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27 18:39赵筱萌
新课程 2022年43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教学法

赵筱萌

(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小学,辽宁 沈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情境教学法优势明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适应能力。此外,教师应在课堂上广泛应用情境教学法,寻找使用契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该方法的核心为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对生活、社会相关内容的加工,利用游戏、绘画、榜样作用等将教学内容融于具体的情境中,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情境教学法主要依据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认知直观原理、思维科学相似原理、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等理论,结合生活、语言描述、表演、实物演示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情境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感,还能够对学生起到启迪作用,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从中不断探索知识,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通常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性格等多种因素,创设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在兴趣导向下,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学习方式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自觉对知识进行探究。同时,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作为活动引导者,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情境中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地位,强化其主体地位,不仅有助于新课程教育要求的落实,还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丰富语文课堂,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有效结合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锻炼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营造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进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环节。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热情,这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1]。例如,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借助音乐配合朗读,以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从音乐、文字中获得审美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视频,创设多媒体情境,改变以往枯燥的课堂,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交流,深刻感悟语言之美,体会语文的魅力,进而促进其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游戏是其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在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保证游戏难度适中,且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若游戏难度较高,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或者学生过于投入游戏,相对忽略了语文知识这一重点,这样便无法发挥游戏情境的最大价值。同时,设置游戏情境应结合教学任务,避免游戏与教学相脱离。二是合理把控游戏的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最好依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保证学生既能充分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又能够轻松掌握语文知识[2]。三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游戏方式,保证游戏与教学内容相契合。

例如,关于《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创设游戏情境,借助多媒体出示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出示谜语之后,学生的兴趣非常浓,纷纷开始讨论,经过逐句分析与思考,学生猜出谜底为“蟋蟀”。然后教师出示蟋蟀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认识蟋蟀的外形。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开始讲解正文内容,待学生熟悉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人为一组,分别扮演“青头”“红头”进行对话,体会课文中青头、红头对话时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感悟语文的魅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除了常规性提问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高度重视问题情境,充分理解其重要作用,意识到小学语文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周围事物十分好奇。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主动探索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具有趣味性且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总的来说,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年龄特点,保证问题难度适中,有效结合闭合性问题以及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最好设置多个类型的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章、查找资料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为之后的课堂教学降低了难度。

例如,在《去年的树》教学中,教学目标为学生品味重点句子和段落,学会多元交流,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友情。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先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体会文章中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对话,读完文章之后,教师提问:“读完文章之后,我想大家的脑海中应该会浮现出五个会说话的人物,大家还记得都是谁吗?他们说了些什么呢?”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开始从记忆中提取有关这五个人物的信息,这个问题既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查,又能够检验学生是否认真阅读。在细读文章时,教师针对文章第一段内容进行提问:“你知道鸟儿是在什么时候给大树唱歌的吗?”学生阅读课文发现小鸟“天天”给大树唱歌,教师再次提问:“你从这句话中的两个‘天天’体会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友情。文中提到大树被砍倒用来做柴火了,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提问:“大树被伐木人砍倒之前会说些什么呢?”通过提出这一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想象大树可能会说些什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和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有很多和语文相关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将现实生活引入其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活跃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生活化情境中,语文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知识被转为具体的形象,能够促使学生理解内容。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的情境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生活情境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4]。多媒体作为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一些抽象的形象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相关的图片、视频,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联想到现实中游览过的其他景点。这样能有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出示小兴安岭的图片、视频之后,教师引入课题:“在祖国的东北地区,有一座山脉,名为小兴安岭,几百里都是森林,看!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便是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大家想去小兴安岭旅游吗?是想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严冬去呢?”接着,教师播放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视频,带领学生共同观看、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观看完小兴安岭的视频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入学生所在地区的名胜风景,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不同景点的特点。

(四)创设实践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实践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延伸语文课堂,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的距离,使其在实践当中有所收获。比较常见的实践情境包括辩论赛、朗诵比赛等,通过组织这些与语文相关的竞赛,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结合语文教材内容组织“故事创编比赛”“小小导游”等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活动中还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查。实践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应创新教育理念,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有所收获,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5]。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实践情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还能够以此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适当调整后续教学方法。

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种类型的实践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为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待学生熟悉文章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教师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在分组的时候应保证每一组具有学习能力较强、较弱的学生,体现比赛的公平性。在朗读比赛中,学生应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小组评价中,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说出朗读的优点、不足之处,互相加以改正。比赛的形式有很多种,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比赛,本篇文章中的重点生字有“妙、奏、呢、喃、伟、击、汇、喳”,教师随机点名,被点到的学生到讲台上写,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写,教师说一个生字,学生写一个生字,黑板上的学生写完之后快速举手(表示自己已经写完),比一比哪一位学生写得又快又准。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比赛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此外,在这一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总之,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学习情况,依据教材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增强课堂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实践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