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全平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新时代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教育必须从以关注外延为主走向以关注内涵发展为主,从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的阶段,走向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育人价值的阶段;必须对教育功能重新定位,把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倡导创新,关注创新素养培育。
由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化长周期的过程,有其特有的复杂性、特殊性,需要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从顶层设计出发,架构系统、全面、整体的工作体系,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给予充分的措施保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在过去的实践中,为加强我市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我市部分县市区和中小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但仅仅从某一部分或某一层面入手,导致整体联系和结合不够,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在工作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资源支撑、评价制度等方面均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突破,近几年来,我市从目标层面、评价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整体谋划,在工作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资源支撑、评价制度等5方面精准发力、整体推进,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五位一体”素养培育体系,探索出了发展学生创新素养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是通过创新教育来实施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贯穿基础教育各阶段、全要素、全过程,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构建完善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必须从工作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资源支撑、评价制度等5方面共同发力、整体推进,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参与能力、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团队意识和批判思维,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其中,工作机制是前提,没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的推进实施就无从谈起。课程体系是核心,也是培育体系的主体,是进行创新素养培育的具体方式,也可理解为创新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网络。师资配备是基础,有了专业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才能在课程体系中通过不同实施路径对学生的创新素养进行培育。资源支撑是保障,创新素养培育工作的实施离不开丰富的资源支撑,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设施、资源给予支持,不同的实施路径是在对应资源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评价制度是引领,评价是创新素养培育工作的“指挥棒”和“方向盘”,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导向,评价影响着素养培育工作的方向。根据五者的定位可划分为不同的层面:工作机制、师资配备、资源支撑属于保障层面,课程体系属于实施层面,评价制度属于评价层面。五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最终统一于培育学生创新素养这一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强化实验操作,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些都为加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开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首先要对创新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于创新素养,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公认的定义,但像创造性“4P”定义观点、“4C”层次理论等都指出创新素养有其共同的内涵。如,创造性的“4P”观点将创造性分为过程(Process)、产品(Product)、个人(Person)、环境(Place)四个方面,“4C”层次理论将创造性的表现分为大C(Big-c),C(Pro-c),小C(Little-c),微C(Mini-c)等四个层次[1],即创新素养不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而是包括技能、态度、人格等多方面因素。林崇德教授曾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观点[2],师保国教授曾将创新素养定义为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态度或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外在表现,包括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两大方面。“创新素养”一词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的,隶属于核心素养六大部分中的实践创新部分,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遵循这一思路,具体到对创新素养二级指标及内涵的界定上,创新素养应该涵盖创新意识(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创新素养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复杂性,是可教、可评的,通过创新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创新教育是带有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的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共同目标。[3]
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会受到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4],因此,需要对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力量进行整合,创设有利于创新发生、发展的环境,并搭建系统的实施路径。路径的搭建需要回答好4个问题,即在哪进行,由谁主导,什么形式,达成目标。“在哪进行”要回答的是场所问题,以学校为分界线,将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分为校内与校外,其中,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由谁主导”要回答的是主体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均对学生具有教育功能,学校发挥着教育主体功能,家庭和社会则发挥着辅助功能。“什么形式”要回答的是方式问题,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不是只有在专门的创新项目、课程、活动中才能进行,更主要的是通过基础学科教学和各类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达成目标”要回答的是目的问题,即最终要实现学生创新素养不同维度的发展。以上4个问题答案的不同排列组合,构成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网络,本质上是多时空、多主体、多路径、多维度的统一。
以达成目标为引领,对培养方式进行整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后活动为平台,以校外实践为补充,养成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课堂教学、课后活动、校外实践作为不同的培养方式和路径,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堂教学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授课,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授课方式,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主阵地。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任务以外,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平台。校外实践则是在校外进行的各类实践活动的统称,是校内活动的补充。虽然三者形式不同、地位不同、主体不同,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学科知识,可能会帮助学生在课后活动和校外实践中解决问题,同时,经过实践应用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融合,进而发展学生的意识、能力。三者最终服务于实现学生创新素养不同维度的发展。
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的实施还需要健全的工作机制、专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资源支撑给予保障。工作机制是使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保障了实施过程中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运转。师资队伍建设制约着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质量,是提升素养培育工作成效的关键。资源支撑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丰富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创新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评价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影响资源配备投向、学校办学取向、教师教学导向、学生努力方向、家庭教育选向,评价反馈是扭转不科学导向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潍坊市教育局积极探索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政策措施,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以发展学生创新素养为核心,从“目标—评价—实施—保障”的视角整体推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各项工作,确立了以“精制度、优课堂、建平台、强队伍、抓导向”为主线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凝聚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工作机制、课程体系、资源支撑、师资配备、评价制度五位一体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全力办好更有高度、更有精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教育。
