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霖
摘要:班级班主任中途更换并不少见。中途接班,对于经验不足的年轻班主任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接班人”只有让关爱开启悦纳之门,共情架起沟通之桥,规则绽放智慧之光,才能平稳、有效地衔接过渡,师生关系得到和谐发展,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班主任更换班级管理关爱共情规则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跟随班级直至学生毕业,但也不乏中途更换班主任的情况。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班级管理和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中途接班,新班主任更是需要用智慧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促进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形成,顺利地做一名幸福的“接班人”。
一、关爱,开启悦纳之门
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班级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或是翻阅以往家校沟通的记录,或是查看学生过去的成绩,或是向班级其他任课老师了解……新班主任不仅要迅速记住班级里面表现优异的优等生,同时也应该及时关爱待优生。
小明,在班级好动不说,还时时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招惹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紧张。这不,开学第一天他就没有闲着,和同学起了冲突。已经对他有所了解的我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心想正好可以借这次错误对他进行教育,起到震慑作用。课堂上,很多同学举手告状,矛头集中到了他一个人身上,再加我一番言辞恳切的教育,他“审时度势”,向同学道歉。我原以为事情到此就可以结束了,可是没有想到开学这一周,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我开始意识到我的教育方式对他来说是无效的。为了能够“对症下药”,找到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决定和他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的焦点在于他认为他在和同学玩,而同学却认为这是在欺负他们。例如下课时他从后背抱住同学玩耍,可是一不小心两个人都会跌倒在地,倒地的同学气愤不已,就是这样的事情在他和同学的相处过程中不停上演。原来这个孩子之所以不受同学欢迎,是因为他不会用正确的方式与同伴交往。我问他是不是很想和班级里面其他的同学成为朋友,他点点头,但随后又露出了担忧的眼神,说同学似乎都不喜欢他。我告诉他:“同学们不喜欢的只是你对待同学方式,而不是不喜欢你这个人。你在和同学玩耍時要避免身体上的大面积接触,交往时多用商量的语气。”后来,他与同学之间相处越来越融洽,即使偶尔有一些矛盾产生,他也能在我的引导下积极改正。
悦纳和宽容开启关爱之门。作为小学班主任,处理孩子说一些“歪门邪道”的话语也是常有之事。接班不久,便有孩子向我“告状”:班级里一位男生总是喜欢叫女生“花姑娘”。起绰号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我带着“满腔怒火”走向教室,可转念一想:现在的孩子明白“花姑娘”是什么意思吗?只是单纯的批评教育是否可以治本呢?于是,到了教室,我问学生有没有人知道“花姑娘”这个词是来源于哪里,同学们纷纷摇头。我告诉学生,每当听到这个词,我总是想起日本侵略中华那段屈辱的历史,借机把中国近代这段历史讲述给学生听。讲述完这段历史,我适时引导学生:现在社会我们接受的信息非常多,我们同学要学会甄别,不能一味地模仿。自此以后起绰号的现象在班级鲜有发生了。
中途接班,既要珍视班级的美好,也要面对班级的不完美,关爱每一个不完美的孩子。作为新班主任,当我们愿意真正去了解一个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也许我们就学会了悦纳,这时幸福之门也就不知不觉开启了。
二、共情,架起沟通之桥
共情,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同理心,是指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感受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近、尊敬并信任自己的师长时,才会愿意学习老师传授知识和道理。中途接班,新班主任此时要想尽快与学生建立新的情感链接着实不易,所以接手新班初期,我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首先找准时机,巧用共情,消除隔阂。开学之初的主题班会课必不可少。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回忆与以前老师之间发生的美好的瞬间,并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编辑成短信或者以书信的形式传达给老师。富有仪式感的交接仪式就这样完成了。但部分学生不能随着活动的结束迅速适应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甚至极个别的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新接班的老师应该理解这是人之常情,并留意合适的时机,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自从我接班伊始,我隐隐感觉到班级里的小付同学对我的不认可。作文中他时常表达对以前班主任的思念,对于我给他的一些学习上的建议他也很少去执行,课堂上因为好动约束不了自己被我点名几次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僵了。一次,我们班级的部分学生被抽选去配合区级赛课的老师上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纷纷举起了小手。人数有限,犹豫再三,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秩序,我以上课要用到水彩笔和穿校服为由慎重挑选了数十位平时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参加,小付同学见自己没有被选上,脸上露出了不悦之情。这时,被选上的一位同学想借小付同学的水彩笔,小付同学拒绝了他的请求。时间紧急,我笑着对小付同学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但他的神色明显告诉我他不愿意,我转身走出教室将学生带去上课的地点,后面的事情便不得而知。那天班级的午餐班轮到我看班,我和上午上课学生交流了几句,得知后来小付同学没有借水彩笔给同学之后,我忽然觉得,这也许是一次沟通的好时机。我将小付叫到身边,没等他说话,我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你今天既穿了校服,又带了水彩笔,但老师没有选到你,这让你不开心也不愿意借笔给同学对吗?”他沉默片刻,点头称是,我微笑着看着他,接着说:“你有这种感觉很正常,要是我,不仅不开心,甚至还会对老师不满甚至怨恨,我可能也不会把笔借出去。”说到这里,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我意识到我猜中了他内心的感受,并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理解了他的感受。有了共情做铺垫,接下来我解开他的心结便容易很多。我问他:“你知道自己没有被选上的原因吗?”他摇摇头。我告诉他:“如果班级需要部分同学参加运动会,老师会挑选擅长运动的同学。如果是绘画比赛呢?如果是书法比赛呢?老师没有推荐你,只是说明这一方面你目前做得还不是最好,有待提升。但是不表示你什么都不好,你也有做得很好的地方,比如汉字书写很有笔锋。”他如释重负地点点头。再后来,班级需要一名作业记录员,我顺理成章推荐小付同学。他欣然接受,主动询问此项工作的要点,并且一直都完成得很好。
