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棠,吴千里
(1.泰州学院;2.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的机遇不断涌现;同时,工业经济时代产生的全球政治格局、经济模式等,在新冠疫情中愈发显得“力不从心”,风险挑战日益增多。7 月,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期间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宣告人类正经历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跨越,2021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38.1 万亿美元,规模上美国数字经济蝉联世界第一、中国位居第二,产业数字化仍然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而其中第三产业是数字化转型最活跃、最有效的领域[1]。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经济大潮,中国急需大量懂数字经济运营规律的商务人才。而这也是中国现有商学院在新商科背景下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迈开新步伐: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及国际认证工作相继开展。作为高等教育中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结合最紧密的领域,“新商科”也被相关院校先后提出。
2019 年3 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召开了年度第一次会议,会上第一次针对新商科的概念、内涵和路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2]。
虽然新商科的概念、内涵还尚未完善,新商科教育的路径仍在探索,但可以确定的是新商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要新,新商科教育要有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全局观,打破知识壁垒,成为覆盖市场经济活动全周期的“大商科”;二是教育理论体系要新,新商科要围绕新商品属性和新资源配置方式构建新商科的理论体系;三是教育内容要新,新商科教育内容要积极吸收体现前沿技术的新商务、新金融、新管理的实践;四是人才能力要新,新商科要面向未来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通过人才培养的变革适应和推动新经济、新商业的发展[3]。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建校时间短,多由地方高等专科学校或高职院校发展而成,其主要生源与办学经费主要依托地方,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学校发展目标和方向,为地方政府、行业或企业等用人单位输出急需、对口、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4]。
泰州学院是一所扎根地方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向纵深推进,对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劲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为学校加快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有利的成长空间;江苏省教育厅就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要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促进经科教协同发展、产教城共生共融、校行企深度融合。
泰州学院结合办学历史和泰州地方现代产业结构布局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确立了“强化师范、协调文理、发展工科、彰显艺术”的发展思路,瞄准泰州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做优互联网金融、物流管理等应用型文科专业,形成活力。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543”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为引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为抓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立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全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将OBE 教育理念融入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推动形成具有经管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43”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做好“五对接”,推进“四建构”,建立“三机制”。做好“五对接”,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对接,通识教育与素质提升相对接,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相对接,教师发展与双师素质相对接,课堂教学与岗位能力相对接。推进“四建构”,即建构适应地方支柱产业需要的专业体系,建构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体系,建构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具有专业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建立“三机制”,即建立立体化育人机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开放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引人才培养全流程的纲领性文件。泰州学院经管专业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指示精神,明确了专业类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内容后,重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改进、论证、试行。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学生为中心、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快,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018 年,学校对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制)订,优化课程设臵、整合课程内容、对接质量标准、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双创教育、尊重个性发展。2020 年,依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求,增设劳动教育课程和创新教育课程,在原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模块中,进一步明确课外科技活动学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为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所列的能力素质目标来架构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大致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
以互联网金融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功底,掌握互联网基础知识,符合企事业单位在金融信贷、投融资、运营维护、风险管控等相关岗位的职业职责要求,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够基于互联网思维提出对策并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首先基于专业所属的学科确定需要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基础,比如互联网金融专业隶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以数学和经济学为基础,以金融学为核心,嵌入计算机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研究金融理论与实务。因此,数学、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等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基础是需要掌握的,故设置高等数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Python 语言等学科基础课程。其次,基于专业能力要求设定专业必修课程,基于素质能力要求决定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安全与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金融英语、逻辑学、金融法规、国际贸易、财经应用文、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等。再次,基于岗位适应性要求设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需要,发挥省市各级人才引进政策、项目的导向作用,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广泛吸纳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杰出人才,地方或泰州籍行业领军人物、大中型企业高技术人才等,参与教学科研以及学科规划与建设工作。加强应用型师资培养,从地方行业企业聘请高水平专业人才担任产业教授或兼职教授,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开展教师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实现35 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专业实践全覆盖,“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40%,逐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质量。提升外聘教师队伍质量,进一步发挥外聘教师在实践教学、校际文化交流、校行企融合等方面的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创新素质和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等创业素质[5]。泰州学院经管专业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整合;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为引领,加大学科经费投入和辅导力度;充分发挥社团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参与率,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加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系列比赛为引领,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第一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社会实践、在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创业实践,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依托学校转型发展和新商科人才培养实际,围绕培育新商科专业群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6]。泰州学院经管专业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构建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把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聚集、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地方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学校与行业企业双向交流机制,从行业企业聘请高水平专业人才担任产业教授或兼职教授,提高实践教学整体水平,支持教师到校外工作、研究和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整合校内现有资源,以“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为目标,打造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教学与生产、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8 年~2019 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7]。泰州学院经管专业认真优化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修订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改进体系及运行机制;按照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有关标准,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对人才培养的自我监控、诊断和改进研究,形成质量保障闭合循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和方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的监控能力与水平。强化教学条件保障,构建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图书资源保障体系,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提升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等能力,提高服务效益;加强实验教师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推进经管专业大类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条件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达到本科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各项评审标准。
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之下,面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发展的新格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经管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适应新发展趋势、服务地方、紧贴业界、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8],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