与地域等深层原因之后,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向心性现象及其背后的集体无意识因素,并且主要集中于宗教建筑中的曼荼罗向心性空间图式[13-15]和传统民居四合院中的九宫格向心性空间图式[16-18]。

1.2 向心性空间图式的概念阐释

王贵祥曾提出传统空间图式的概念:文化传统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空间方位形式的价值取向[9];其关注的普遍问题是建筑发展的原理、形态现象的来源或空间营造的意图等共同特征,旨在揭示传统建筑的空间秩序,与人的感知和社会文化观念有着密切联系[19]。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外部环境的某种作用在人类心灵之中的投射,究其根本是一种身体与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在人类空间观念中的反映。而在各种业已形成的空间图式和方位观念中,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对归属感与领域感的追求和将“中心”作为身心归宿附加其中的习惯。舒尔兹对此的解释是:“与周围广阔的、未知的、总觉得引起恐怖的世界相对照中心表示已知的东西”。因此,寻找“中心”成为人们的必经心路历程[4]。火散发出半球状的光和热使冬夜里的人们环抱其四周围聚呈圆形场所;表演活动中人们围绕着作为空间核心与视觉焦点的表演者呈环形分布;原始祭祀活动中被祭祀物置于场地中央供人们绕其举行仪式……这种行为—空间模式一方面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影响着人类的空间观念——几乎所有拥有具象形态的文化中都有“宇宙中心”的概念,除了中国的“中土”、“中原”和欧洲的“地中海”等地理概念外,基督教的圣十字架和佛教的曼荼罗图式等宗教对世界的解释也不约而同包含着某些向心性的神秘图形;另一方面,这一观念被城市和建筑加以物化和表达,最终形成正规和持久的场所——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向心辐射布局与中国古代以宫城为中心的九宫格理想王城是其在城市层面的物质投射;古罗马万神庙、希腊十字教堂等集中型宗教建筑和东方的窣堵坡、明堂辟雍等集中式的宗教和礼制建筑则是其在单体层面的体现。

2 中国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的溯源

2.1 空间观的萌芽:“人本体”的发掘

在现代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的机械论思想曾占据主流地位,笛卡尔坐标系成为当时人们观看世界的主要空间系统。然而它没有中心,因此就没有规定任一特别位置的方式。笛卡尔为了进行几何学分析,不得不强加了一个中心,即坐标轴的交点。这样他就借用了一个中心的、宇宙观的系统。相较起源于西方哲学的机械论思想和对以视觉为基础的心理反应的注重,中国传统哲学则更关注事物的内在秩序:强调感知、身体、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塑造,注重人与环境的同构与互动,也就是渗透到空间营造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中国,向心性空间图式大约形成于原始时代。太阳的东升西落使人们形成东西两个最早的方位极点,随着南北的发现最终形成了一个四方位的空间图式。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太阳的起落也让人们感觉到了上和下两个空间方位的存在,并渐渐固化了一个竖直方向的空间概念,与平面四方位一起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图式。中国人“六合”的概念便是从此衍化而来。生殖崇拜也同样影响着这一空间图式的形成: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可以看到,崇拜物在空间定位上与中央相联属,祭祀者环绕其外举行仪式,反映了原始人逐渐确立的“中央”概念以及人类本体的意识萌芽——外在的空间都是从作为体验者的人出发的,而人所在的方位,在空间图式中即是以“中”为代表的,中心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由于意识到人的本体作用并将人所处的空间方位置于外在的空间图式中,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古代先民此前纯外在的空间观[20]。

2.2 原型的形成:空间模式的确立

“中央”的概念与“人本体”的空间观念一旦形成,必然会作为一种原型和基本的空间模式,反应在后世的各类空间营造活动中——不仅在半坡遗址等原始的聚落形态中可以看到普遍存在的向心现象,后世历代王城规划的九宫格理想模型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不仅在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寺庙、佛塔等宗教和王侯将相的陵墓等神圣空间中可以看到这一空间图式的表现,在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传统民居、古典园林和亭台楼阁等世俗建筑中也依旧可见一斑(图1)。可以看出,这种空间观念与原型经过数千年时间的流变,一方面根据不同在建筑功能需求转译成不同的变体;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域的影响和当时的社会文化与审美主导下,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外在形式。