1.健全组织机构。为深入推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各项工作,潍坊市于2015年组建成立市创新教育研究院,全面负责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育相关课程开发、平台建设、师资配备、评价督导等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全市15个县、市、区(开发区)也相应建立了创新教育研究机构,县(市、区)直属学校和乡镇中心校全部成立创新教育研究室(中心),建立起市、县、校三级创新教育研究体系和工作机制。市教育局成立了专门的中小学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全面统筹指导、协调、推进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各项工作。
2.建立协同机制。启动实施中小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工程,在县域内建立“创新教育示范校”牵头,高低学段学校纵向衔接、横向互联、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联合体。全市共组建了高中、初中、小学共同参与的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联盟49个,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学校311所。建立创新潜质学生数据库,入库创新潜质学生数量达到21875人。2020年,联合市科技局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创新教育发展的意见》,着力构建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引导多元的社会主体参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过程。充分利用现有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自身优势,积极推动718所学校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馆、青少年宫、湿地公园等进行了合作,认定科普教育基地204个、校外实践基地582个。
3.加强督导与宣传。发挥教育督导杠杆作用,将创新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市、县两级综合督导评估,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并向社会公示。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设立了组织保障、创新教育设施建设、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创新教育课程实施、创新教育成果等5项一级指标,并根据一级指标设立了12项二级指标。同时,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发挥区域优势,鼓励差异发展,对县(市、区)、镇、校进行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步实施,打造了县市各异、富有成效的创新人才培养范式。进一步加大了对创新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都来重视、支持创新教育,为创新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4.落实政策及资金保障。2016年,市教育局制定印发了《加快推进中小学创新教育发展的意见》,以课程体系构建为重点,突出教学资源支撑,确保师资配备培养,不断创新评价机制,全面保障学校创新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单独设立了创新教育专项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对学校创新教育设施建设进行补助。各中小学按照每生每学年不低于生均经费15%的标准设立学校创新活动专项经费,用于创新课程开发、耗材添置、师生教学实践和应用研究等。从2017年起,市教育局每年在全市中小学中遴选50所在创新教育制度建设、设施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创新活动参与度、创新成果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中小学,作为市级“创新教育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引领和促进我市创新教育的全面开展,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择优对市级“创新教育示范学校”进行奖补。
素养培育离不开学校、离不开教学,养成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要从课程体系出发,落实在教学和实践中。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于学科教学,将创新理念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有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改进行动和强课提质行动,深入挖掘各学科内蕴的创新因素,根据不同学段、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和学生实际架构创新教育课程。对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重点,明确了各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方向。语言(语文、外语)学科,实施小学、初中、高中三段联动的“语言素养提升工程”,从学生语言表达交流、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方面实施;数学学科,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能力入手;人文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不断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综合思维、法治意识、实证与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对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抓好建模研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同时,积极开展以创新教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跨学科观念、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齐开足上好实践课程。强化教学底线管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创新教育主体课程。充分发挥创新教育主体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功能和价值,联系社会实际,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小学阶段开齐开足小学科学、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初中重点抓好理化生实验、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的实施;高中阶段除开齐开足理化生实验、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外,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突出实践操作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团结协作精神、技术意识、工程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设计和物化能力;开齐上好实验课,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3.加强校本创新课程建设。针对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年龄、不同个体的需求,建设有特色、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相衔接的校本创新课程体系。立足当地实际,小学中低年级突出“动手动脑”理念,开发开设了生活技能、劳动实践(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手工制作(纸艺类、黏土类)、创客教育(OM创意课程、开源机器人、3D打印笔)、少儿科学实验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突出“创意创作”理念,开发开设了手工制作(木艺类、雕刻类)、三模制作(车模、航模、船模)、创客教育(OM创意课程、物联网、3D打印设计、开源机器人)、STEAM等课程;高中阶段突出“创造设计”理念,开发开设了手工制作(花艺类、铁艺类)、STEAM、创客教育(传感器与物联网创新设计、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家居等)、人生规划、学科实验创新等课程,并积极探索开设创业教育等拓展课程,让每一名学生拥有至少一门属于自己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大中小各学段学校实施区域内联动发展,同一学段学校间强调互帮互助,不同学段学校间强调联动联通,最终形成了横向合作、上下贯通的课程建设工作格局,共同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和设计。
4.搭建潍坊特色活动平台。不断丰富、强化和完善国、省、市、县、校“五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全面推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电脑制作、高中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等展示评比,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开展以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课题、科技小论文、小读书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六小”评比活动和科技创新、技能展示、发明制作等专题竞赛,活动惠及全市70余万名中小学生,累计有1.3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市级比赛。鼓励和支持学校加强创新社团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创新社团活动品牌,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使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娱乐、育美与育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各类创新社团育人功能,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各类软硬件设施及资源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根据学生及教师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效益。
1.加强校内创新实践场所建设。实施创新实验室建设工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及学科特点,通过改扩建、设备设施升级、学科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增设数字化实验室等多种形式,逐步对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中小学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从2016年起,每年改造约20%的传统实验室,按照每年20%递增;到2020年,全市现有中小学传统实验室已全部改造成为现代化、多样性的新型实验室。同时,各中小学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重点建设了1个或多个创新实验室或创客空间,条件欠缺的学校则利用各类功能室、实验室、社团活动室、图书馆等场所,进行了配套创新教育基础设施、软硬件和仪器材料的配备,在100所普通中小学建成了区域性创新实验室,在20所普通高中建成了学科主题创新实验室,以满足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制定《强基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遴选了10所强基基地校,定期组织奥赛教练员培训。
