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井头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是体育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并不合适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开展跳绳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小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这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体育教师就面临一个难题:如何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对简单、机械性的跑、跳、投等教学内容极不感兴趣,参与热情很低,基本属于敷衍了事,无法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跳绳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成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更加侧重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和发展,实现小学体育课程结构优化,有效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二)提升身体素质。跳绳是以“跳”为基础的体育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运动中掌握技能、发展身体协调性,在跳绳过程中,实现身体协调性发展,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小学体育教师在跳绳中让学生体会到跳绳所带来的成就感,在内心形成健康运动理念,跳绳训练中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成长,提升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更多促进作用。
虽然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有着诸多好处,但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影响,跳绳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体育活动课时较少、教师数量不足,很多体育教师想丰富教学内容却发现器材严重不足。
(二)师生关系错位。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听从教师指令,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三)教学方式中容易忽视个体间差异。小学男女生在身体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体育教师虽然有注意到差别,但在教学中以相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按照统一标准来完成学习任务,导致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运动量过大。
(一)进行示范教学
示范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示范跳绳的步骤、内容、动作技巧等,让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观察跳绳的动作,然后再模仿教师跳绳动作来掌握跳绳技巧,提升自身跳绳的水平。跳绳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法是较为初级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前提前设计和准备好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发挥好跳绳优势,提升运动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锻炼身体协调性。
记得在一次三年级的跳绳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跳绳技术,要求他们掌握几种花样跳绳的方法。在课堂导入中以游戏开始,抢占绳圈游戏要求学生在组长带领下来抢占各自位置,未占到者要受到蹲起惩罚。正式上课后,学生以圈位置来围在教师周围,教师展示跳绳方法,与班级成绩好的同学来引导他们创编花样跳绳方式。如单人跳、多人跳、跳长绳等活动,再以小组为单位来自由创编,学生根据教师示范来做跳绳动作,组长负责示范和监督。实际教学中,女生的学习效果要好于男生,主要原因是跳绳更适合女生,且女生学习态度好。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则应把更多精力放在男生身上,帮助他们克服遇到的困难,为跳绳学习做好铺垫。教学实践表明,跳绳授课中示范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展自身身体协调性,提升运动能力。
(二)展开课堂互动
体育教学活动中,课堂互动必不可少,但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采取“满堂灌”方式展开授课,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互动授课中,师生、生生间进行互动来学习和掌握跳绳技能和方法,有助于增加情感,完成体育活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完成授课后要通过生生间互动激发学生对跳绳活动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对跳绳的成就感,发展自身运动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跳绳技能的掌握。
在讲解完跳绳理论和技巧后,教师让学生以跳绳活动来巩固学习本节课所学新知识,以体育小组形式来促进思考、锻炼身体。在讨论基础上来进行实践锻炼,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在小组中发展跳绳兴趣、享受乐趣。在跳绳中,教师依据学生特点来组织活动,选择三位协调性较好的同学来进行互动式跳绳,其他人在观课时感慨同学跳绳非常厉害。有了榜样,班级课堂活动氛围变得更加浓厚,教学活动效果变得更好,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跳绳活动技巧,发展自身运动能力,感受到跳绳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进行分层教学
以往授课中,教师教学标准和内容采取“一刀切”方式,未考虑到学生各自身体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这很容易导致身体素质好学生得不到更好的锻炼、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一个班级中,男女生间存在着明显身体差异,体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失去体育课学习信心,久而久之成为班级学困生,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疏远了师生关系。
结合体质不同的现状,小学体育教师不妨采取分层分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身体条件来划分为不同水平的层次,设计出不同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不同目标来开展不同评价活动。实际教学和小组活动中,注重学生对新知识吸收和理解,让每位同学都能发挥出自身特点,激发出学习潜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每个人的跳绳水平不同,教师在授课之余可以组成互助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和提升。结合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体育教师要重点关注班级学习中的学困生,指导他们积极掌握跳绳技巧和知识,在运动中提升自身运动能力。每个人的跳绳水平并不相同,要求所有同学来进行相同训练,是不科学、不现实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分层分组授课很有必要。
(四)引入跳绳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跳绳的一种常见方法,以跳绳为基础来进行游戏活动,让班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中,提升自身跳绳水平和能力。游戏化教学能够为课堂活动带来乐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发展自身综合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和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跳绳技巧,教师采取两个游戏来开展授课活动,从而让他们积极投身于课堂之中。如,第一个游戏是“点点比赛”,以学生在跳绳中谁点的点多来分胜负,以此来锻炼身体节奏感;第二个是“编花”,学生在摇绳中看谁摇的花最多来锻炼创意和弹跳能力。两个游戏活动大大增强了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游戏活动,在锻炼中发展自身跳绳能力。借助游戏化课堂活动,教师以游戏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让他们积极投入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巩固课堂新知识,在运动中发展自身身体协调力,增进彼此间情感,从而更好地发展运动能力。
(五)注重课堂激励
新课改深入发展,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了普遍重视,跳绳作为一项参与度高、难度系数低活动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学生喜爱。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教师鼓励才能快速进步,实现自身个性化发展。激励教学法以激励话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动课堂积极性,提升教学目标,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尽可能地感受跳绳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以此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
