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华
(陕西开放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其中一条便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开展大学生课程思政工作,核心是提炼经典的思政元素,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教师要由以“教”为中心,主动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认知特点,积极采用案例式、合作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利用慕课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相关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共享,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注重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是建筑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历朝历代中国传统建筑及人文知识。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在课程自身所拥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设计、建筑材料、建造技艺、建筑风格及中西建筑艺术对比分析等,采取目标制定、内容耦合、方法引导、中外对比等教学策略,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建筑体,这些建筑体以它们优美的造型、高超的技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大放异彩,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在向学生呈现这些建筑体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的美,学习建造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传承这些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思想。外观只是表征,技术只是基础,只有文化才是建筑物的生命与灵魂。中外建筑史中一个个鲜活的建筑体,它们沉淀着一个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哲学思考,是在用无声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心之所向,情之所至。因此,对于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相关建筑知识点的教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课程必备的两个重要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是第二个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第二个目标是第一个目标实现的意义所在;两者必须交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完成课程教书育人的任务。
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的高度融合,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必须下足功夫,除了专业知识体系外,还要注意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建筑背后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它们作为授课部分的必备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能够保有一颗中国心。比如故宫建筑群左祖右社的布局,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中国传统的木架构建筑,明、清传统民居四合院,清朝汉、蒙、藏建筑风格交融的外八庙,都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落在中国传统建筑发展脉络中,需要去发现,去挖掘,并用知识体系这根线将它们串起来,为课程两个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后续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重于对课程知识难度和深度的钻研,轻于对文化传承的研究和实践即重于知识传授,轻于文化传承。习惯性地认为只要知识传授完成,教学目标就已经基本达成。其实课程的思政目标,才是整个课程的引领性教学目标,它能极大地提升课程的教学内涵和教学质量,为学生呈现充满魅力的高水平课堂[2]。所以,在中外建筑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纲举目张,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目标来指导自己的一切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中国传统建筑讲授来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由于课程自身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教师在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脱离中国传统建筑体这个基石,夸夸其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割裂,传统建筑体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割裂,使文化传承和价值塑造变成了“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
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度关联的,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关联点,是教师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度的重要抓手。教师可以一方面结合建筑自身特点,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通过中国传统建筑分析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学习、理解与热爱。依此设计组织教学,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构造、建造技艺、建筑风格及成就的分析,让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自然天成,水乳交融,生动鲜明。籍此真正打动学生的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的理念影响着中国人物质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尤为明显。从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架构为主体分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求的是“顺其自然”;从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和谐”之美为基调,讲求整体和谐,从选址、规划、布局、建筑形制到建筑装饰,无不渗透着“和”的精神。迂回的建筑序列层次,舒缓的建筑节奏韵律,自然的建筑装饰设计,给人以亲切、舒适、和谐的审美感受。从中国古代传统园林分析,中国古建筑十分重视建筑、人与自然环境三者的关系,建筑既要适合人居住,又要与其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还要富于自然情趣。人们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营造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使人于建筑中深深感受到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也是“尚和合,求大同”思想在建筑艺术中的集中体现;从清朝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筑群外八庙分析,汉、蒙、藏建筑风格交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在建筑艺术中高度体现[2]。
学生通过教师对传统建筑体的解读,真切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对文化的接受与欣赏,又会反过来促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及建造工艺,更加热爱中国传统建筑,更加认真学习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
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将两者高度融合的关键点,教师可以据此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中外建筑史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比如,在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建造技艺、建筑风格,分析这些建筑背后所隐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期推论得出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关键点时,教师应该秉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抛出精心准备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经过提问-思考-回答的环节,一步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学习和价值塑造。通过数轮的提问、思考和回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从形式上看,这个关键点在课堂上,是被“分析出来的”,是被“问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来的。只有这样,教师所要讲授的中国传统建筑知识点和所要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内化成为学生自身所拥有的,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以现代建筑阶段香山饭店教学为例。教师可首先抛出的问题是:在这个现代化的建筑上,设计师都运用了哪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通过看图、思考和分析,学生可以找出入口处照壁、走廊菱形窗、饭店大堂、外立面菱形窗等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其次,教师可抛出的问题是:在这些传统中国建筑元素基础上设计师要告诉人们什么,或者说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这个大问题答案的寻找又可以用一系列小问题来引导,比如,整个饭店布局是否有中轴线,整个饭店布局和香山是什么关系,香山饭店的墙和瓦是什么颜色,屋顶是什么式样的等等。通过看图、思考和分析,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发现整个香山饭店布局中轴线对称,且依山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追求的是建筑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白墙黛瓦,简化的硬山式屋顶,天井式的院落,借鉴了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手法,追求的是中国民居建筑中合院的建筑格局[3]。最后一个问题是香山饭店中的海棠花窗和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海棠花窗有什么区别,当学生发现饭店中海棠花窗在设计时将传统园林中使用的尺寸放大了8~10倍,达到了长近4米、高近2米的尺度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放大,放大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学生通过不断感受建筑、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在教师的不断启发和引导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设计手法创新,无形中加大了建筑的原有尺寸,既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又不完全囿于传统,而是结合现代实际有所发展和创新。通过三个大问题并辅以系列小问题,教师不仅讲清楚了香山饭店这个建筑,还带领学生探索了中国建筑的创新性发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最终要让学生懂得,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对传统的发展,这才是传承中华文脉应有的态度。
从课程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在课程思政目标的引领下,在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做到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艺术欣赏与价值塑造相结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还要思考,要分析、要总结、要提升、要动情,如此饱满的教学活动,课程育人目标得以很好发挥,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中西建筑从选材到布局、风格、追求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源于文化。所以,通过中西建筑对比来引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效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比如,在古代西方,教堂是最尊贵的建筑,在欧洲没有任何世俗建筑的高度能超过它。很多西方著名的古建筑从外形上看体量庞大,尺度令人震撼;从内部看,空旷幽闭,令人畏惧。那些规整的几何图案,高耸如云的尖顶或者巨大的穹隆顶造型,更多地表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和对神灵的崇拜[4]。而中国传统建筑所力求营造的是自然宜人的居住环境;舒适灵活的内部空间;相得益彰的群体组合及温馨和谐的总体布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中。
比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古建筑始终追求的就是一个“和”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中国传统古建筑常常掩映于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相辅相成。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而西方建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多追求的是对自然的改造。即便是坐落于旷野中的庄园,孤立突兀,也表现出以自然为背景的态度。园林中的山水花木,更是被修剪成各式各样规整的图案,布局也是各种规则的几何形态。
再比如中国建筑的“线形美”与西方建筑的“体积美”。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绘画语言注重“线形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和节奏韵律,故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轮廓线都与中国画中的勾、描手法有类似之处。而西方传统建筑亦与其传统绘画一样强调“体积美”,其建筑体的造型方式基本都是几何体,就连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也要经过人工修剪、雕饰,呈现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中西建筑在建筑材料、造型和布局、建筑装饰的色彩、建筑的发展趋势、建筑美学价值上的差异等方面的对比,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让学生感知、热爱并传承蕴含在建筑体里面的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期实现德、识、能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避免使课程思政成为游离于传统教学之外的附加行为。当然,这样的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师要热爱中国传统建筑,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在讲授的过程中,才能饱含激情,也才能真正打动学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其心。让具有文化自信的人去讲文化,教师自信,学生才能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讲知识,不传递文化,建筑就是没有灵魂的建筑;只讲文化,不传授知识点,文化传承就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改革,不断创新积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将文化传承、价值引导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让蕴含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脱颖而出,光彩夺目,坚定文化自信,使学生“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