3 向心性的“空间力场”:空间图式背后人与空间的作用方式

3.1 力场:一种人与空间的双向作用

文艺复兴将西方人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由此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取代封建宗教对物质世界的现象进行解释。而“力场”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虽然不能直接感知,却是一种可以描述三维空间中所有点之间关系的矢量。它由法拉第通过磁铁周围呈网状布局的铁屑而发现,并由此成为往后一个半世纪里物理学家的灵感之源2)。

在法拉第看来,空间充斥着能使遥远物体移动的力线,这些相互作用的力在空间中交织便构成了“力场”。除了非生物物质,“人体周围也存在着所谓的‘场’……当人与其他事物发生某种关系时,彼此间的‘场’也会相互影响。”而空间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着某种影响这一过程的力量,贡布里希认为这种力量就是空间组织中的所谓“力场”——一个特定的场所是在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既反映了人的思想和对空间的感觉,也对身在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21]。而路易斯·康也曾说过“空间具有力量并且影响人的行为模式”,他认为每一种空间类型都对人施加一种特有的力,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22,23]。同时,这种“力场”还与社会的、宗教的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最终反馈于该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空间观念,并逐渐形成对某些空间原型的追求(图2)。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映射下,这一“力场”便衍化为人和自然间的一种平衡状态,具体表现为对空间层次感、各元素的关联性以及人与环境互动的追求,而建筑则是实现这种平衡的中间介质。其中暗含着“人—空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的心理和行为塑造着周围的空间,而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空间也会反过来对人产生某种作用。

图2 三种不同的“场”

3.2 向心性空间力场中身体的行为与感知趋势

如果中心代表一种几何位置,那么向心性则是一种趋势,包括各种与空间几何中心有关的行为活动和身体感知。人对于空间秩序的感知主要靠视觉的存在,这意味着对空间形态的辨认是感知的前提。而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倾向于将物体解读为背景上的图形,任何图形都以尽可能简单清楚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被人所感知。于是感知对象必然区分为图形与背景,图形是注意力的焦点,背景是图形的衬托,二者差别越大,图形就越容易被感知。而舒尔茨认为中心是形成场所的基本元素,向心性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征,二者影响、塑造了人类的“空间秩序”。他曾说道,“已知场所如有限定的大小,那么它自然带有集中型的形,也就意味着“向心性”,所以场所基本上是圆形……人们的视线是自由的,视线汇集到作为共同焦点的中心。[4]”对于一个场所来说,中心往往是最容易与周边区域区别开来并且被人所感知的,于是在人们的感知中,空间的中心与周围由此便形成了图形与背景这一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而这一知觉的形成对于人们“定居”于场所之中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中心是依靠对空间形态的区别性感知与视线聚焦而存在的,但这种聚焦作用也可以依靠行动来产生:人类以某一目标而聚集在一起便产生了行为的向心性,向心性又可由人类的几何空间塑造行为和其内部活动的聚集行为的而产生。除了有特定目的之外,人的行动皆是以其身体感知为前提的,这种以视觉为主体的身体感知对于空间中心的聚焦使人们被吸引,继而由此产生相应的行动[8]。感知的焦点即通过不同于周边空间的感知特性突出自身,而行动的焦点则是被使用最多的空间,往往依靠与其它空间的联系形成行为的聚集。

3.3 向心性空间力场的作用原理及其四个表现

根据上文可知,空间力场的概念其实指的是在社会、历史与文化等集体无意识和空间深层结构的作用下,认知对象的空间环境和认知主体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其定义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种族集体无意识下物理空间的与心理空间之间的作用——一方面指个体以身体为基础在空间中的行为与感知及其叠加而成的集体无意识,另一方面指物理空间的形态、功能等对感知主体在精神审美于物质需求方面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循环反馈(图3)。而向心性作为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中都存在的共通现象,可以说是空间力场中最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的。根据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来的建筑空间形态与功能,同一种族所共有的行为与感知类型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应关系,可以将向心性空间力场分为以居住与生活为主导的聚落“场”、以精神与仪式为主导的宗教“场”、以秩序和效率为主导的功能“场”和以权力和象征为主导的政治“场”(图4)。

