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颖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学习改写”,意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言语实践,引导学生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改变原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适当的再创作。“改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了解原作的精神实质,从而激发其阅读其他相关作品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改写的过程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联想和想象能力。
但是,学生在改写中还是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改写的侧重点把握不到位,改写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有些改写甚至脱离原文,完全“脱胎换骨”了。那么如何把握原则和方法,创作出合情合理的改写文?下面以周素颖教师的《学习改写》一课为例,展开讨论。
首先,巧设支架,打开思路。通过表格支架,使学生了解改写的基本知识;通过流程支架,使学生明确改写的一般过程;通过评价量表支架,使学生的改写有据可循;通过例文支架,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其次,凸显重点,发展思维。本节课设计了“古诗改写剧本”“文言小故事改写现代文故事”“小说改剧本”等一系列的改写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改写的几种方式:改变文体、改变语体、改变叙事角度。其次,围绕重难点“合情合理”,指导学生在改写中做好“固本添叶”:一是明确改写重点,处理详略,对能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事件和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细节要详细表现,其余可根据篇幅长短缩写甚至删除;二是合理联想想象,即基于原著增添内容,设定情境,细化环境,增加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等。 *视频见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