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强
摘 要:在我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规定,应提高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成为一名综合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理论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以此达到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分组实验;初中物理;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8-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51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开展分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学习环节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可以通过合作实验,让学生实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效果。
一、营造氛围,鼓励参与
初中物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利用物理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能够找出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凸显出物理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实验的模式学习物理知识,这会让学生亲眼见证物理实验的过程,深入理解物理理论的内在含义,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在对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营造实验氛围,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自动自觉地参与到实验中。由于物理知识的理论内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学习难度,而以照本宣科的模式对学生讲述物理理论知识,不仅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情况[1]。因此,在对学生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课环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为学生演示一个简单、直观的物理小实验,这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简化物理知识学习难度。教师还应鼓励组内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这种动手实作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让学生从多元角度理解物理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责任意识。
二、实验准备,科学分组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分组,以此确保每个小组学生能够进行互补性学习,也可以让不同组别学生在能力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组间合作学习,这可以为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注意在小组内以民主的方式选择一名小组长,让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以此凸显出分组实验教学的优势。教师也应让学生懂得,小组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对小组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化观察,可以将物理学习责任意识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拔为小组长,这会激发组内学生学习的良性竞争意识,也可以让组内学生得到锻炼,提高物理学习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责任心。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实验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应准备哪些实验材料,这会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2]。此外,教师还应在小组间进行物理实验比赛,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合作能力,让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在小组内进行物理实验,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分配实验任务,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也可以发挥出不同学生的物理实验特长,让学生在自身层面提高物理实验能力。教师还应将各组学生的实验结果在班级内开展比赛,评选出组织能力最强的学习小组及实验能力最强的学习小组,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分工协作,共同进步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物理合作学习能力,并注意在小组合作中让每名学生担任一种角色,对学生进行角色定位,这会让学生产生物理学习责任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在小组实验内的角色,并做好自身的工作,使学生根据所选择的职位深度研究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钻研意识,确保学生能够从专业化的角度,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同时,由于每名学生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学习物理知识,开展物理实验,这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配合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将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如何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进行文字记录,这会帮助学生梳理物理实验思路,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理论与实践能力[3]。教师还应让学生将自身书写的物理实验过程资料进行交换,为学生构建交互式物理实验空间,让学生不仅能够表达自身的物理实验想法,也能学习到其他人的物理实验思维,以此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在这一基础上,教师也应让学生尝试角色交换,尝试演绎不同的物理实验过程,以此从多元角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拓展学生的物理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质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逐步帮助学生养成互助学习的习惯,确保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每个学生实验学习的步骤进行综合,并以小组学习的模式进行讨论,以此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物理实验学习体系,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分析、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综合素养,让学生的物理学习核心素养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及动手实作实现质的突破。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过程的优化,以此锻炼学生的物理深度实验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认知。
四、问题引导,多元观察
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对未知事物也存在一定的探究心理,而单纯地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开展物理实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较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学习。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模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种针对性较强的物理引导式教学方式,能够确保物理实验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可以为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思考指明方向。教师可以根据实验主题,对学生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实验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从不同层面对物理实验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物理实验材料、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实验交流,完成理论向实验的转换,进而通过培養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这会在实践层面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认知,为学生构建完善化的物理知识体系,让学生的物理知识核心素养可以得到突破性提升。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器材入手,对不同物理实验器材进行认知,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应用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组内学生观察并记录物理实验过程,以便在后续环节对实验过程进行重复观察,以此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实验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要求组内学生在观察实验后,对实验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并将其中的不足做出调整,确保物理实验的完整性。
五、信息导入,拓展创新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分组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详细记录下每一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操作数据、读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物理实验问题,并对物理实验的问题结构进行变换,或者对物理问题的条件作出改变,让学生再对物理实验问题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按照自身的想法重新创新物理实验过程,开展不同的物理实验实作,这会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物理实验问题进行认知和理解,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物理实验内涵,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将同一主题、不同实验方式的物理实验进行展示,这也可以帮助学生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更多层面的物理实验过程,并对这一过程进行总结,逐步提高自身的物理实验分析能力。然后,教师还应鼓励组内学生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实作,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视频录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各组学生录制的物理实验视频进行测评,包括实验过程、实验实作技能、实验总结等,并对不同组别学生的实验进行打分,还应评选出优秀实验小组,并要求优秀组别带动整个班级不同学习小组开展物理实验学习。各组别学生也可以进行组员交换,以此形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学习氛围,让不同组员之间形成更加激烈的思维碰撞,进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意识,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小组合作实验,达到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目的。
六、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复杂性,而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与物理实验具有较强关联性。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开展物理实验,这会增强学生的物理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感受到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探究意识,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邵国仙.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86.
[2] 赵春林.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J].科学大眾(科学教育),2020(7):14.
[3] 陈刚.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教材处理和实验分组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5):151.
[责任编辑 郭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