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读”教学 彰显文言韵味

2022-03-02 21:23周卓婷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

周卓婷

[摘要]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与典范。文言文的学习与积累,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引导小学生学好文言文、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美读、品读、赏读、辩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知韵律、解决疑难、欣赏情感、辨析实践,彰显文言文的韵味。

[关键词] 四读;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妙的语言,深厚的文化,无一不展示着文言文的诗意魅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打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1]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揣摩其表达之精妙;也要关注文言文的语言内涵,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世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得与传承[2],彰显文言文中“文”与“言”的韵味。《两小儿辩日》是一则奇妙的文言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是表现古人对自然现象深刻观察与思考的作品。文章巧取表达角度,以儿童为主人公,是以瞬间的对话描写表现深刻意味的微型故事,是结构精致的文学作品。[3]试以此课为例,展现在“四读”教学中彰显文言韵味的做法。

一、美读——美韵律,以熟记

美读必须用心灵去体验文言文本,去想象故事画面。教师应用心创设美读情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捕捉美的信息,激发审美体验。[4]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读通文本,熟悉韵律。读通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正确,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颠倒字词;二是读连贯,读出节奏,能按标点停顿。[5]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仔细听出其中的停顿。以《两小儿辩日》为例,教师按照下面的节奏引导学生读正确、读连贯。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了解了文章节奏韵律之后,学生先自己读,然后同桌互读,再小组合作读,还可以男女生互相比赛进行朗读,目的是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同时更好地记住课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并学会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进了对文言文的喜爱,培养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正确地断词断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6]

二、品读——品疑难,以解惑

以往的教学,读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既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扼杀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7]。学生仅仅靠着老师的讲解,被动地完成学习,这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在“品读”这一环节,提倡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文章的理解,将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全班集思广益,一同帮助解决。

就《两小儿辩日》而言,学生可能会想:两个小孩子为什么争辩?他们又是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究竟是谁说对了?争辩的结果如何?孔子为什么不能判断?……种种问题,单靠学生自身是难以在一堂课上解决的,需要有教师统筹与引导。通常,学生提出的问题带有随机性,或毫无順序,或毫无逻辑,可能对结尾提出一个问题,也可能从开头入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动,能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效地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由浅入深逐层引导,由问题找到相关段落,进行整体理解,包括重点字词、整句话意思理解、修辞手法分析等等。

例如,课堂上当教师组织学生思考“两个小孩为什么争辩”这一问题时,可以从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入手:先了解重点字词“以”“去”“日中”之意——分别是“认为”“距离”“正午”的意思,再了解相应的句式结构“……也”——表示判断,从而能够更好地翻译整句话的意思,明白两位小朋友为什么争论,得出他们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再如,对于“两小孩是如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一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说到,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教学此段时,需要带领学生首先理解重点字“及”的意思——到了。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何为“车盖”“盘盂”。“车盖”,顾名思义是指古时候车上的圆形棚盖,像雨伞一样非常大;而“盘盂”则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学生通过重点字词、图片释义了解整句话的意思,进一步发现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和反问。“比喻”主要体现在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盂”。反问则更体现在最后一小段话“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反问更能突出这一位小朋友对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肯定,具有强调的作用。

另外,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上下段落的整体理解。第五自然段说到,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对比上一段,我们不难发现,四、五两段句式结构相同,有了第四段的基础,理解第五段相对来说更加容易些。在这里需要让学生重点了解“沧沧凉凉”以及“探汤”之意。“沧沧凉凉”,就是寒凉的意思,而“探汤”则是指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放在文中用来说明天气很热。同样,最后一句话“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以反问的形式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综合比较两位小朋友的理由,一位从视觉角度入手,认为大的近,小的远;另一位从触觉角度入手,靠近热源感觉热,远离热源感觉凉。两者的判断都有理有据,也为之后的“孔子不能决也”埋下伏笔。

