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梅 汪翠兰
摘要: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低年级学生处于口语表达的启蒙期,不知道如何表达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共同特征。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低段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以期解决学生不敢说、不想说的问题,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段学生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不单是学科,更是语言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口语表达是与人交往、表达自己情感的途径。小学低段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年龄小,表达能力弱,影响着他们的交往。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付出一定的耐心,寻求契合低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并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一、小学语文低段学生表达现状
语言表达一方面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有条理地叙述所观、所感、所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己组词造句,由简单的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文章内容、提出疑问。但低学段的学生年龄小、经验浅、词汇匮乏,所以表达能力比较弱。另外受到家庭、自身性格等因素的影响,班上的很多学生不敢大声说话。种种因素严重阻碍着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低段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呢?我想最为关键的是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优势。而如何才能成功地展示自己呢?好的口才至关重要。身为一名基础教育低段的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剖析学生心理,消除学生压力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分析他们的心理可以发现:小学低段学生害怕出错、害怕被笑话,所以课堂上多数孩子不愿举手发言,即使愿意发言也不能大声表达。教师首先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消除心理压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唤醒说的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教学中我首先和孩子聊天,让孩子没有任何压力地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认真分析并鼓励他们:“不用害怕,只要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呀!课堂学习本身就是在错误中不断改进,只有找到自己的错误,老师和同学们才能帮助你进步。”以此给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其次,教给孩子一些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如在表达之前深呼吸,在心中默念“我是最棒的”,提升士气、消除紧张。最后,让孩子在表达之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愿意说
兴趣能促进孩子表达的欲望。小学低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要让学生勇敢表达自身的需求,就必须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身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注重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小猪佩奇》提出问题:佩奇和她的爸爸妈妈、弟弟为什么喜欢跳泥坑?《小猪佩奇》中的房子都是建在山丘上,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喜闻乐见,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在课堂中形成互动,开展交流。还可以在班级开展“问题对对碰”“回答之星”等活动,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使其在提问、回答中加强交流,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
(三)构建情境,让学生大胆说
构建良好的情境唤醒孩子的表达欲望,让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交流、互动,并最终提升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新学期的开始,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有意义的假期”“我的假期小活动”等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今年的假期,我去了……,在这个假期中,我……”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当学生介绍完之后,师生一起评价他(她)的表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让他们感受榜样的力量。在“假期内容”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同学们将假期拍摄的照片带到课堂上,先让学生说一说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再让学生将照片背后的故事介绍给大家,最后同学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介绍各自喜欢的一张照片。从熟悉的人、事说起,可以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同时通过对假期生活的介绍,学生对自己的假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不喜欢表达,这与语境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敢说。在班里的一次口语交流教学课堂中,教师设置了“小导游”的教学活动,由于准备充分,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声情并茂,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學生表达不完整、缺乏条理性,有的学生声音很小,有的学生总是喜欢抢话,等等。基于这些问题,教师一边帮助学生纠正,一边鼓励学生进行补充,直到完成表述。然后引导班级学生分析和比较,明确说话的细节,进而推动学生的有效表达。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到班级学生的性格,对内向、不敢大声说话的要鼓励他们,提升他们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在基础表达中提出要求;对于表达能力弱的学生.要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表达的需求。
浅谈小学低段课堂教学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2022年1月中第2期(总第102期)(四)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会说
小学低段学生好动、活泼,对各种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注重的是热闹的氛围,对于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关注,主要是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课本剧、辩论赛等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尽情地表达,进而推动学生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开展分角色的练习,如超市导购员、动画解说员等,让他们在真实生活中体验不同的角色,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使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结语
语言是实现人们交际的有效方式,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内在思想的重要体现。小学低学段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大声地说、勇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身为一名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师,只有加强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展创造性的语文活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说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燕.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20(9):3940.
\[2\]陈彩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学周刊:C,2013(5):144.
\[3\]杨德洪.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2):214.
\[4\]唐庆平.周晨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A,2013(11):50.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