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明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为老年人群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病症进展易并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症状,威胁其生命安全。抗血小板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方案,其中阿司匹林为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以抑制血小板聚集[1,2]。氯吡格雷同样为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腺苷二磷酸(ADP)活性,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在对冠心病治疗中,何种治疗方式可获得理想抗血小板效果仍存在争议。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106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以上两种药物单独、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106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1 组(34 例)、试验2 组(35 例)、试验3 组(37 例)。试验1 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67~81 岁,平均年龄(74.22±3.48)岁;冠心病病程3~17 年,平均病程(8.15±3.00)年;合并症:高血压24 例、糖尿病7 例。试验2 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65~83 岁,平均年龄(75.00±4.01)岁;冠心病病程4~16 年,平均病程(8.22±3.03)年;合并症:高血压23 例、糖尿病8 例。试验3 组男20 例,女17 例;年龄65~83 岁,平均年龄(75.13±3.82)岁;冠心病病程4~19 年,平均病程(8.34±3.62)年;合并症:高血压25 例,糖尿病10 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临床表现等诊断确诊为冠心病;②年龄≥60 岁;③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④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凝血功能障碍;③肝脏、肾脏严重功能障碍;④药物治疗禁忌证;⑤研究期间转院、死亡、失访。
1.3 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他汀类、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完成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1 组实施阿司匹林(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635)口服治疗,100 mg/次,1 次/d。试 验2 组实施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口服治疗,75 mg/次,1 次/d。试验3 组实施阿司匹林(75 mg/次,1 次/d)+氯吡格雷(75 mg/次,1 次/d)口服治疗。三组患者均在治疗1 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FIB、PT、APTT)、PLT、WBC、PAG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或F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三组FIB、PT、APT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IB、APTT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IB、APTT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T 均较本组治疗前延长,且试验3 组PT 长于试验1 组、试验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 组、试验2 组P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试验3 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WBC、PLT 及PAG 比较 治疗前,三组WBC、PLT 及PA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WBC、PLT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WBC、PLT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AG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3 组PAG 低于试验1 组、试验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 组、试验2 组PA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BC、PLT 及PAG 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BC、PLT 及PAG 比较()
续表2
2.3 不良反应 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基础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病变相关,使冠状动脉壁弹性下降,并发血管微炎症状态,影响冠状动脉血管功能;而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血脂附着在冠状动脉上皮细胞中,出现冠状动脉局部狭窄现象[3]。血脂、血小板聚集成血栓,流经狭窄冠状动脉区域后,在狭窄、硬化的冠状动脉内径发生堵塞,影响心肌细胞正常血流灌注能力,引发心肌缺血性损伤,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5]。减少血栓形成,为冠心病患者治疗基础,主要治疗方案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抑制继发性血栓形成,维持冠状动脉血流稳定,改善心肌细胞血流灌注能力,避免长时间心肌缺血引发心室重构,以保证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稳定,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
抗血小板为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方案,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中阿司匹林为最早被应用于抗栓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已经被确立为应用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用药,通过与环氧化酶中活性部位多肽链530 位丝氨酸残基发生乙酰化,促使环氧化酶失活,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A2 途径,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心肌细胞持续血液灌注能力[2]。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与二磷酸腺苷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可抑制非二磷酸腺苷引发的血小板凝集,达到抗血小板之功效[6-8]。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种药物抗血小板机制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在抗凝治疗中,常见治疗方案包括两种药物单独治疗、联合治疗。但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特征为新陈代谢速度减缓、合并慢性代谢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敏感性高,在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需重视用药安全性,因此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如何应用以上两种药物获得理想治疗效果仍有待研究[9-11]。
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分别实施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氯吡格雷单药治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研究结果发现,在凝血功能、血细胞计数比较中,治疗前,三组FIB、PT、APTT、WBC、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IB、APTT、WBC、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凝血功能、血细胞的影响相近,但治疗后,治疗后,三组PT 均较本组治疗前延长,且试验3 组PT 长于试验1 组、试验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为,血小板为血栓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高度聚集状态下,会与周围血脂相结合并凝结成血栓,大量血栓会刺激血管内壁诱发炎症反应,激发血液凝血系统,出现PT 缩短、血液高凝状态等现象,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而应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从两种抗血小板机制发挥作用,抗血小板能力增强,可降低继发性血栓形成率,减少血液中血栓含量,减少血管刺激,避免触发凝血机制,因此可延长PT,改善患者凝血功能[12-14]。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三组PAG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3 组PAG 低于试验1 组、试验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为,人体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呈分散状分布,在血管损伤、血管炎症刺激状态下,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三组PAG 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3 组治疗后PAG 最低,考虑原因为,联合治疗后,通过促使环氧化酶失活、与二磷酸腺苷作用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后,抗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进而降低PAG,证实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两种药物联合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陈翠翠[10]在对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中发现,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可显著提升抗血小板效果,与本次研究观点一致。本次研究中,三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联合治疗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可提升抗血小板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