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一秀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江苏 淮阴 223001)
语文学科在高中各个学科中占据重要位置,2017年一系列语文改革和高考改革政策公布,特别是江苏开始融入新高考以后,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公开表示:高考是选拔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查阅读速度,有15%的学生做不完是正常的,可见高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关系语文教学和改革的全局,形成阅读能力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思维发展能力的提高等会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从长远角度看,阅读能力往往也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调查当今高中生阅读现状,现实却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待阅读敷衍了事,阅读过程简单潦草,存在阅读障碍,一些教师简单粗暴地将原因归结为 “学习态度不端正”“语言障碍”或“智力障碍”。其实阅读障碍只是表象,阅读视野狭窄、阅读能力不高才是根本。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的四大内涵:“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如此背景之下,群文阅读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渐兴起。群文阅读,即班级师生围绕一个主题,精选多篇情节内容相近、手法技巧一致的文本,共同展开阅读、讨论、交流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阅读目标的过程。群文阅读的长处在于以“群文”为教学内容,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延展阅读的时间,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尽量规避单篇阅读的局限,引领学生以大单元为抓手,以同题材的内容为群文阅读教学的载体,向单元整合、人文素养指向同一的组合文本的更深处漫溯。
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进行群文的比较阅读、分析交流、总结提炼,欣赏共析,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组或一类,不断积累丰富阅读经验,培养阅读语感和习惯,开拓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水平,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如何构建呢?本文以《品质》和《老王》两篇现代文为例,带领学生品味作品中底层人性的光芒,探索实施群文阅读的方法策略,寻找化解阅读障碍的有效方法。
在现代文中的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学,通常以分析人物形象为抓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是一篇翻译小说,文题简单易懂而故事曲折动人;我国女作家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情节平淡朴实而情感真淳浓厚。虽然这两篇文章分属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内容各异、体裁也不同,但都塑造了一个值得歌颂赞扬的普通劳动者形象——鞋匠“格斯拉”和三轮车夫“老王”这些底层人。他们不仅身份地位相似,在生活和精神上也有相同之处。在组织学生阅读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运用初中学习的批注等方法,圈画出文本中对人物描写的相关内容,尤其抓住文本中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内容,自主总结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然后再小组合作,可以在四到六人小组内讨论交流,交流碰撞,甚至可以质疑争鸣,并在课堂上陈述观点,老师再相机点拨总结。
在阅读欣赏《品质》这篇文本时,在全班交流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由“靴子”的特点(美观、结实、舒适)延伸到“格斯拉”的性格特点,进而用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特征:精益求精、讲究诚信、认真负责、坚守品质,最后总结人物形象:坚守制靴、做人优秀品质,不惜饥饿至死的靴匠。阅读《老王》时,引导学生由“老王”的生活特点(艰难、艰辛)延伸到精神特点:勤劳肯干、朴实善良、知恩图报、孤独无依,最后概括人物形象:生活艰难仍关爱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两篇文章相比照,归纳总结:底层劳动者虽身份低微、生活艰辛却朴素、认真、善良。学生立足文本分析归纳人物特征,感受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让学生通过这些描写感知人物的精神世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两篇文章都塑造了一个“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是“格斯拉兄弟”的老顾客,“我”是“老王”的老顾客,“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小人物。《品质》中的“我”追求品质,同情格斯拉兄弟;《老王》中的“我”同情老王,懂得感恩。“我”,是参与者、见证者、叙述者,“我”虽是次要人物,却是文章的线索,为主要人物的光辉形象起着衬托作用,也把控着故事的叙述节奏。
这两篇文章都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作品,这一系列咀嚼品味、讨论交流的过程,将阅读障碍各个击破,让学生在“说”中培养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
《品质》和《老王》所呈现的故事虽然时间、地点均不同,但都赞扬了底层劳动者的优秀品德,突出了艰难岁月里人性的光辉。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对待“格斯拉”的态度如何?“我为“老王”做了哪些事情?《品质》中“我”坚持在“格斯拉”那定做靴子,照顾他的生意,收到账单“飞快”“填好”,“马上亲自”邮寄。《老王》中,“我”“常坐”老王的车,送他“鱼肝油”,让他“送冰”,收下他送的鸡蛋香油并给钱。可见两篇文章的“我”关心、照顾、尊重底层劳动者,而这样的态度源自于内心人道主义情怀和悲天悯人的胸怀,是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于乱世中固守的良知和操守。杨绛先生更是在时隔多年之后,感慨“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群文阅读往往属于比较阅读,把两种甚至多种语文因素进行比照分析、概括归纳、辨析异同,从而深刻理解文本。大量阅读实践证明,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清晰概念、深入分析、准确判断、丰富联想、活跃思维。单篇阅读往往也运用比较的方法,但属于前后比较的纵向阅读,而群文阅读的内容涉及多个文本,其中的比较不仅包括前后纵向,也包括文本之间的横向。因而群文阅读并不是多个文本的简单堆叠或随意勾连,而是将具有某种相似点的多个文本按一定要求组合的阅读整体。唯有纵横结合,才能形成网状知识结构,学生思维才能自由、活跃,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方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而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手段,来攻克可能的阅读障碍,自然不在话下。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的贾宝玉,关云长,还是文本中现实生活中的人力车夫和靴匠,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如何通过记叙和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鲜明个性?细节描写是一个重要的手法,即描述的技巧。
