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婷婷
在疫情背景下,正是得益于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居家在线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线虚拟学习空间的特征及其面临的时代发展背景都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1.虚拟性。在线智慧课堂首先应是“虚拟社区课堂”,存在于跨越地域限制的空间,来自不同地域的学习成员在某共同空间中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其专业背景、知识水平和工作背景均有较大差异。其次,在线课堂中的成员往往会隐藏真实自我特征,以匿名的形式参与网络学习互动,甚至以其他身份特征予以代替,这往往使教师产生认知偏差。再次,人与人的社会互动是基于网络之上,以一定虚拟空间中的社会文化作为维系力。一旦离开现实社会文化作为源头之水,那么教育虚拟课堂的一切活动都不再具有真实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虚拟环境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沿袭传统的课程设置、教育观念以及教学设计,应更加注重学习者不同年龄跨度的学习需求。
2.开放性。在线课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网络课堂,破传统的封闭教学模式,适应了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促使教育空间逐渐“开放”。其教育空间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整合的“开放性”。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资源纷繁多杂,各种信息知识在在线课堂系统内进行相互交换和“流通”,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二是学习者的“开放性”。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学习者不再受到自身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束缚,而是以学习兴趣点和需求点为学习基点,形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旨在寻求相适的学习资源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学习。三是交流空间的“开放性”。社区成员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导向性,他们可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在不同的虚拟社区间进行“流动式学习”,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社区空间中。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观念,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学习过程由教师控制变为学生自己掌握,倡导自我导向式学习模式。
3.自治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真实发生在物理空间的教室环境中,主要由教师监督与指导,教育有计划、有目标;而虚拟化的“云学习”是需要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习规划与调控,学习自组织、自治化的管理较为明显。其自治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可根据学习兴趣或者时代热点话题等自主组织学习活动,形成一定的学习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习者的行为,促进在线课堂的持续性发展。其次,个体之间要基于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由且有意义的学习交流,他们的学习行为不是建立在权力关系上,而是基于参与者的影响力之上。因此,教师应针对远程教学特点的需要,掌握较高的组织、沟通和管理能力,有效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课程讨论,并加强监控力度,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习的主动发展。
4.平等性。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都在努力创生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受到经济地位、语言障碍以及地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仍以“师道尊严”的观念“威胁”学生,以此达到教学的快速化。而在线课堂则打破这一障碍,让教师与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由此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积极表达,自由分配学习时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可同时在几个社区中进行学习互动,抑或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互,真正打破了传统学习互动对“场”的限制;也可以通过BBS、论坛、Blog、微信和电子邮件等途径进行远程交互,突破了传统传播中面对面的方式,加快学习互动频率。
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积极影响中,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虚拟社区是教师与学生跨地域的链接空间,打破了距离的局限。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虚拟社区呈现的是一种灵活开放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在线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准永久性隔离状态,既可以实现网络教学的目标,也可以促使学生利用媒体技术实现双向互动和信息反馈。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在线智慧课堂是一种动态化的课堂,互动更加立体化、信息分享更加智能化、评价更加即时化,处于一种双向反馈交流的良好状态中。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
空间的虚拟性与匿名化,作为教师首先要自我角色定位,并不断克服角色冲突心理,努力进行自我心理建构,促进角色调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必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由于角度、利益、需求等不同,大众对教师角色内涵的理解必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误差。在“互联网+”在线学习模式的驱使下,在线教学的教师也因此背负着多种角色期望,如传授知识者、认知引领者、学习监督者等多重角色,可见教师角色的复杂性、多样性。教师既要承担着社会赋予的新角色,更要担负着虚拟学习空间中的角色期待。