做一名幸福的“接班人”2022年1月中第2期(总第102期)其次,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班主任亦要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体育课上,一位男同学无缘无故将一位瘦小的女生推倒,导致女生胳膊擦伤,事后该同学既没有扶起受伤的同学,也没有真诚的道歉。看着受伤女生胳膊上鲜红的伤口,我赶忙找材料来包扎,强忍着内心的怒气,询问事情的经过。他承认是自己将女生推到一边去。理由是她挡了同学的跑道,只有推开她,才能让同学跑得更快一些。这个理由在我听来显然不能成立,成绩再好,也不能以伤害同学为代价。我严厉地批评了他的行为。冷静下来之后,回想这个孩子在班级里面的种种表现,他并非是一个自私冷漠会故意伤害同学的孩子,我想起里了李镇西老师讲的那句话,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读懂他的内心世界。我换了一种态度,先肯定了他帮助这位男同学的善意,但是也点出他漠视女同学跌倒的行为。后来,得知他第二天给女同学道歉,并带来创伤药水药膏。事情到这,我感悟到共情的力量。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以教育的名义去伤害这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如果能够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就能用共情架起一座通往心灵的桥梁。
三、制度,绽放智慧之光
古语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管理亦如是。没有科学民主的管理,班主任会因班级各种琐事,难以集中精力去塑造学生的心灵。所以,对于新接班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班级的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可以使班主任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长处被展示。首先,班主任可以在学生自荐、同学互荐、教师选拔的基础上,尽快组建一支有服务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班干部队伍,并将每个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每位班干部各司其职,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得力助手。
另外,小组是班级学生群体的基本单位,将学生进行分组,采取积分制,奖罚分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周周进行总结,及时反馈;学期结束依据积分评出优秀小组。此项学习制度的制定,主要是形成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学习模式,促进班级养成“你追我赶”的学习之风。
再次,班主任还可以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如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劳动卫生、体育比赛、作业收交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地评价。接班之初,班级午餐班的纪律不尽如人意,中午或用来读书或用来休息的时间总被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同学破坏掉,后来经过班委会一致讨论,通过了午餐班纪律管理规定。静校期间,违反纪律在班级优化大师被扣分达到三次者,下个月需要家长提交申请,班主任同意后方可在校就餐。这项规则的制定是我格外担心的,因为一旦有同学触及此项班规,对于上班的家长来说将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但想在接班的短时期内形成良好的班风,此项班规的执行也是迫在眉睫。班规施行后不久,爱讲话的那几位学生依然接二连三触碰规则,在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之后,也为了班规的效力,家长排除自身的困难安排孩子回家就餐。一段时间之后,在“当我做错的时候”主题班会课上,我适时引导学生:做错事情要勇于面对和承担责任,那对于勇于改正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午餐班两位违反班规的同学最近表现良好,大家愿意接受他们重新回到班级大家一起就餐吗?举手表决时,全班同学都举手通过,无一反对。这让其中的一位同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一位同学再受到此项班规的惩罚。
班规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一个班级的管理过程没有班规是行不通的。班规管理班级,能使民主精神真正深入学生心灵。班规管理班级,绽放出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的智慧之光。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我这样做班主任》一书中曾说:“正是那时候的成功与挫折、喜悦与忧伤、欢笑与泪水、纯真与苦涩、骄傲与尴尬……以及对这一切的反思,让我对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我的教育情感也更加丰富,教育给予我的幸福也更加丰厚,并让我走到了今天。”中途接班虽有挑战,但我们悦纳每位学生,理解、尊重每位学生,科学民主的管理班级,亦是幸福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福江.从平凡到卓越:25位优秀班主任的故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李镇西30年班级管理精华\[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3\]戴勤燕.论小学低段班主任的工作\[J\].新课程,2015(12).
\[4\]刘芳.有效导新课,简单教数学\[J\].新课程,2016(2).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