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旭强
摘 要:数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素养,还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构建丰富多元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展开全面探析,希望为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8-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5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从中真正收获数学知识、提升能力、锻炼思维,进而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与趣味性,锻炼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数学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创新,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设定教学方案,让学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感悟、情感体验、学习感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是围绕数学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没有目的地设定教学方向、教育目标,这样不仅无法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还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致使学生只能够机械式记忆书本中的数学知识,无法理解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从中总结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逐步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围绕真实实践活动来设定教学目标,只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没有把数学教材知识和课外素材关联起来,学生无法利用所学数学教材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种缺失实践性的教学目标违背了数学课程标准、原则、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趣味性。
(二)数学教材内容和真实生活相互脱节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走神,再加上数学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导致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能够把数学教材内容和真实生活素材整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就能在熟悉的场景中掌握所学知识,进而感知到探索数学知识的快乐。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只是形式化地融入一些生活化素材,并没有围绕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兴趣爱好、实际生活经验设定教学计划,这样无法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数学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围绕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兴趣爱好,设定多元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教学、游戏教学、语言教学等模式的运用,依然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大课堂模式,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提不起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创设数学生活情境的重要性,但往往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展现数学教材内容而创设教学情境,导致这种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从中感知到探索数学原理、数学规律、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心理学家提出,学习兴趣并不是人天生俱有的,而是在后期的社会生活与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的,加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持续变化的,所以教师需要用技巧、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体现出数学学科中的形象性、直观性、艺术性特征,这主要因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比较差,自身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待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来搭建数学模型,使他们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深刻感知探索数学知识的快乐,对于所学数学知识有更为直观、全面的认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证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用语言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也可以融入数学史知识,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美感,激发他们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自主性。教师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竞赛教育机制,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理与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使他们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二)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去分析和实践,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常识与经验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以此来激发其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教学方案,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体验、情感体验,借助体验游戏、多媒体技术、言语知识、数学教具,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化素材融合在一起。同时,教师要创造一些和学生真实经验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探索数学知识,从现实世界中分析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使其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数学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同学取长补短,联系实际生活來提升自我、积累知识、完善自我。
(三)丰富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丰富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教师要选择小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展开提问,让学生对课堂提问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样才能够展示出课堂提问的优势与作用。教师要注重设定一些发散型的数学问题,保证课堂问题的开放性,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实行一题多解,实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与思考,激發数学学习兴趣,取得理想的课堂提问效果。同时,教师要设定一些探究性的课堂提问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于数学课堂中,展开深刻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思维的深刻化与灵活性,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一些耐心,给予学生足够回答问题的时间,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并解答问题,调整自身的解题思路。这样,学生才能够养成耐心思考的习惯,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探究欲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构建融洽、和谐的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构建融洽、和谐的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讲,能够展现出一定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师生之间展开情感交流,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小学生以最佳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展现出数学教学的民主性特征,让学生在充满支持与关怀的课堂氛围中去探究、合作、学习,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拥有进步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从中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与趣味性。而且,师生之间需要保持精神方面的一致性,教师要调整学生内心对学习的畏惧心理,给予他们积极的情感表现,实现认知和情感之间的交融,使学生主动地爱上数学,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角色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多多给予鼓励与表扬,消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心理,积极化解数学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让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数学知识探究中。同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愿意自主参与课堂知识探究与学习,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学习。在日常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先让学生去记忆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数学教学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消除学习的紧张、畏惧心理,更加自主、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渲染数学教学情境,还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活动、模式,用新颖、创新的形式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屹,白清玉,李晓艳,等.基于APT教学模型的移动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影响研究——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1).
[2] 陈锦治.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6(2).
[3] 杨万昌.有效课堂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
[4] 纪红艳.从无效到有效的飞跃——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1).
[责任编辑 万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