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022-03-03 05:53吴敬圣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德育小学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让小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德育在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逐步对其加以掌握和应用,有效发挥德育的效用和功能。文章首先探讨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就目前德育渗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希望能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1-0069-03

引  言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需要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来引导。教师要了解小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认知体系,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德育渗透,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应仔细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不断深入思考学生应该具备何种道德素养,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有效衔接,从而为全面培养学生奠定基础。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融合了各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经验性课程,与其他具有严密知识体系的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经验,对课程内容和资源进行整合,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探究、调查、访问、劳动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最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知识教学活动在学生生活领域的延伸。其超越了学校空间的限制,加强了学生与社会、自然、生活的联系。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德育的必要性

多样化和开放性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德育提供了多种渠道。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将学科渗透、社团活动、特色项目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构建多维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学生在主题明确、具有实践性的活动中可以构建系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和认知结构,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收信息,为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丰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其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意识、行为与他人进行比较,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塑造良好的品格[2]。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德育,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相比,新时代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融合了包括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内的德育元素,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基础。

三、现阶段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渗透德育出现的问题

(一)学校和教师没有注重德育的渗透

学校和教师过去一直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非常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学习,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2020中小学德育调查报告》显示,兼职思政课教师比例占40%,其中,小学兼职比例高达80.59%。可见,思政教育、德育尚未得到重视。现阶段,一些学校认为只要多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学生虽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了适当的活动,但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建立和发展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教师也未能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现代小学教师应着眼于将德育有效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切实提高德育质量。

(二)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理念陈旧

从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来看,其普遍存在教育方式传统、教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列为从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德育与思政教育的渗透和融合也被提上日程。但有一些教师似乎并没有受到这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德育的渗透缺乏适应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会逐渐丧失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要想提高德育质量就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碍。

(三)德育的深度不够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其深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不深且参与度不够,这就导致虽然德育已成功融入实践,但学生并未进入深度理解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降低了德育融入的有效性。第二,教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没有对时事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教学目标的制订没有统一的标准。

(四)缺乏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中小學德育建设问题方面,除德育时间紧、人手不够和科研能力不足,教学方式和技巧落后占40%(如图1)。由此可见,教师在思想上存在对德育认识不足的现象。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注重方法和技巧,一味地向学生讲道理,使学生感到厌烦,起到了反作用。同时,一些教师在实际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上的应用,导致德育渗透表面化,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在德育方法上没有创新。因此,在实施德育教学前,教师要对德育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做好教学规划,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合理选择德育主题

首先,小学生德育主题的选择要考虑小学生的阶段特点,如果主题选择偏颇,就不能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使其产生共鸣,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不要乱花钱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后,教師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养老院,让学生们用平时的积蓄给这些老人买小礼物,通过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合理运用财富实现双向快乐的理念。

其次,选择的主题要体现时代精神,要有较高的教育意义。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从众多综合实践课程主题中选择最合适的内容,与德育内容相结合。

最后,要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师选择德育主题时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例如,在教学生节约粮食时,教师如果只讲解教材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是难以使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产生同理心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节约粮食的故事和名人事迹,并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参与“种粮”等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使其了解如何种植、收割和保存粮食,并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注意合理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以“关爱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贴标语、打扫学校卫生等一系列措施,将德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分工协作与团结互助的快乐。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分配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并积极对学生进行协调和引导,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德育知识与理念的熏陶。

(三)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有些项目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总结等。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发育还不完善,这些活动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采用小组分配和多人合作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孩子被父母过分溺爱,缺乏对他人价值的正确认识,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这将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综合实践课堂上渗透德育,通过多人合作,向学生渗透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和团队中每个人的重要性。

(四)根据《纲要》组织德育渗透活动

小学的实践活动课程通常不需要以考试来实现学生的个人考核和教师的教学评价。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方针是德育渗透的中流砥柱。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教学与研究时,最重要的是按照《纲要》进行教学,即首先完成德育教材的教学。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师应该让学生不断进行实践,使其在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修养和人格魅力。所有实践活动均以《纲要》为基础,由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和管理。例如,在进行“爱心义卖”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带来的东西进行义卖,以此把自己的爱心献给有需要的人,实现爱的教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五)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增加与现实生活相近的案例,选择一些时事热点作为理论知识的教学材料,关注当前的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关注,使德育深入人心。教师可通过选择适当的案例并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度和课程满意度,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同时,教师要精准定位教学重点,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价值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教学形式,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影响力,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的作用,从而促进德育质量的提高。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德育渗透。德育旨在整合思想道德素质观念,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积极的思想道德情感,将其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并传授给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德育价值。

(六)创新教学手段,拓展德育教学的深度

教师需要打破严格的传统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德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时,德育教师还要加强与其他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交流和科研合作,提高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总结德育经验,继续深入探索德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渗透路径,不断提高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积极将德育理念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实现二者的高效融合与德育质量的有效提高。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一定的策略,合理地选择德育主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依照《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意义,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改进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吴锦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20):51-52.

冷雪冰.立德树人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策略[J].山东教育,2021(36):47-48.

作者简介:吴敬圣(1978.9-),男,江苏徐州人,任教于江苏省徐州市太山小学,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2002年2月,获徐州市中小学论文评选一等奖,江苏省自然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003年12月,在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04年9月,被徐州市人事局、徐州市教育局评为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6年6月,获江苏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06年12月,在江苏省教研室组织的小学科学教学能手比赛中获二等奖;2013年10月,获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德育小学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