图3 向心性空间力场的作用原理

图4 向心性空间力场的四个表现

4 四种力场下中国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的流变

4.1 聚落“场”:居住与生活

华夏先民最早的聚居空间常常是从中心开始,以同心圆或放射状呈均衡或非均衡的方式向外拓展的空间体系[24]。原始人开始群居后便进入了一种社会化的生活模式,由于缺乏城墙保护,原始村落本身便具备防御性,这种时刻提防的特性使得人们不自觉地定居为一种具有防御效率最大化的空间形式,原始村落逐渐演变为围绕中心的形态以应付各个方向上的危险[25]。火的使用和水源的获取也使他们围绕起来,凿井技术的发明使部落不再只能滨水而居,“井”由此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核心。这一位置使得每个人都便于获取水源并引发了人群的聚集和交往。例如河姆渡遗址以井为中心的聚居形态就是“井”与古代建筑的直接表象关联[17]。后来,这种生存智慧逐渐积累在原始人的心灵深处,遂形成了风水的观念。这一观念认为“穴”是自然之气与人之气聚集交会和天人相交的结合点,对应传统聚落的中心点3),于是后来便形成了以山、池、房、树为中心的向心布局模式组织环境空间和建筑[24]。到了现代,以往象征着宗族精神的神圣场所在这里演化为增强邻里交流与向心凝聚力的公共空间,包罗了四季变换,将室外的变化引入室内,构成触发身体感受的感知中心;而中心也为建筑增加了趣味和活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与动线,成为人们交往的场所[5](图5)。

图5 聚落“场”的流变

4.2 宗教“场”:精神与仪式

由有关生殖崇拜的祭祀可以看出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认识并重视中心的意识。随着四方位的确立,古人将这种意识转移到自身或类似祭祀仪式的物体上,中心便得以确立[25]。而礼仪需要空间作为载体,在中国古代甚至专门为礼仪活动提供场所,并最终确立了以外圆内方为格局的向心性空间模式。中心与有限的边界不但满足事神活动中人们对安全感的追求,也使得其在这种“世俗—神圣”、“中心—边界”的二元对立中获得自身的定位并确定自我价值[26]。这类空间大都追求简洁、肃穆的氛围,采取中轴对称甚至中心对称的布局,内墙对角线交点位于主体建筑几何中心,表明了把主体建筑置于几何中心的“择中”原则[27]。后来的宗教的仪式行为将被祭祀者变成了其特有的“神”或“圣物”。例如佛教建筑往往以曼荼罗图式作为寺庙的空间布局来象征佛国宇宙,教徒在修炼时为防止“魔众”侵入,画以方或圆形的图案并建以土坛,这种空间限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和上文中人们追求安全感与身份感的集体无意识不谋而合。此外,藏传佛教认为人须经过层层修炼才可以涅槃重生,因此围绕着圣物的转经行为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的形式,则生成了以佛塔为主体,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的建筑布局[20]。而现代的仪式活动是纪念性场所中人与空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中心是其中最具标志性和凝聚力的部分,往往布置着仪式行为的崇拜物——精神象征,既在物理空间上对群体产生吸附力,也在精神层面营造崇高的氛围(图6)。

图6 宗教“场”的流变

4.3 功能“场”:秩序与效率

不同于传统社会对等级的强调,现代生活包容性更强,更注重效率。为实现高效路线,一些建筑逐渐形成单元围绕核心的布局方式。现代主义认为功能对于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心的设置除了聚焦人的感知与行为之外,它还具有最强的公共性,紧紧吸附着其它空间,使绕其组织的流线更加高效;同时它又与其周围保持距离,由此构成了中心和边缘、公共和私密的层级,形成了具有张力的空间秩序[5]。此外,一些建筑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载体,在空间形式上也存在着对这种物质循环的回应。与边沁的圆形监狱类似,人们认为这类建筑也是一种技术事务。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此的衡量不再单纯以经济准则为导向,而是将作为主体的人的体验也纳入思考的范围,在对空间与场所的探索中催生出很多新的形式。此外除了西方现代建筑师对九宫格有关形式自主性的探讨4)[28],国内一些作品也出现了对于这种图式的当代重构——不难看出,传统建筑向心性空间图式所特有的层级性、同构性对于现代空间形式操作手法与注重功能效率的基本价值导向所具有的深层适应性(图7)。