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教师在设置合理教学目标基础上来实现激励。如,讲解完个人跳的技巧后,教师设置了“花样跳绳技巧”这一目标,激励学生在前面基础上来积极进取,获得更好的进步,掌握整体性发展,通过激励来实现教学速度和质量提升。还有一次跳绳中,教师采取精神激励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双人跳,在双人跳中鼓励跳得好的同学来演示跳的过程,以竞赛机制来实现多样性、高质量发展,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正确引导,有效激发班级学生课堂活动积极性,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发挥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锻炼自身运动能力。
(六)灵活应对课堂
体育传统课堂中,“跳绳”教学往往按照教师的步骤来一步一步进行学习,一般都是定时跳与计数跳相结合。这种重复性训练显得非常枯燥无味,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传统授课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跳绳教学目标,也不适应当今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师在开展新课改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认知和身体发展规律,以创新性教学手段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兴趣,灵活应对体育课堂中出现的状况,让学生在创新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跳绳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让学生手持一绳,在掌握和巩固基础跳绳能力上来尝试进行创新,逐步提升跳绳难度来鼓励每个人都能挑战自我。受到客观环境制约,体育教学场地会比较紧张,体育教师不妨灵活处理采取小组训练方式来以固定小组和场地培养合作精神。在跳绳教学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竞赛,促使每名学生产生好胜心,在小组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课堂合作和学习能力。面对遇到的突发情况,体育教师要及时、快速予以处理,结合存在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学会从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去解决难题。灵活应对问题有效增强教师自身能力,发展学生创新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跳绳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知识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七)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要想提高跳绳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证小学生能学会跳绳的技巧。跳绳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先教会小学生最基本的跳绳方法。教师可给学生进行示范,或者和几个学生一起配合进行示范,让学生看到最直观的跳绳运动,使学生对跳绳形成初步的感知。同时,跳绳运动需要较高的身体协调性,因为大部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都很好,所以经常会有人忽视这个问题,教师教学时要对学生强调这一点,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跳绳是一项需要技巧的运动。在跳绳过程中,学生的上身重量会对下肢产生压力,这个压力可以刺激下肢的骨关节,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增强骨骼的韧性。另外,跳绳对身体有一定的冲击力,如果掌握不好技巧,会对身体产生损伤,获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让学生真正掌握跳绳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让小学生先进行热身活动,防止在跳绳过程中出现拉伤等情况。热身完毕后,教师说道:“同学们,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接触过跳绳这项运动,也有很多同学跳的可能比我还好。但是,跳绳也有很多的理论知识、技巧和要领,像‘如何防止出现拉伤的现象’‘跳绳的规范动作是什么’‘在跳绳中应该如何呼吸’等问题,都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教师亲自示范,并向学生讲解要领。首先,要握住跳绳手柄的后端,再比较跳绳的长度,即单脚踩住跳绳,两端拉到胸口和肚脐的位置,体会跳绳长度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马上进行调整,如果合适再进行下一步。在跳绳过程中,两只胳膊的上臂要贴近身体,手腕用力,控制胳膊的摆动。另外,跳绳的动作要轻盈,控制起跳的高度,落地时要注意缓冲,防止出现膝盖受损的现象。
(八)给小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
跳绳是一项运动,必须进行实际的练习,才能掌握跳绳运动的要领和技巧。跳绳运动可以在课后进行练习,但是不能保证学生自主练习的质量,教师也不能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步骤时,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上进行练习。在练习之前,教师要强调练习的内容,给学生制定几个小目标,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锻炼,这样才能保证课上练习的有效性。因为跳绳是一项全民运动,很多学生可能已经会多种跳绳花样了,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设定目标,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教学跳绳的技巧后,教师说道:“为了使同学们真正掌握跳绳的技巧,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们,自己进行练习。我会根据你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每个组都有不同的练习目标,这样才能针对你们不同的情况,让每一个人的技巧都能得到提升。”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是刚接触跳绳的学生,目标是掌握刚才的教学内容;第二组是有跳绳基础,但是不熟练的学生,目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第三组是技巧和要领都掌握得很好的学生,这组学生可以自己进行练习,也可以去帮助其他组的同学,纠正他们的错误,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
(九)利用游戏调动学生运动的主动性
开展游戏教学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一提起跳绳,大家的第一反应是玩跳绳,而并非认为它是一种锻炼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展开跳绳游戏。在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和跳绳运动相结合,以跳绳运动为核心设计游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练习跳绳的主动性。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可以加入比赛的活动,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集体意识,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跳绳比赛,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逐渐掌握跳绳的技巧和要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分组,让每一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差不多,以此保证游戏的公平性。教学中,教师将跳绳交给每个小组中身材比较高大的学生,让两位学生负责摇绳,同组的其他学生则站在跳绳的中间,听到教师“开始”的口令后,小组同学配合进行跳绳,哪一组跳的个数最多,即为胜方。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做好跳绳教学工作,结合以往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来予以改进,从多个角度入手来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尊重学生间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掌握基础动作要领,让他们在运动中锻炼自身运动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性,为其奉献更多高质量、高效率体育课。跳绳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运动,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跳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跳绳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