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 邢永琴
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让教师意识到传统“口述”教学形式的不足,许多教师不再只为学生渗透已经整理好的信息技术知识,而是期望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对未知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而项目教学法无疑能够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本位性,使学生基于对未知项目的“攻略”,掌握相应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许多教师都开始尝试为学生创建项目,期望学生以项目为方向,进行自主探究。但是,大多数教师设定的项目活动流于形式,学生难以真正地透过项目提取相应知识,强化自学能力。究其根本是教师设定的项目活动存在“瑕疵”,没有切实地彰显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所以,在现阶段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也要主动地根据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创建项目,并为学生组建解决项目的小组,以便学生在有效解决项目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的魅力,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要素是“项目”,在课堂上创建项目学习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设定明确的项目,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1]。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创建项目化的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应当对教材上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继而结合学生的学习实况,进行项目的细化安排,以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真正地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在安排项目时,教师也要意识到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较难的项目会为学生带来学习的压力,降低学生解决项目的主观意愿。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调控项目的难度,促使学生基于难易适中的项目,顺利建构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制作网站的主页》这一课中开展项目化的学习活动时,教师便可以对教材上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度解读,以便基于此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项目。网站的首页是一个网站的“脸面”,对设计网站首页的知识进行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尝试的意识和态度,也能够让学生亲历网页制作的一般流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通过对教育大纲的分析,教师能够明确“透过网站首页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版面布局、添加网页元素等技术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此,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自主进行网站首页的制作”的学习项目。这样,在进行网站首页的制作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的过程,逐步掌握用表格规划版面布局的方法,并学会恰当选取网页元素的技巧。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也应当对教材进行细致地分析,以便围绕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课堂上学习项目的有效设计,促使学生在解决学习项目中,逐步掌握对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切实地强化信息素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支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精神支柱,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意识到,当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时,学生更容易将精力放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而相较于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生活情境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透过自己熟悉的事物,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设定项目时,教师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设定带有生活气息的项目背景,让学生基于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项目中,积极地探索解决项目的途径[2]。而在完成相应的项目后,学生也可以强化应用意识,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可以自觉利用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获取与处理图像素材》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创建,调动学生操作项目的热情。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展示“魅力北京”的图片,并为学生提出“你知道这些图片来源于哪里吗?”“这些图片上显示的地方是哪里呢?”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指出图片的来源和图片上显示的地方。随后,教师为学生进行引导“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北京不仅有故宫、雍和宫等古风建筑,也有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筑,你想不想去北京旅游呢?”在获得学生肯定的答复后,教师为学生设计“收集与北京有关的图像素材”的学习项目,以便学生在积极收集与北京有关的图像素材中,掌握获取图片素材的基本方法。
案例中,教师应用图片引入现实生活元素,再基于现实生活需求,为学生设定学习的项目,能够增强学生解决项目的积极性,使学生为了完成项目而主动地学习未知的信息技术知识,以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真正地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学生个人积累的信息技术知识有限,操作计算机的水平也有限,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当教师直接为学生提出项目后,学生难以直接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学习项目。而不同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为学生创建合作的平台后,学生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促进学习项目的落实。对此,教师不妨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恰当地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以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在相互辅助中共同寻找解决项目的思路,探讨解决项目的方法,从而在发挥各自价值中提高项目落实的效率。
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制作多场景交互动画》这一课中设计了学习项目后,教师便可以围绕教学中的观察,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分组。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设计“什么是多场景交互呢?”“为什么要制作多场景动画呢?”等问题,以便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多场景交互动画的认识情况。随后,教师为学生设置“制作昼夜交替的动画”的项目,并基于对学生的了解,采取科学的原则分配各个小组的成员,使每个小组中既有实操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统筹规划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分好组后,学生在组内做好分工,以便在集中集体的力量中加快操作项目的进度。
教师先利用问题查看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水平,再采取科学的原则,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互助平台,有效地集中集体的力量,以便学生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攻克学习的难题,加快解决学习项目的进度,从而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质量。
