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李志良
华师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崔成林曾指出:“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学科大单元教学”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大单元教学”体现在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的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
“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把学生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2016 年9 月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8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 年版) 发布实施。新时代、新改革呼唤新型教师,当代教师要成为“四有”好教师就需要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这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对国家意志的一线回应。
从高考改革的角度看,2014 年9 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次高考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高考政策分批逐步推进。
2020 年,山东正式执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政策下,语文高考试题也随之做出了相应调整。与过去相比,新高考政策下山东语文高考试题的阅读量明显增加,除了提高阅读量外,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具体表现在:阅读注重考查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把握,感性的知识积累类题目减少,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概括、归纳、探究、表达等);选文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注重挖掘文本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
语文高考试题的变化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做出必要调整。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实行学科大单元教学。
以学科大单元教学为主轴,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两条线索研究,形成比较成熟、成体系的大单元教学学习路径。教学设计上突出单元整合特点,以核心任务为中心,设计各种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加强学科思维训练,提升分析归纳整合能力,构建起成体系的知识框架;在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提升思维品质,以小组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总结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指明今后教学的方向。
以下为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我校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我们试图以学科大单元为主轴,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两条线索研究,形成较成熟、系统性的大单元教学路径,以期待真正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策略,是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具体实施的。
变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群文教学。一篇课文不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
以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为例,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围绕“诗意的探寻”展开研习,品味诗歌之美。本单元由《氓》《离骚》《孔雀东南飞》《蜀道难》《蜀相》《望海潮》《扬州慢》七首古诗词组成。这七首古诗词不是随意拿出来的,它们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氓》《离骚》选自《诗经》《楚辞》,《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的杰出代表,是“乐府双璧”之一;《蜀道难》《蜀相》的作者是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歌的代表;《望海潮》《扬州慢》的作者是柳永和姜夔,是宋代婉约词的代表。这七首古诗词以时间为顺序,展现了我国古典诗词的体式和源流。
在内容编排上,《氓》和《离骚》为一个学习实践活动;《孔雀东南飞》为一个学习实践活动;《蜀道难》《蜀相》《望海潮》《扬州慢》为一个学习实践活动,三个学习实践活动都为学生设置了“学习提示”部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其实这些学习实践活动分别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布置了多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单元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搜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交流讨论。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个人喜好而删减,否则就破坏了本单元的整体性;也不能随便打乱顺序,否则就打乱了本单元的衔接性。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我国古典诗歌的体式和源流有了了解,鉴赏诗歌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自然就提升了学科素养。
一是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提出了18 个“学习任务群”,这18 个“学习任务群”是随高考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和教师日常教学中“主题教学”“专题教学”“综合性学习”“扩展阅读”“比较阅读”“群文阅读”等有共通之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前,要先明确本单元承担的“任务”是什么,再看学习实践活动创设的情境、“教学提示”中提供的资源,然后以“任务”来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避免被“活动”捆绑,给学生留下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间。
二是情境。部分教师把情境简单地理解为“课堂导入”或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这是对“情境”的曲解。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是为“学习任务群”提供的背景、条件与氛围,甚至可以理解为课堂教学涉及的“语境”。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这种情境必须是真实的,与他们的生活经历贴近并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学习。
三是整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单元内课文之间的联系,以及每个学习实践活动内每篇课文之间的联系。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突出整体性,打破单篇的藩篱,通过整合后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完成本单元的核心任务。但整合要以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关键能力的提升为目的,否则,整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是各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情境的设置、活动的安排、资源的整理、任务的设计等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核心素养的养成。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提高素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高考语文科以选才育人的核心价值为引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阅读与表达为关键能力,以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学科基础,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有了更高要求,新高考政策下,语文最大的变化就是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科素养。以2020 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为例,第1 题的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单从题干上看,与以往的题型没有区别,但四个选项,没有一个是在原文中截取某句话或依据某句话改编,如果学生不通读两则材料,综合两则材料对“沿革地理”“历史地理学”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个题就没法回答。不少考生反映第1 题用了10 分左右才勉强做出。该题不再是简单的概括,而是要在两侧材料中归纳相关概念,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第5 题要求学生梳理第一则材料的行文脉络,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综合掌握全文的能力。
2021 年江苏、河北、辽宁、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省联考,又出现了新题型,现代文阅读Ⅱ由单文本变为双文本。与之相应的第9 题也做出了调整——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考查的不仅是概括、归纳或探究能力,而且有知识的运用、表述能力。2021 年潍坊一模的文言文翻译第二句“愿君无以此举自满,士所当为者,未止此也。”如果不结合语境就无法判断出“满”的含义。
高考题型的改变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日常教学必须做出调整。高中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能力,以往的“字词篇章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传授知识是基础性教学或浅层次教学。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也就是《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学科素养。
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是高考语文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和决定要素。阅读教学也应打破单篇碎片化阅读,实现单元化、专题化阅读教学,进而提升为比较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教学。
变碎片化阅读为整篇、整本书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读什么?怎么读?一直是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多数教师选择报刊做学生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整理阅读笔记,如优美的词句、有哲理的词句等等。新高考政策下,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已达不到高考的要求。新高考政策下,阅读不应该仅仅是积累词句、积累作文素材,而是要通过阅读拓展视野、提升鉴赏能力。2017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习”的学习任务。其中对“学习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表述:
“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以上表述可知,阅读不再仅仅为考试服务,而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方式之一。在重能力、重素养的新高考政策下,学生只有提高语文素养,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以往靠大量习题训练提高语文成绩的教学模式也要相应改变。实行新高考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有这样的感慨:习题训练限制学生的思维,往往是训练越多,学生的成绩越差。
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又一变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时政热点,但这些热点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专题化、单元化。早在唐代,白居易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明确地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其中,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由于学科优势,语文课更容易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三观”的关键时期。对此,高中语文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的高中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味”固然不可忽视,但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人文性”就是要学生汲取语文学科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文本学习,获得美的体验,从而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更是明确提出了《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是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2020 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摆脱绝对贫困。如果不让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走进语文课堂,就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脱离了时代、社会而空谈“语文味”,那语文岂不成了魏晋清谈?
从1949 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到2020 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高考,我国高考制度经历的数次变革。每次变革都是社会发展,时代呼唤新型人才的需要。有人说高考是指挥棒,高考怎么考高中教师就该怎么教。笔者认为,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钻研现有的高考政策,更应该放开眼光去把握时代脉搏,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