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桂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开展阅读活动,把多篇同类型、同主题的文章融合在一起,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群文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群文阅读方案,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8-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41
阅读属于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板块,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助推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思维,可以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文本知识,从中获得更深刻的认知与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实施低年级群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习惯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阅读课堂中的主导者,习惯于把阅读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知识之内,没有意识到拓展学生阅读知识面、阅读视野的重要性,而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己要拥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合理掌控阅读教学进度,在阅读教学中明确自己的位置,把学生作为群文阅读中的主体对象,引导学生自主展开阅读,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促进低年级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顺应时代对于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中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信息内容也较为复杂,人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提取能力、快速阅读能力,才能够掌握更多较为实用的信息,而群文阅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能够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质量,对相同类型、体裁的文章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深度阅读,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环境中正确解读信息。而且,群文阅读属于一种切合时代发展并且非常实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能够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促进低年级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三)顺应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
在语文课程改革模式下,教师属于语文课程中的参与者与开发者,教师需要着重关注“教什么”“如何教”的教学问题,而群文阅读更为顺应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素质要求,让学生实现不同阅读方法与不同阅读内容的相互融合,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自我阅读知识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品味,具备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与信息辨析能力。同时,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更为关注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能够把高品质的文章融合在一起,实现相互整合、渗透、交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内和课外阅读习惯。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与知识经验来选择文本和议题,让阅读内容更加具备针对性,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四)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快速完成阅读教学目标,通常都是结合教学大纲与语文教材来开展阅读活动,这样让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融入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同时,教师也没有意识到拓展学生阅读资源的重要性,而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文本教学,让学生的阅读素材更加多元化与丰富化,帮助学生深入剖析文章中的中心思想,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阅读课堂增添更多的教学活力。
二、低年级群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巧妙构建群文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低年级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巧妙构建群文阅读的内容,设定专门的策略与原则,基于活动准备工作与实施过程,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合理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实现群文阅读文本内容的多元化与精准化,对群文阅读活动展开巧妙指导,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取文本信息,全面掌握文本结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学科素养。
教师要善于多角度去筛选阅读议题,在群文阅读中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蕴含的共同话题,在师生、学生互相讨论过程中,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采用形式议题、内容议题、语言议题的方式开展群文阅读主题的筛选活动,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群文阅读内容。教师要结合文章的写作内容设定群文阅读主题,因为每一篇文章中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结合文章的特点选择议题,让学生的群文阅读活动更加有目的性、针对性。教师还可以结合文章中的思想内涵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把相同思想内涵的文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深度思考,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共鸣、情感共鸣。教师也可以结合文章的表达形式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启发学生探究文学的秘密,对同一题材的文本内容有更为全面、深层次的认知。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文章的作者来设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因为同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与写作思路都是相同的,把同作者的文章融合在一起,能夠让学生对于文章作者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了解其写作风格与思想感悟,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借助于榜样力量引领小学生不断成长。
(二)合理规划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操作流程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规划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日常操作流程,结合阅读教学的而实际需要,合理设定群文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基于语文教材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因为当前的语文教材具备一定的推广力与生命力,通常都是结合主题来设计单元,其中涉及的主题较为明确,较为适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由此,教师可以融合教材来开展多样化的群文阅读活动,其中“1+x”群文阅读教学形式的运用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之后再从课外寻找一些和本篇课文相互关联的文章,科学调整群文阅读的难易程度,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教师要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教师还可以引入基于语文教材的“x+x”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形式,主要是指在同一个单元中选择几篇精读课文,之后对单元中任何一篇略读与精读的文章进行归纳,结合课时来调整群文阅读教学的难度,开展综合性群文阅读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课外文本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真正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体系,教师需要融入一些故事类、表达类的文本内容,增强文本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去发现这些文章的相同之处,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在课外文本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能力,科学选择课外群文阅读素材,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为之后的阅读、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阅读体系。
(三)平衡师生关系,完善教学策略
要想提高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要注重平衡师生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完善教学策略。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自己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动阅读积极性。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要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不要对文本内容、字词进行过多的解读,而是要用诱导法,让学生去自主分析、积极探究,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阅读思维方式的完善,由之前的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认知能力。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中真正有所发展与成长。教师还可以引入随文渗透的阅读策略,要让学生全面掌握文本内容,在短时间内去阅读更多的文章,把默读作为主要的阅读方式,把跳读、浏览、略读作为辅助阅读方式,从中来总结重点、难点阅读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要积極引导学生学会在群文阅读中去判断与分析,同类型、同话题的文本内容在表达方法、情感、理念、事实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别,教师要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与想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辨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合理融入群文阅读教学方案、方法,实现多文本教学,把相同类型、同主题的文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增强他们参与阅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在群文阅读中需要成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成为群文阅读课堂中的主人,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文芳.以“群文阅读”为抓手,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6.
[2] 王爱霞.敲门引路探秘迁移——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20(5):37.
[3] 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1):6.
[4] 李毅,谭婷,张睿.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证研究——基于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教学的对比[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31.
[责任编辑 张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