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2-03-02 19:53曾祥沛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疫情

曾祥沛

摘  要:重大疫情之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出现新契机,呈现出网络活动场域优化、爱国主义情感表达外显、话语形式不断升级等显著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赋权下的圈层传播导致信息管理难度增加、网络舆论风暴频发下的证实偏差以及发声主体无序导致的认同危机等现实困境。为进一步凝聚价值共识,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汇聚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可以从思想引领、顶层设计、阵地建设、优化教育内容等方面发力,探索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路径。

关键词:疫情;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居家学习成为常态,物理空间的限制延长了人们使用网络、浏览网页的时间,使得网络信息的变化更加受人关注。重大疫情之下,网络环境以及网民群体对国家的情感和认同均发生了变化,网络空间成为广大网民群体抒发爱国情怀,表达国家认同的载容器,这就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契机,与此同时,疫情之下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愈发复杂的态势,给公众心理和疫情防控形势造成强烈冲击,也给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考验。认清当前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探索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对于提升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绘好疫情防控的“同心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重大疫情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不得不隔离在家,“宅在家”的网民迫切希望通过网络围观来建立心理上的社会参与,以减轻自身的焦虑情绪。受疫情影响,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互动范围不断扩大,情感联系加深,网络空间成为人们获取疫情信息、交流互动、在线学习的重要媒介平台,成为了凝聚疫情防控思想共识、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战略阵地,这一系列的新变化为探索提升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一)互动场域得以拓展和优化

网络空间是网民群体的唯一活动场域,由于对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的高度关注,网民在网络空间互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一是线上与线下深度互动。疫情期间,网络空间凭借大数据技术和强大的信息传播效能,迅速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主要战场之一,与现实战场互为补充,人们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实现人与信息同步,整个社会携手共进,坚定信心,构筑疫情防控的同心圆。二是主流官方媒体与广大受众深度互动。主流媒体始终坚持弘扬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传播真善美的力量,将人民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以及基层的防疫工作者。通过宣传榜样,传递正能量,弘扬爱国情,砥砺报国志,最终实现报国行,在切实肩负起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的同时,增强网络空间正能量,让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更加高昂。三是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场域本质上就是舆论场域、交往场域,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构成了该场域的主要内容。疫情期间,全体网民热切期待着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为此积极地进行消息共享、知识共享甚至情感共享,使得网络社会人际交往出现了新形态。

另一方面,疫情之下,网民群体的互动体验更加深刻,进而优化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场域的信息场域。一是网络互动具有多元文化性。人创造了符号,同时又依赖于符号开展交流和互动。疫情期间,不同层次的网民群体以及网络族群原有的交往圈层被打破,通过全球共通的信息符号和数字语言进行了跨国别的多元文化交流,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符号信息场域,在交流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对比各自的信息,从而深化对国家疫情防控工作的认可和赞同。二是网络互动具有跨角色性。面对疫情,无论处于何种社会职业或者社会角色的网民都主动被动地参与到了网络互动中来,助推了信息生产主体的多元化,与此同时也不断拓宽了人们获取和共享信息的渠道,有利于广大网民在广泛的交流互动和情绪分享中达到更深层次的心理认同。

(二)爱国主义情感表达得以外显

网络互动场域的优化有利于人们在密切的交流和信息交换中实现情感共鸣,并且激发了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亦然。回顾历史记忆,构筑共同的价值信仰以及唤起民众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度温情是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第一,情感价值导向,唤起网民心中潜藏的家国情怀。疫情初期,由于对病毒的研究还未深入,疫情防控经验和措施尚未足够成熟和完善,疫情形势一度陷入困苦。“武汉挺住”“热干面加油”“不给祖国添乱子”等口号在疫情期间广泛传播,从个人自发转向群体自觉。网民群体时刻关注疫区情况,积极发声,用点滴之光,照亮抗疫之路,用“爱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生动阐释了中国精神的时代特质;第二,榜样示范引领,加深网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新冠疫情期间,涌现出许多抗击疫情的模范人物,“最美医护人员”“最美建筑工人”“硬核村长”等感人事迹被各大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公民的理想形象,用榜样力量凝聚群众力量,用榜样行为指引群众行为;第三,抗疫成就显著,强化网民的国家认同感。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使整个人类社会都面临着重大的生存危机。面对病毒肆虐,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党带领人民群众毅然果决地展开了疫情狙击战,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中国在短短数月控制疫情蔓延,研发疫苗,并积极推进疫苗接种,成为疫情之后经济最快恢复的国家之一,使得广大人民对打赢这场“战争”充满信心。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更是充分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结合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在这一次艰难的战役中,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明确了爱国乃立身之本,为民是发展之基。