例如格斯拉“这是一种手艺”的语言描写,“像皮革制成的人”的外貌描写,“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的动作描写。老王“单干户”的职业介绍,“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皮干”的外貌描写,“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的居住环境描写,送钱钟书去医院,当杨绛“一定要给钱”时,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你还有钱吗”的语言描写。在阅读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主要人物的,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手法,又是如何描写人物言行及心理的,这些手法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借鉴和参考。学生的作文常常写成枯燥乏味流水账,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优秀作家作品选材取舍的技巧,人物的生活细节多且琐碎但并非都有价值,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需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细节。
记人记事类记叙文基本上遵循这样一条写作思路:何人-何事-如何-为何,即写了什么样的人,写了哪些事,如何做的这些事,为什么写这个人。所以,读通这一类文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习借鉴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阅读可以推动写作,如何打通阅读和写作的壁垒,让读写在语文学习中成为双翼。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对优秀作品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借鉴文本中的语言艺术、写作艺术,获得审美感知,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
群文阅读的文本中蕴含着相似的思想主旨、行文思路和表达技巧等,要想走进文本,就需要掌握相关的思维路径和思维方法。正如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所说“群文阅读还可以让学生的审美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发现迅速进入到体验与鉴赏、评价,从而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之中,而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无疑是灿烂文明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们阅读古诗词等文学作品,既可以体会经岁月淘洗而洗净铅华的绝代才情、历经风雨销磨而未曾消减的人生智慧;更可以饱览璀璨深厚的中华文化、传承饱经忧患却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国家顶层设计中的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优秀的民族必然拥有优秀的品格。在提高物质生活品质的同时,我们不曾忽略从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优秀的品质。正如之前苏教版必修三课本 “号角,为你长鸣”板块的导读所述“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总有无数平凡的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凡人也和伟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品质》《老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体会其善良的内心,伟大的精神。
每个普通人的人格成长,需要不断地发现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榜样表率,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效仿。高中生正值青春年华,心智趋于成熟,但距离成熟型人格仍有明显距离。好在他们当代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课堂上可启发学生思考:学了本专题,你对如何评价一个人有哪些新的认识?对完善自我人格有哪些新的想法?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人格的完善。
群文阅读的多个相似文本,可以跨时代、跨国家、跨种族。文章主旨可以不同,写法可以相异,但是都含有以祖国文字构成的文化层面为依托,以人类文化为背景的复杂的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唯有涵养高中生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挖掘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内涵和精髓,才能理解世界多元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这意味着单篇教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阅读教学方法多元化时代正式来临。群文阅读或单篇阅读都只是众多阅读教学方法的一种,群文阅读并非完美、全能,单篇阅读也并非一无是处。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各有长处,只要运用得法,就可以成为受师生欢迎、效果明显的阅读教学方式。
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时需要把握“群”与“文”之间的关系。“群”就是由几篇文本组合而成的集体、系统,“文”就是群文集体中的单篇文章。群文阅读固然要充分体现“群”的特点,发挥“群”的优点,实现“群”集体的教学价值,但单篇文本的精读和深读也不容忽视,否则,群文阅读仅仅是多读和阅读量的增加。唯有不忽略单篇文本的文字、语段、篇章等阅读任务,才能让群文阅读的价值大于单篇阅读价值的简单叠加,即实现“1+1>2”的教学目标。群文阅读可成为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突破单篇阅读以及由此形成的模式化教学的局限。因而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完全可以共同服务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群集体内的文本和谐共生,可以是逐一展开的并列式,可以是以一篇为核心其他为辅的辐辏式,也可以是按照一定顺序逐步深入的串联式。和谐共生方可使得群内的各篇阅读意义更丰厚,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最大化。
践行新课程理念,围绕四大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唯有提高核心素养才能化解阅读障碍,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铺平道路。在新课程核心素养的视域下,通过设定不同的主题来带动阅读教学,突破文本之间的隔阂,共同建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科学体系,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阅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底蕴的语文人,让阅读写作成为学生飞翔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