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琳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实验小学)
统编教材三到六年级有46篇课文后面提供了相关资料,以“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两种方式呈现。俗话说“好钢得用在刀刃上”,要实现其作用的最大化,教师得吃透资料的价值,选准使用的时机。
统编教材中名著节选的篇目占一定的比例。因为是节选,有些选文的情感色彩和原著的情感基调不完全一致。教学这类文章,既要立足课文,又要关照整本,要在研读品味节选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稍稍触摸原作的思想感情。课后的“阅读链接”是实现这一承转的有效介质。
《祖父的园子》(五下,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纯粹从课文内容看,感情基调是明快的:园子是五颜六色的、动植物是自由自在的、“我”是无拘无束的、祖父是如影相随的宽容疼爱。然而,走进《呼兰河传》,明丽鲜艳、自由快乐都会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悠悠的怀念、淡淡的伤感,是深深的批判。
本课的“阅读链接”是《呼兰河传》的结尾。这段文字,不厌其烦地讲述祖父与“我”年龄的变化,反复使用“……了”的句式:“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蜒,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这一些不能想象了……”似乎是平静的陈述,读起来却是满满的悲凉、惆怅和伤感。这一“链接”,能够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原著的语言、情感基调,对文章主题的转折、对阅读由浅层走向深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正如《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从整本书的视角重新审视课文,体会小说的悲剧意味,进而对文学作品产生层次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整本阅读的期待。
《好的故事》(六上)课文浓墨重彩描绘了梦境中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文字留给读者的感觉,尤其是留给学生的感觉是鲜亮的、是唯美的。文章的主题似乎就是在表现梦境的美。但实际呢?鲁迅是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厌恶和批判。课后的“阅读链接”分别选取了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和鲁迅研究奠基者李何林关于此文的论述及注解。这两则材料都挖掘了课文的深刻内涵,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深层意图,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主题理解上的转折。教师只要用好“阅读链接”,就能真正带领学生在文章里走几个来回,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认知、情感升华过程,实现深度学习。
从数量上看,这类资料是最多的,都以“阅读链接”的形式出现。“链接”是建立在某种关联上的,这种关联表现为“相同”或“相似”。“同”的特质首先决定了其价值在于巩固、深化、迁移及运用。
《秋天的雨》(三上)和课后的《迁徙的季节》,都是写秋天的,题材相同,段落结构相同。那么《迁徙的季节》的教学价值就不光是拓展阅读,还具有巩固、迁移运用读书方法的功能。《普罗米修斯》(四上)与课后链接、《猫》(四下)组文等,也是题材相同。再如,《圆明园的毁灭》(六上)与文后的《七子之歌》、《大自然的声音》(三上)与文后的《瀑布》、《十六年前的回忆》(六下)与文后《囚歌》等等,是因主题相同而成组,“链接”有助于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又如,《陶罐和铁罐》(三下)与《北风和太阳》等,是因体裁、主题皆相同而“结缘”,学生在类比中,既能加深对寓意的体会,也能在“类”的归纳中对文体特点有所感知。
以“同”编排,其价值还更多体现在“不同”上:有“不同”才不雷同,才能丰富积累,才能“见多识广”。以《猫》为例。都写猫,都表达对猫的喜爱,老舍写猫“老实又贪玩”等相互矛盾的古怪性格,夏丏尊写大家的评价,周而复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整组读来,积累的不光是语言,还有表达对动物情感的不同途径和方法。
1.文学常识
全套教材的12 份“资料袋”中有5 篇是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比如《花的学校》(三上)文后介绍泰戈尔,《母鸡》(四下)文后介绍老舍,《穷人》(六上)文后介绍托尔斯泰,《肥皂泡》文后介绍冰心,等等。文后附作家档案,旨在让学生在研读名家名篇的同时了解这些大作家、大文豪,了解他们的作品及影响。作品与大作家同时“现身”,学生对白纸黑字会平添几分敬意,文学常识也会以活生生的人的形象留在脑海。
2.科学知识
一些宇宙现象、自然奇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其背后可能会隐藏着科学知识、自然规律等,作者以文学的形式表现,有的无关乎知识,比如散文、民间故事;有的将知识情节化,比如科学小品文。“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作为一种补充,能够让学生了解背后的知识,轻松地“顺手牵羊”,扩大知识面。
《琥珀》(四下)这篇课文没有进行科学知识的抽象讲解,而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苍蝇和蜘蛛被包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这样的形式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却容易使学生对琥珀的一般形成过程不理解或误解。课后的“阅读链接”就能弥补这一小小的遗憾,让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一般过程,并在“阅读链接”与课文相关段落的对比中,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牛郎织女》文后关于牵牛星、织女星的介绍,亦即如此。
再如,《观潮》(四上)与《琥珀》课后“阅读链接”的“一箭双雕”相比,《观潮》课后“资料袋”的价值在于“顺手牵羊”。本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大潮形成的原因这一知识,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是文章的主题,也绝对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适当时候用一两分钟把课后资料(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嵌进课堂,“顺手牵羊”,让学生多了解一个科学知识,岂不更好!