教师为学生创建项目化学习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才能,促进学习项目的解决,从而基于操作项目的过程,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复杂的学习项目,拆解为多个细小的项目,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组内的每个学生安排特定的学习项目,以便学生在“各司其职”的同时有序完成学习项目,获取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
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制作电子报刊》一课中,为了提高学生完成项目的进度,让学生更加有序地展开项目操作的活动,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对复杂的学习项目进行分解,使其形成多个小项目。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提出“自选主题,进行电子报刊的制作”的学习项目,确定学生的实操方向。随后,教师鼓励学生拆解项目要求,将原项目划分为多个小项目,如有的小组将原项目划分为“选题”“建立存放素材的文件夹”“收集、整理资料”“对素材进行加工”“对电子报刊进行制作”等多个小项目。之后,组内学生再根据本组同伴的特点,进行项目负责人的细分,如知识面较为丰富的学生负责筛选主题,素材收集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对资料进行收集等。
在指导学生攻克学习项目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复杂的学习项目进行处理,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的小项目,能够真正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价值,彰显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感,从而在“各司其职”中有序落实项目。
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项目教学法的突出优势是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倡导学生基于自己的双手,完成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建构。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价值,主动地旁观学生探索项目的情况,以便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地走到学生的身边,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迅速地找到“症结”,提高探究项目的速度[3]。
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搜集多媒体素材》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地完成学习项目。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教师能够明确“搜集多媒体素材的方法”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对多媒体素材进行搜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布置搜集多媒体素材的学习项目,促使学生在自主搜索资料、实践操作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索项目时,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实操情况,当学生面露疑惑、不解的神态时,教师主动地走到学生的身边,向学生提出“怎么了?”“可以跟老师讲讲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等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寻找解决疑惑的方法,从而加快学生搜集多媒体素材的速度。
在围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了项目后,教师正视自己的教育指导作用,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和学习状态,能够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促使学生基于教师的指导,解答自己的疑惑,从而让项目的探索过程变得更加顺畅。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为学生布置完全一致的学习项目,期望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获得相同的发展。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学习项目,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精确地享受实施项目的过程,教师有必要创新项目教学活动,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多个自主选择的项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制作演示文稿》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建自主选择的项目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制作封面演示文稿的方法、应用设计模板的方法时,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不同学生具备的不同信息素养。随后,教师为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演示文稿制作项目,并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在学生选择完毕后,教师进行查看,并进行项目的适当调整,如当能力稍强的学生选择了难度较低的项目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完成选择的项目后,不妨试一试另一个项目,老师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完成的……”促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操作项目中获得进一步地成长。这样,在完成项目后,所有学生都可以透过项目获得进步,增强制作演示文稿的能力。
教师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布置差异性的项目,能够更好地释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选择的项目,并基于学生的能力为学生进行项目的适当调整,能够最大化提高项目教学法中的精准性和自由性,切实地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育评价环节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回顾的环节,但是,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育评价的形式相对单一,学生也难以获得针对性的评价意见,无法精准改进自身的不足。教师可以把握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优势,为学生创建展示项目成果的平台,以便学生可以基于操作的项目进行精准反思,全面把握自身的不足,从而做出及时地调整[4]。
比如,在教学初中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搜索与交流》这一课后,教师就可以借助“新闻发布会”,为学生创建展示项目成果的平台。在实际开展活动时,教师先为学生介绍搜索引擎的种类,引导学生学习搜索关键词的技巧和方法。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搜索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相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的项目,让学生自主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在学生完成信息的检索、整理后,教师为学生创建“新闻发布会”的平台,鼓励学生充当“新闻发言人”,向他人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学生发布信息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发布的内容,判断学生搜索网络信息能力的发展水平,从而及时地为学生进行搜索方法等知识的补足。
在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能够有效改良传统的评价形式,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基于自身的表现,精准认识自身的不足,并做出针对性地改进和补足,从而逐步健全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项目化的学习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能够改良传统机械式的学习结构,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但是,纵观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能够发现,仍旧有许多问题影响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对此,在未来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应当认识到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优势,主动地优化项目细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攻克项目中逐步深入信息技术的世界,强化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