2.推进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基地学校改扩建工程,要求每个基地总占地面积都要达到6万平方米以上,建设配备足够与活动项目融合匹配的实践活动功能教室、创新活动室、专题教育馆(室)、户外活动场地。其中,实践活动功能教室不少于30个,创新活动室不少于10个,创新活动专用场所建设总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每个基地开发开设基本活动课程不少于60个,创新特色课程不少于10个,满足不同学校及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在统筹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遴选建设了一批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综合性实践基地和满足不同领域科技教育需求的专题性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优化创新实践基地布局,最终达成了实践基地辐射服务到每一所学校的目标。
3.发挥智慧教育服务优势。积极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成立全省首家教育大数据研究机构——潍坊市未来教育大数据研究院,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帮助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制定更加适合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计划,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加强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推进云课堂、电子书包、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微课程、翻转课堂、专递课堂等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建设智慧学校。在2021年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中,我市共有3处优秀区域、8处优秀学校,优秀数量居全国各地级市首位。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和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均开通率均位居全省第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用于教学和网络教研的比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4.完善创新教育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创新课程、项目方案、活动展示等教学资源。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网站增设了“创新教育专题”栏目,组织部分县市区及学校根据地域特色、学校特色,进行了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完成了图形化课程的迭代升级和Python、C++课程资源建设,开发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常识》6册,印制了15万册,并配发至学校;全市711处学校开设使用,覆盖率在全国领先。启动创新教育延时课程开发行动,筛选制作了《纸飞机的秘密》 《魔方》等9个系列10大类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每年相关师生活动中的优秀作品纳入资源库,供全市师生学习使用。
实施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教师是关键。创新教育教师缺乏、教师创新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并实行配套的激励政策。
1.加快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创新教育教学需要,配足配齐了信息技术、小学科学等相关课程专职教师,各中小学均配备了1名专职的创新活动教师,且创新活动教师的各项待遇与学科教师一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每门课程至少配备了1名专职教师。指导和支持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人才,担任创新教育专兼职教师。建立农村中小学创新教育教师补充机制,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挂牌授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2.提高教师创新教育教学能力。把创新教育培训纳入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每年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校长、创新教育教师进行分层次的系统培训,校长以创新教育理论为培训重点,突出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师以专业知识为培训重点,突出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学科教师日常业务培训和校本培训中,注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相关内容,强调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高能力,推动教师把前沿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制定印发了《潍坊市关于新时代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意见》 《潍坊市新时代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新时代教育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创建创新教育名师领航工作室和工作团队,采取“传帮带”“师徒结对”等形式,多途径、多形式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完成北京、上海等异地培训12次。2021年度遴选810名领军人才,专家入校指导21次,线上指导百余次。
3.加强县市区、学校教科研能力。建立县(市、区)创新教育中心教研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创新教育研究部门引领作用,以创新教育推进的“中梗阻”问题为重点,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和师生需求,深入学校、课堂开展研究,整合资源,协同创新,集中攻关,切实提升创新教育推进质量。组织开展创新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工作,以突出问题、鼓励创新、注重应用为导向,引导学校把课题研究重点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以问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创新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发展,每年立项专项课题20项。
4.完善创新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和支持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各学校把参与创新教育活动计入教师的工作量,成果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对于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理论研究、项目组织、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学生指导等)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评优树先和职称晋升上给予倾斜。在各级立德树人标兵、政府成果奖等评选中,根据创新教育活动设置了相应的评选项目。截至目前,共评选认定市级教学能手(立德树人标兵)100名,173项教学成果受到市政府表彰,11名教师获得“富民兴潍”劳动奖章。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教师及学校有着不容忽视的激励作用,需要针对不同主体分类设计、分步实施。
1.强化学生创新素养指标评价。依据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制定中小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和评价办法。评价面向全体,关注过程,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坚决杜绝“唯知识、唯分数”现象。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创新素质评价结果以学分或等级形式呈现,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或学生发展报告,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高中特长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2.建立教师创新素质评价办法。把创新素质作为学校对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评价体系,重点考核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工作绩效,内容涵盖了教师日常教学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创新活动的工作量、创新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教育教学成绩以及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创新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成绩、荣誉称号等,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优选先、职务(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3.完善学校创新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各中小学每年以创新教育课程开设、学生创新活动参与度、创新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学生创新活动社团建设、学生创新素质等为重点开展自评,自评结果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建立基于学校创新教育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开放的、多方参与的评价措施和“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各学校创新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从总体上看,全市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各项工作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增强,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基点和核心归根结底在学校、在教师、在课堂[5]。这就对学校培育体系和教师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仍需围绕培育体系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方面精准发力。当然,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涉及教育理念、办学体制、招生制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方面共同参与,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