3.其他社会历史知识
《大青树下的小学》文后各民族的介绍,是社会知识;《爬山虎的脚》文后介绍观察记录的方法,这是学习方法层面的知识。
据文特质,择机关联,既突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基于学生的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知识,不喧宾夺主、不占用太多时间、不增加负担就实现了跨学科关联,也没有“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之嫌。这一切,都是因为课后卡片式的呈现方式。
课后材料是对文本的补充,对扩大阅读积累、丰富语文知识、迁移阅读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用得好能锦上添花,用得不好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依据编者的意图、资料的价值,找准时机、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努力实现事半功倍。
《观潮》课后“资料袋”是说明钱塘潮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佳出示时机应该在细读课文第3、4 自然段之后,在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了大潮的壮观、欣赏了“两丈多高、天崩地裂般的”大潮之后,话锋一转进行追问:“这么壮观的大潮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长江没有、黄河没有,而钱塘独有?”有了文字、视频带来的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学生急切想了解“奇观”背后的真相,此时出示资料,可以想象学生会带着怎样的期待和热情去阅读。
《祖父的园子》《好的故事》课后资料使用的最佳时机应该是细读完全文。当学生心中“快乐、自由、美丽”的情绪饱胀的时候,再转话锋:“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眼里都流露着自由、流露着生机、流露着快乐,作者萧红就是想表达这样的情感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原著《呼兰河传》的结尾,也许你瞬间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出示课后“阅读链接”;“鲁迅仅仅是想写梦吗?”——出示“阅读链接”一;“作者直接写自己希望过这样美丽的生活好了,为什么非要写梦?”——出示“阅读链接”二。
情绪高昂时的一个转折、一个追问,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此时让课后资料“闪亮登场”,思维会向深层次进发,阅读会向整本书延展。
有些资料放在新课伊始,是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比如《飞向蓝天的恐龙》(四下):“同学们,科学界存在着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有人认为鸟类起源于一种早期鳄形动物,也有人提出鸟类源自叫作‘槽齿类’的爬行动物(课后‘资料袋’内容)。如果有人说鸟是由恐龙进化来的,你相信吗?”用上这样一段开场白,估计学生得急吼吼去读书了。
“阅读链接”的同类文章,放在细读全文后“趁热打铁”进行教学更合适。
1.在“异同”比较上做文章
如前文所述,“同”是构成关联的介质,“不同”也极具教学价值,因此,此类材料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寻找“同”与“不同”。以《秋天的雨》为例。其与课后链接《迁徙的季节》相同之处前文已述,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秋天的雨》主要围绕“雨”写景,《迁徙的季节》主要写动植物在秋天里的迁徙活动;(2)语言风格完全不同,前者语言诗一般的优美,后者是拟人化的拉家常般的趣味叙述。基于这样的异同,可进行如下的课堂设计:
环节一:同学们,自己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看谁能发现这篇文章与课文的相同之处。(发现都是写秋天的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发现文章段落结构上的相同对学生来说有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我们是从哪些句子发现的?这篇短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景物?是不是也能找到一些句子?”)
环节二: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呢?(这一问题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发现的任何不同点都是有价值的。)
环节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课后背诵。
2.在“方法”迁移上下功夫
因为“存同”而链接,那么阅读方法、阅读策略也同样可以链接。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课后编排了《七子之歌》《香港》《和平宣言》三篇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圆明园的毁灭》是一致的:愤怒、痛心,进而延伸到使命感和责任感。时代的原因,学生理解这些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历史资料的引入,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阅读链接”的处理,要基于语文要素,将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迁移:
环节一: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思考三篇短文分别在说什么。
环节二:交流搜集的关于澳门、香港被掠夺的历史以及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资料,再读短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环节三:这三篇短文表达的情感与《圆明园的毁灭》有什么相似之处?
环节四:再读《少年中国说》,你又想说什么?
有些资料的应用,是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的。以《琥珀》为例。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学生在进行阅读提问时,可能会涉及到“普通琥珀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如此,资料的阅读和使用就自然安排在这一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如果学生的提问没有涉及到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交流环节适时应用,以防课文中的“特殊琥珀”的故事给学生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