信息时代的知识载体呈现出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等特点对教学的介入,深深地影响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信息的整合。教师不再享有知识的“霸权”待遇,而是每个学习者都能多渠道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请学生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延伸,专精于某一研究领域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便捷方式,将其知识与他人共享,知识资本成为一种流动性的配置资源的能力。教师可通过“云教学”更加便捷地促进学科知识共享,从而使得知识资本流动起来,这对教学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作为远程教育的教师更要不断反思再建构,查漏补缺,不断革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形成创造性的学习思维。对学习者而言,则不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可以接触、分享和介入网络教育资源,加强碎片化的知识学习与重新配置,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享有分享专业知识的积极优势。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各种知识扑面而来,难免造成不知从何学习的困惑心理。因此,教师首先进行思想松绑,摆脱思想禁锢和牵制,将不同知识性问题形成自我理解,精致分类,突破教参和课本的束缚,选择独立思考和探索。并充分利用便捷化的互联网路径,主动推送与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这不仅能够使学习者在海量信息资源中获得积极有效信息,也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视角。其次,在优质教育资源推送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分享者”,也是“学习者”。教师可通过创建公众号等途径引发学习者进行深度思考与探讨,也可以不断革新和建构自身知识结构,并进行知识再加工,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力度的推送,以免产生一味享受信息便捷而忽略自我的深入思考,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化、兴趣化,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学生初步接触在线学习,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不及时解决很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焦虑和迷惘等消极情绪[1]。因此,一个专家型教师应具备以下复合型知识结构包括自我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通识知识等,它们是教师指导学生导向式学习的前提。其次,学习者卷入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学习动机强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习者的发展兴趣点,利用多媒体和自媒体创造多形式教学。再次,教师在与学生建立“契约”学习的情况下,实时关注学生的阶段性测验,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技术加速发展的时代下,各种先进技术得到运用。这些技术的充分运用使得学习者被动地位有了很大转变,交互的内容和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学习者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习者可利用这些新技术,根据学习需求,寻求学习资源,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可见,知识的传递并不局限于教师的单向传递。其次,教师不再拥有知识的“霸权”地位,应以全纳的教育理念来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但这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者,更要根据不同交互方式和交互技术,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作为判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营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虚拟环境下智慧课堂的生动化、趣味化。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均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可通过以下路径提升专业素质:其一,找准自身的教学优势,以此为基点,根据知识的系统性特征为判断,以新媒体技术开发为契机,提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摒弃片面化的知识教学,找寻适应自身的“云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教学雏形。经过时间的积淀,教师逐渐从“教学模仿”中剥离,不断积累自己优秀的教学方法,从而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效教学质量。其二,要善于沟通与协调,主动观察与探索虚拟社区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实时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处于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并不断努力建设自身的知识资源库,建构与革新知识结构,重点在于积极规划资源、设计教学和资源推送与运用上。其三,加强师生互动是智慧课堂良性发展的驱动力。学习者与教师处于相对虚拟的空间环境中,区别于传统教室学习的环境。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教师应主动加强师生互动交流。通过微信、QQ、微博等交流平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设计,帮助解决问题,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从而使学习者处于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从在线智慧课堂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来看,教师的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在自我主动性意识指导下,发挥所长,发挥优势,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如何真正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与成长呢?其一,应思考课堂教学的所得所失,进行自我客观评价,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深刻反思与探究,汲取教训。其二,应积极思考教学的疑问与创新。面对学生反馈的疑问,若无法及时解答,可进行记录并及时探究反馈。更要不断精心摸索新的教学规律、创新教法学法,归类取舍,精益求精,为下一次的课堂教学提供新视角和新思维。其三,语文教师在反思中要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拓宽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对时代发展热点和实践功用展开研究,并对自己的教学和辅导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努力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强化自我监控的能力。
教学,是高密度、多元化和集约化的沟通活动,同行交流互助路径对于在线课堂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弹性,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其一,基于共同体学习情境下的交互。由于同行之间的交流是在学习共同体的情境下,以共同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为目标,在相似的专业认知背景下,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判断,并非理论意义上的教学探索,基于交互情境下的交流更能直接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与反思。其二,基于共同内容为基础的交互。同行交流的教师是任同一学科的,所讨论的内容是关于同一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践功效。其三,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交互。教师的教育目的是育人,教育理念从灌输式培养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向智慧教育、创客教育的转变。因此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教育创新的本领,勇于教育实践,交流创新教育的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