图7 功能“场”的流变

4.4 政治“场”:权利与象征

在早期城市形成过程中,王权无疑是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初的国王便是从史前社会的酋长巫师们脱胎而来。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城市的形成,礼仪活动的主持权也转移到了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的“天子”[29]。君主为了加强王权并寻求其合法性,确立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社会政治制度,而“礼”则是这套制度的核心。在对宇宙的原始解释过程中,中国人将自然与人体结合起来,而儒家思想则将这种观点同统治阶级的需求相结合。反映在空间中则是遵循既定型制,以中央为起点的对称、整齐的布局。《周礼·考工记》就曾记载着以宫城为中心,按照权力结构划分的九宫格理想王城布局。到了近现代开始改变封建社会那种更多地强调帝王权力与礼制秩序而忽视市民生活的格局[30]。礼制主导下的殿堂和庙堂逐渐演变为公共集会性质的广场与城市标志性建筑。建国初期,许多城市都有一个地处城市中心、政治功能被强化到了极致的广场,几乎成为了政治集会场所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公园化的广场出现,仍旧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的空间,但原来被遮蔽的娱乐、社交等功能开始复苏[31](图8)。

图8 政治“场”的流变

结语

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营造的“中心”观念是在人与环境相互影响与塑造的过程中积淀在祖先生存经验中的一种空间图式,也是潜藏在当代人行为模式与空间营造背后的集体无意识。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作为一种祖先经验与现实形式之间的桥梁,既揭示了传统建筑空间产生的规律和原则,又暗含形成空间的目的和诉求,其背后的逻辑是营造思想、方位观念、空间意向等凝聚在中华民族历史基因中的“生存法则”,也是人类的恒常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厘清了空间图式的本土含义及其与西方的差异性——天人同构的哲学内涵,并从四个方面梳理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背后存在的人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力场”,发现一些一直致力于当代建筑“中国性”思考的建筑师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但在理论层面尚未有针对原型本体与形式操作层面的梳理与整合,希望在未来可以结合现有的优秀建筑实践针对原型本体与形式操作方面进一步探讨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的转译方式。

图片来源

图1:a1,g2-g3,h1-h2引自: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a2,b3引自:张润欣.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的原型简析[J].重庆建筑,2007(8):57-59.

a3引自: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b1-b2引自:赵大鹏.曼茶罗原型图式与现代建筑创作[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c1-c3,d2,f3引自: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d1引自:杨鸿勋. 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增订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d3引自:曹春平.明堂初探[J].东南文化,1994(06):72-81.e1-e3引自:梁思成.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M]. 北京:三联书店,2012.

f1引自:马炳坚. 北京四合院建筑[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f2引自:张伟魏. 基于完形图式的东西方纪念性空间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g1引自:侯幼彬, 李婉贞.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h3引自: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图2~8:作者绘制。

注释

1)均质空间即点与点之间没有差异的空间,其特征是不存在各向异性以及空间结构的消解。现代建筑的这种均质性与传统空间的等级分明构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了时代特征。

2)“力场”的概念给了爱因斯坦极大的启示,他用力场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他的引力理论。同样的,加来道雄成功地运用法拉第的力场表现了弦理论(theory of strings),从而建立了弦场论(string field theory)。

3)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兴起于战国时代。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为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玄学。其中“穴”就是活人或死人居住的地方。有“龙脉之穴”的意思,即是大地经络上的穴位。

4)20世纪50年代“德州骑警”重新回顾现代建筑空间形式的基础,形成了以“九宫格”练习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设计与教学的新的学科规训。

猜你喜欢
心性图式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用道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