(三)话语表达形式得以升级

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话语表达。疫情之下,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加强烈,因此其话语表达形式也有所变化。话语表达形式就是话语内容的表现方式。[1]在网络时代,网民通过网络符号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表达对国家的深度认同与赤诚热爱,呈现出有别于其他代际的显著特点。疫情期间,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形式呈现出全方位、全过程、全时域、全员参与的特征,同时也呈现出了“三化趋势”。一是灵活化。一方面,媒体平台的爱国主义话语表达方式愈加多样化。在客观真实地呈现疫情防控现状的同时,融媒体平台从文字表达、图片制作、视频剪辑、案例报道、歌曲创作、专题访谈等多个层面着手,力求用诙谐幽默、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向广大受众输出爱国主义内容和情感传递,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话语内容刻板、僵硬的表达形式相比,有了不一样的特征和新的进步;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话方式更加多样且灵活。为最大化地利用高校教学优势,使其转化为防疫力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等,全新的形式给全国大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思政课体验,鼓励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努力学习,踏实奋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各级学校利用微信客户端、钉钉平台、QQ 群等途径进行爱国主義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创了新型的课堂形式。二是潮流化。结合疫情现实,为满足网民的情感和娱乐需求,一些疫情主题歌曲如《天使逆行》《武汉!武汉!》等在网络上广泛传唱,通过动人的旋律、深情的歌词、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还有不少围绕疫情主题的微电影、电视剧以及相关的医疗纪录片,反映了疫情之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表达不断在迎合时代潮流的趋势。三是生活化。疫情期间,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表达深度结合了基层的疫情防控实践,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更加“接地气”。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世界的话语极大地缩短了施教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心理距离,赋予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以浓厚的“烟火气息”和人情味,使得教育的成效愈发显著。

二、重大疫情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遇到的挑战

任何事情的结果都具有两面性,机遇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挑战。新冠疫情期间,网民群体的扩大和交融使得多方舆论在网络空间相互碰撞,进而放大,产生许多连锁反应,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传统网络舆论场的格局被瞬息变化的疫情热点和快速更迭的公众话题所改变,疫情之下的网络舆情呈现出较以往不一样的特点,给公众心理和疫情防控形势造成强烈冲击,也给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考验。

(一)技术赋权和圈层传播下的舆情风暴

目前,网络空间的舆情防御战既取得了斐然成绩,也暴露了许多的短板,引发舆情的后遗症甚至“高烧不退”,牵动着广大网民的情绪。相较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短视频APP 等新型媒介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信息代谢周期缩短、信息发布即时性增强、辐射范围扩大的传播特质。社会大众在网络社区中形成了各自的圈层,比如QQ群、微信群、贴吧等,这类基于亲人、同事、朋辈、老乡等建立的“圈层”,成员之间有着较深厚的信任。通常情况下,信息局一般只在“圈层”内部流动,较少进行圈际的信息互动。新冠疫情无疑是一次重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刻牵动着广大民众的情绪,因而舆情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一个有所偏差的话题。除此之外,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的叠加和集中爆发会产生信息激流,瞬间击穿无数相互独立的“圈层”,使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舆情在不同的“圈层”之间蔓延,呈现出“圈层”传播与个体传播交融的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广泛的全民舆论场。一旦輿情的“管控阈值”被打破,民众内心恐慌感会赋予其极其强烈的表达欲望,甚至恶化为声势浩大的舆论声讨。在传统媒体主导舆论格局的时代,媒体管理者在信息接收与信息发布之间尚且还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差和缓冲期,给舆情研判及舆情干预提供了可操作空间。当前主流媒体管控舆情的施展空间在技术赋权之下被大幅度地压缩了,5G时代的舆论信息同步接收,即使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整合和统一发布也难以避免权威信息传递的滞后性,“未雨绸缪”显得愈发艰难,许多舆情信息“不翼而飞”,甚至越过主流媒体“抢占先机”,给网络治理带来巨大压力,使得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危机四伏”。

(二)疫情信息泛滥下的“真相失焦”

技术赋权和圈层传播下的舆情风暴使得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也对人们理性辨别真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需求的契合度,倘若教育内容失真,爱国主义教育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疫情期间,社会大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传播、防控等相关问题保持着高度关注,形成网络围观。然而,网络信息生产者的匿名性、媒体门槛降低和信息反馈的趣味性,致使部分网民为满足自己的表达欲,借助某些消极或者夸大的信息发布吸引大众的注意。但遗憾的是,缺乏专业媒体运营理念和网络素养的网民并未揭示“真相”,反而导致网络舆情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在传统媒体“独占风骚”的媒体格局中,信息的来源有着严格的把控,信息生产和发布亦有着多重“过滤网”,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得到很好的保障。在网络时代,媒体平台为追逐流量,将主要的抓手放在了“信息首发”上,这种只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和新颖性的传媒理念是对信息真实性的忽视和舍弃,也致使大量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充斥舆论场。

