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口服降糖药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代谢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2-03-02 02:09赵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降糖药糖化空腹

赵云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上升[1]。且在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该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孕妇出现血糖代谢紊乱,引发孕妇以及新生儿多种并发症。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来说,合理口服降糖药物,能够直接控制孕妇的血糖,通过降低血糖的方式,促进孕妇的糖代谢水平,提高新生儿预后水平。目前,临床中关于降糖药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与新生儿预后影响的报道相对较少[2,3]。为此,本研究展开深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于本院就诊的8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年龄23~37 岁,平均年龄(30.56±2.52)岁;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8.49±0.84)周。观察组中,年龄21~39 岁,平均年龄(30.72±3.24)岁;孕周36~41 周,平均孕周(38.23±0.93)周。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②孕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均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①非妊娠期发现糖尿病的孕妇;②资料不全或丢失的孕妇[4]。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孕妇常规干预。①宣教干预。向孕妇及家属讲解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害,提高孕妇及家属的认知水平,促使孕妇积极认真按照医护人员为其制定的饮食指导服用食物。②体质量指数干预。测量孕妇的身高、体重,得到孕妇的体质量指数,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要求孕妇保持不同的体质指数,尽量控制体重的增加。③饮食干预。根据孕妇的体重情况,为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或是向孕妇推荐宜食用的蔬菜、水果等,要求孕妇控制盐和糖的摄入。④运动干预。医护人员可指导孕妇每天定期运动,通过散步、太极拳等方式,活动身骨,在增强免疫力的同时,促进新陈代谢,实现对体重的控制。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合理口服降糖药。降糖药选择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50 mg),初始剂量为100 mg/次,1 次/d。指导孕妇于餐后服用,用药期间定期、定时监测孕妇的血糖情况,若血糖控制的比较理想,则维持用药剂量;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则增加药量至150 mg/次,1 次/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 mmol/L。对比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和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干预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2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妊娠期疾病。一般来讲,在怀孕前就确诊患有糖尿病的人,并不能够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流行病学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孕妇中的发病率高达56%[5]。在疾病进展期间,孕妇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多饮多食、浑身乏力等。若不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或是干预,极容易使孕妇出现合并高血压的症状或是流产等,对围生儿也有较大的影响[6]。现阶段,临床为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治疗水平,保障其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通常会对孕妇展开相应的护理。通过多种物理化手段,实现对孕妇血糖的控制[7]。目前,不少医疗机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干预,以常规干预为主,主要是预防用药对孕妇产生不良反应。不过,单独的常规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8]。从某种角度来讲,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理的降糖药物[9],能够极大程度上控制孕妇的血糖。为进一步明确合理降糖药物对妊娠期糖尿病是否有不良反应,掌握用药对孕妇的作用,本研究从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围生儿并发率角度展开分析。

临床有研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口服降糖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10]。针对此临床研究结论,本次研究以分组的方式,对比分析合理口服降糖药物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干预前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存在异常现象,说明所有孕妇在未接受干预前,其血糖均偏高。此种研究前提下,可通过对比两组孕妇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评估不同干预方法的效果。干预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此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孕妇在接受干预后,其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糖代谢水平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对两组干预后围生儿情况加以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并未出现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胎儿窘迫和低血糖均出现1 例;对照组新生儿窒息1 例,胎儿窘迫3 例,巨大儿和低血糖均为2 例。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角度来看,观察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发生率更低。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能够证实,观察组所采用的合理口服降糖药物干预,更能够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对照组在干预时,以物理手段干预为主,并未对孕妇实施药物干预。在此种干预下,多以饮食为主,指导孕妇控制饮食,通过多运动和改善饮食的方式,控制体重,提高糖代谢能力。观察组在干预时,则以合理的降糖药物为主。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对孕妇肝糖原异生作用的抑制,控制肝糖的输出,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基础上,提高对外周葡萄糖的利用率[11,12]。与对照组干预手段相比,观察组的干预更加具有针对性,因而其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合理口服降糖药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糖代谢水平,改善新生儿的预后,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可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猜你喜欢
降糖药糖化空腹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时机
常吃煎蛋有危害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