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飞 刘晓云 刘洋
摘 要: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容易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探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对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突变的视角出发,采用突变理论,分析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反应滞后性,探究高校学生行为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稳定量变、失稳质变和稳定恢复三个阶段中的变化,稳定量变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前兆,高校学生行为状态与往常表现相同;失稳质变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不稳定,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稳定恢复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事后管理过程,学生行为回归到科学理性状态。基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特征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不同阶段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建立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朋辈辅导、社会支持等调适机制。
关键词: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高校学生;行为变化;调适机制
重大公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威胁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事件[1],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严重性等特点,对不同社会群体产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显著,加之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发生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容易造成高校学生群体性恐慌,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准确掌握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群体心理及行为变化,是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防范化解高校安全风险的有效路径。以往侧重于校园突发事件中大学生行为与心理特点[2]、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教育管理[3]等校园突发事件研究,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的研究较少。同时,从突变的视角出发,采用突变理论分析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从一种新的视角开展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及调适研究。
一、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特征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数学家R Thom创立了突变理论,并经Trotman、Zeeman等学者扩充和完善。突变理论注重研究系统中某些变量从连续变化导致系统状态的突然变化,常用的初等突变模型包括折叠型、尖点型、燕尾型、蝴蝶型等4种。突变模型可以解释系统中出现的不连续状态,目前已应用到突发事件视野下城市安全评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公共建筑突发集群事件预警管理等研究领域,表明突变模型对各类突发事件研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因此,可以考虑从突变的视角出发,采用突变模型分析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特征,利用定性的数学描述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突然变化。
尖点突变模型具有平衡曲面易构造、直观性强等优点,当前被广泛应用。因此,研究采用尖点突变模型,其势函数标准形式为:
(一)突发性
在图1中,平衡曲面的上叶和下叶处于稳定状态,中叶处于失稳状态。系统在外界环境扰动下,其平衡位置将从上叶突跃到下叶。此时,社会公共系统突然变为失稳状态,致使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具有显著的突发性特征。
(二)不确定性
由图1和图2可知,系统发生突跃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突跃的具体位置,不能及时掌握突跃的详细路径,这说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事件造成的后果和损失、影响扩散的范围、应急资源的需求等方面,很难根据经验作出准确的判断。
(三)反应滞后性
由图1可知,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掌握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较难作出即时的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为有效应对和化解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高校需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改进和优化应急方案,加强应急演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
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根据突变理论知识,构建系统失稳的双尖点突变模型,选取系统在控制变量平面上能够阐释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演化过程的投影,如图3所示。根据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演化过程的阶段性,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演化过程划分为稳定量变、失稳质变、稳定恢复三个阶段,即图3中的曲线B1a1、a1b1、b2B2,可从不同阶段分析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图3中,f值当作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内在影响因素,H值当作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内部积聚的能量,能量积聚会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最终到达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系统发生突变。
(一)稳定量变阶段
在稳定量变B1a1阶段,系统H值随着f值的变化而变化,系统内部能量不断积累,但未达到系统突变所需的能量,此时不会发生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稳定量变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前兆,在此阶段,未发生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高校学生行为状态与往常表现相同。
(二)失稳质变阶段
在失稳质变a1b1阶段,f值增大到某一程度引起系统由量变转化为质变,此时发生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从曲线a1b1可以看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是一种非线性的突变过程。失稳质变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初期,高校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事件信息,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认知不足,表现出逃离事件发生地、社交退缩等倾向。同时,学生受到事件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出现恐慌、焦虑等异常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不稳定,且伴随躯体症状和体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三)稳定恢复阶段
在稳定恢复b2B2阶段,随着f值继续增大,系统H值呈线性趋势发展,预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接近尾声,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稳定恢复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事后管理过程,在此阶段,媒体不断披露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信息,高校学生掌握的信息增多,学生恐慌和焦虑心理明显降低,过激行为显著减少,回归到理性状态,行为变得科学规范。
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调适机制
基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特征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不同阶段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在稳定量变阶段建立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失稳质变阶段建立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朋辈辅导机制,在稳定恢复阶段建立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社会支持机制,分类施策,构建有针对性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调适机制,增强高校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预见性管理。
(一)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开设以讲授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活动课,加强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社团等队伍和组织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提升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通过建立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在面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认知能力和应对能力,使大学生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保持健康的心理与恰当的行为。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稳定量变阶段,疫情未爆发前,高校学生没有感受到疫情带来的影响,其行为习惯与日常表现相比并无差别。在此阶段,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开展面向学生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发生疫情时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引导学生理性正确认识疫情。同时,高校心理咨询师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对因心理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的大学生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提高大学生心理免疫力。
(二)朋辈辅导机制
朋辈辅导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的人在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等方面,通过分享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4]。高校要从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等不同层面出发,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多级朋辈辅导网络,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辅导员朋辈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构建多层次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学生心理危机辅导机制[5]。一旦发生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朋辈辅导网络启动运行,组织开展对大学生的动态摸排,多渠道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行为变化。朋辈咨询容易形成平等的咨询关系,有利于准确掌握异常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情况,并对异常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及时研判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做好突发应急预案。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失稳质变阶段,疫情影响初期,部分高校学生对疫情认识不够全面,容易与周围学生发生矛盾,易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动。在此阶段,针对有心理异常、延期毕业、生活困难等特殊学生或受疫情影响的易感学生,学校和学院要完善特殊学生和易感学生的台账制度,逐一摸排学生动态,询问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爱,对出现过激倾向的学生给予密切关注。同时,寻求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班学生、宿舍室友等朋辈力量的支持,对特殊学生和易感学生开展情感疏导、学业指导等,防止学生出现不当行为,从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
(三)社會支持机制
社会支持是一种重要的外界资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容易使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抵御抑郁、压力等负面情绪[6]。高校要借助辅导员、党团组织、学生家长、社会组织等个体和团体资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为主的支持网络,健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学生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下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的变化,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缓解大学生因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带来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学生所在党团组织要加强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思想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起与学生的联系,增强学生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组织归属感。同时,高校可对学生家长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发挥家庭和社会组织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引导大学生心理及行为的积极作用。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稳定恢复阶段,疫情爆发中后期,由于疫情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高校学生更加全面客观认识疫情,采取科学规范的防护措施,不盲目进行预防性用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学生有意愿与外界进行交流,自身出现的不安、焦虑等情绪得到释放。同时,学生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医学筛查,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的学生主动到医院诊治,疫情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在此阶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持续与学生保持联系,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学生所在党团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帮扶活动,减轻学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的压力,使有困难的学生获得组织支持。对于确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学生所在党团组织、家长等要加强对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心关爱,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
参考文献:
[1]苏莉,韦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群体心理反应与干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2):1139-1141.
[2]王儒芳,陶铮.校园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群体行为与心理特点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6):467-470.
[3]滕学芹.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41-43.
[4]郑有珠.国内朋辈辅导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14(2):34-36.
[5]杨洪猛,段顺美.大学新生朋辈辅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1(8):23.
[6]张月娟,史云静,王增起,等.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研究生压力与抑郁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0):13-16.
责任编辑 苗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