海量的碎片化信息造成了“信息超载”,让网络围观中网民情绪的影响力往往超越了事件本身,网民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容易产生一定的“证实偏差”。所谓证实偏差就是指一个人在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会主动选择支撑自身原有信念、偏见的信息,而主动舍弃与自身信念相悖的信息。在疫情之下复杂的舆论场中,理性的声音容易被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所遮蔽,让网民倾向于相信自己在情感上认定的“事实”,进一步造成真相的失焦,把网络围观演变成偏失的、极端的情绪化表达,造成舆情危机。新冠疫情期间,部分自媒体捕风捉影,未向有关部门核实就发布疫情信息,实际上沦为谣言散布的幕后推手;某些敌对势力借机“兴风作浪”,肆意歪曲事实,以偏激言论博人眼球、煽动网民;少数网民盲目从众,对接收到的信息不假思索进行渲染和散播,依靠强关系社交圈将网络谣言包装成“真相揭秘”。真假参半的海量信息干扰着网民的信息选择和价值判断,严重削弱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效力。

(三)舆论格局颠覆下的认同危机

复杂的舆情和海量的信息使得网络上的真相更加难寻,而网民对真相之“真”的追寻又往往诉诸于感性直观,这就给网络民粹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民粹主义是传统民粹主义在当代的具体表现,是对传统民粹主义承继与衍化的结果。”[2]在新媒体技术加权的背景下,网络民粹主义与泛娱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实现“话语合流”,产生了新的特征和样态,其表现形式更加隐蔽,造成的影响更加恶劣。在新冠疫情期间,网络民粹主义持续蔓延,以网络符号为载体,以微博、微信、QQ以及其他短视频媒体平台为载体,塑造一个“广场式”的传播平台,聚集众多“无名氏”“跟从者”,用道德标准和情感取向对特定对象进行是非正义的宣判,瓦解原有的“真相体系”。西方敌对势力虚构事实、肆意炮制舆论,形成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流,还有部分“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出于博取眼球、谋取利益等动机,以夸张的标题、煽动的语句和戏谑的表达意图解构人们对主流价值的认同。网民对真相之“真”的追寻倾向于诉诸感性直观和价值选择,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群体的集体话语权力,企图颠覆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总会避免自身陷入孤立和劣势状态,甚至为了寻求环境支持而选择沉默或附和。权威的信息来源崩塌,怀着不同动机和情感的网民个体对信息真相得出迥然不同的答案。在疫情期间,由于“沉默螺旋效应”的影响,部分网民因防止被群体孤立选择非理性的沉默,枉顾事实真相,跟随群体进行网络攻击和道德谴责,进而引发“群体极化”和“感性狂欢”。这种“真”让位于“善”的信息传播环境,使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陷入感性与理性对立的割据状态,情感共鸣也因价值认同危机而收效甚微。

三、重大疫情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转变

由上可知,重大疫情境遇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在迎来了新的契机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把握其中的新变化、新特点,可以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顶层设计、丰富教育内容等方面着手,探索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为提升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强化思想引领,转变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在信息技术和视听媒介的更新迭代之中,随着传统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流向控制难度加大,网络空间的声音愈加复杂,各种“杂音”“噪音”充斥其中。进而言之,能否深耕网络信息土壤,强化价值导向指引,扎下稳固根基,对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发展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3]同时指出,人民的满意程度是衡量教育事业发展的尺度。重大疫情下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因当前的现实际遇而有着特殊的育人使命,但其归根结底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积极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提高教育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实现“文本”向“人本”的积极转变。其次,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4]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要凝心铸魂,用最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引领网民的价值取向,坚定其理想信念;用最踏实的爱国主义行為加固全国各族人民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精神纽带,筑牢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防线。最后,坚持“多方协同”理念。重大疫情下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涉及多要素、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依托于多主体的团结与协同合作。第一,应注重线上线下的协同联动,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拉紧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安全红线。第二,应注重课堂内外的协同联动,找准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点,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联动场域。第三,应注重前沿技术的协同联动,实现信息技术赋权教育,激发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潜在动力。