三、赏读——赏情感,以升华

熟读课文,解疑答惑之后,再一次落实到文章整体,进行全局的赏析。不难发现,课文有许多美妙之处。其一,故事的立意。作者将人们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化为故事,运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大学问家孔子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从而展现自然现象的深奥玄妙,点示学海无涯、知识无尽的道理。[3]文章篇幅虽然短小,内容却十分精悍,其立意之深远,能够让人陷入深思。其二,叙事的水平。第一段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二至五段主要是两小儿的辩论,包括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充分地展示出两小儿善于观察的品质;最后两段是故事的结局,因为两小儿的争辩有理有据,所以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不知该如何评判孰对孰错。整篇文章有详有略,细节处理到位,可谓精彩绝伦。其三,句子的变化。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第二至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讲述了一个小孩的观点,而第三自然段则以转述的口吻表达了另一个小孩的观点,不仅能够清楚直观地表达出观点,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句式的重复,使文章显得不单调乏味。其四,语言的生动。两小儿在论证观点的时候,并不是一上来就不经思考地与对方辩论,而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车盖”“盘盂”“探汤”一系列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也从侧面能够看出两小儿善于观察、善于比较的优良品质。除此之外,在论证观点时的最后一句话也用到了反问的手法,突出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使读者仿佛亲临他们的辩论现场,双方互不相让、争论激烈。

最后,意料之外的结局。当所有读者都以为“孔子不能决也”是这场辩论的结局时,作者又加了最后一句话“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可谓峰回路转,意味深长。

通过再一次对全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可以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问题:谈谈“孔子不能决也”的原因,从中你体会到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文中的两个小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正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引起了判断标准不同,从而导致了结果的不一致。孔子作为一名渊博的学者,对于两个小孩子的辩论能够如此认真、如此虚心,更能说明孔子的谦虚好学与实事求是。学无止境,即使你已经在某方面颇有建树,但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总会有知识盲区,因此不能过于自大,满足自己所拥有的,而是要对世界抱着谦卑虚心的态度。两小儿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他们勇于探索,大胆质疑,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有理有据地展开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辩论,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辩读——辩言语,以提高

课文以“两小儿辩日”为题,从题目入手,不难抓住其中的核心词——“辩”。何为“辩”?从“讠”、从二“辛”入手,古时“辛”代表罪人,两个罪人在一起言语相向,通过争辩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辩”字区别于“辨”与“辫”等字,中间是“讠”,因此,它重在语言的表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课文以辩论为主题。于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让学生演示辩论的环节。两小儿说的这两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都感受过、体会过,他们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概括出两小儿各自的观点与论据,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组织语言,两两一组,进行以白话语言辩论的《新两小儿辩日》活动,并选两名同学进行课堂展示,教师扮演孔子,感受辩论的激烈氛围与魅力所在。

学生亲身体会感受过后,试着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而又有趣的话题,假使时光穿梭,孔子穿越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学习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之后,又会如何评判两小儿辩日的结果呢?请你扮演孔子,試着解决两小儿的疑问。这一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思考难题,不仅结合了课文内容,也交叉融合了小学的科学课程与自然常识。“远者小而近者大”,其实是一个视觉错觉。早晨太阳初升,以树木、房屋、远山或地平线为背衬,相比之下,不免觉得太阳大些;而中午太阳高高挂起,以广阔无垠的天空为背衬,自然就觉得太阳小了。“近者热而远者凉”究其主因在于太阳的照射角度,早晨是斜射,中午是直射。因此,在相同条件下,直射比斜射热量更高些。此外,到了夜里,由于太阳白天照射到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人们常常会感觉早上更凉快些。通过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体会到辩论的魅力,教师可以由此布置安排其他的辩题,组织学生分组成为正方与反方进行思考与讨论,并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进行辩论的

展示。

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陶冶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更要让学生体悟到文言文的韵味。教学时,通过以上的“四读”教学方法——美读、品读、赏读、辩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潜移默化地渗透美育,让学生体验一番别样的文言文课堂,真正地喜欢上文言文这一中华文化经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燕玲.品读文言经典,唤醒文化价值——以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18):54-55.

[3]余映潮.说说《两小儿辩日》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8(9):44-45.

[4]陈佩丹.依托“四读”策略,渗透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7):114-115.

[5]殷红梅.四读四会:小学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学弈》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49.

[6]方莉.读出韵味,辩出情趣——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一课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3(13):148-149.

[7]汪显平.小学语文四步阅读教学法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180.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