(二)优化顶层设计,构筑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机制

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严抓责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凝心聚力,铸魂育人。2019年党中央正式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5]首先,应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打造科学化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切实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落地;要统筹多方育人力量,明确并把握网络媒体运营的内在规律,打造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供给链,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其次,要建立奖惩机制,量化教育效果。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和提取技术实现了多维领域的量化进程,也助推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评估的客观化与精准化。奖惩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推动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者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言之,要优化网络部门工作绩效考核规则,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话语权建构纳入年终评价指标,鼓励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主体主动发声,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最后,要完善配套措施,形成系统合力。作为一个涉及多主体、多元素、多领域的整体工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需要各个分合力的协调一致。为弥补特殊时期线下教育的缺失,必须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将网络舆论和新冠疫情的“最大变量”转化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增量”。此外,可以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网站,推广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爱国主义案例;培育网络“名师”,迎合媒体时代“再中心化”趋势,发挥“意见领袖”在思想引领、价值培育和文化熏陶方面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三)重视阵地建设,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中的舆情治理指出: “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6]对舆论资源的把握和网络阵地的占领是疫情之下有序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之举,决定着理性爱国主义精神能否迸发出强大力量。因此,应搭建矩阵化的融媒体格局和线上线下互动桥梁。第一,新旧媒介结合,推进媒体整合互通。当前“两微一端”媒体格局已扩展至“三微一端”,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平台相继涌现,打破了原有的媒体传播格局,时代特征与技术背景催生了更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当前疫情下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主动出击,占领传播范围广、辐射力度大的网络阵地,如短视频平台等,加快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换代转型。第二,建立专业网站,重点培育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媒体平台建设不能盲目统一,应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例如,结合地方特色与媒体传播特点建设线上“榜样事迹馆”“英雄纪念馆”,搭建网民了解榜样和英雄人物事迹的线上平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网络工作室,注重网民参与和体验,依托数据思维和技术手段描绘网民数据画像,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运转起来。第三,挖掘线上线下契合点,克服虚拟空间与现实的离散危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网民虽然是环境的产物,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一个信息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接收、信息认同、信息内化以及信息共享的过程,受到网络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故此,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不能割裂现实世界和虚拟场域,应将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协同推进作为着力点,保障教育环境的完整性和时空场域运转的灵活性和平衡性。

(四)坚持内容导向,凸显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特色

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互联网时代,网络内容已成为互联网竞争的核心命题。新冠疫情特殊背景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体现教育尺度和人文向度,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以引导网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之要与个人成长之需的思维特点、价值取向及言行操守为目的。

第一,丰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内在要素。重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背景信息,注重感性与理性因素的逻辑互动。新冠疫情是爱国主义面临的一次大考,亦是产生爱国主义教育新生态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感性—知性—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运行逻辑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谓爱国主义感性因素,是指要充分利用疫情下网民对国家各项事业的认同感、信赖感和自豪感,在感性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所谓知性因素,就是在疫情之下要认清复杂舆论场下的真相,客观看待现实,具备事实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前提要件。所谓理性因素,是指要厘清爱国主义本质,凸显平等意志与包容之爱,严防将爱国当做网络攻击的借口和挡箭牌,引发舆论危机,瓦解主流价值观。一言蔽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握疫情发展的新态势,在感性中增进理性,在理性中正视感性。第二,重组网络爱国主义内容的结构体系。重大疫情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构应结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而提升信息生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价值性,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网民提供多样选择。一是历史逻辑。教育者必须要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找寻爱国主义的思想源头,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以厚重感和说服力。二是理论逻辑。知识是认同之本,更是热爱之源。要针对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有计划开展公共卫生知识教育以及国家抗击疫情政策知识的宣讲,在把握疫情动态与政策导向的前提下形成科学的疫情认知。三是实践逻辑。生活在科技发达与信息共享的现代社会,网络开启了人类生活实践的新篇章,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人类自身。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主动建构新型互动关系,如正向互动和反向互动;主动引领互动内容,如思想互动和情感互动;主動推进行为落地,搭建线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域,等等。

四、结语

概而论之,新冠疫情既是一场严峻的现实考验,也是培育爱国主义的现实土壤,关乎网络生态的秩序和社会治理,更关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是从认知、认同、内化与外化的完整过程,亦是从感性、知性、理性的逻辑过程,更是把握网络阵地,赢得网民群体,赢得青年的关键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影响力、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制度执行力。[8]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虚拟空间中主动出击,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融汇于爱国主义教育,为新冠疫情的防控保驾护航,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助力。

参考文献:

[1]李超民.新时代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6.

[2]林伯海,石立春.新世纪以来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4(5):38-42.

[3]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5]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3,19.

[6]习近平.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04(1).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

[8]王洁松,刘群鑫.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6):24-26.

责任编辑  韩  谦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疫情
战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