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丰
(甘肃省临夏师范附小,甘肃 临夏)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学生作业减负和减少校外培训的学习负担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各地方和各职能部门应全面落实,齐心协力实施好“双减”教育政策。数学在整个小学教育学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和科学的思考,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传统教育设置练习过量和过分攀比的教育观念已不符合教育要求。为此,教师需要综合思考如何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融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布置数学作业。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和做作业的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要求教师合理设计作业管理制度,明确作业总量,不以作业数量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程度的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做作业的质量。与此同时,不仅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并落实小学“减负”目标,家长也需要全面领会国家“双减”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教育内涵。“减负”除了针对学生过量的作业负担以外,还有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其原因在于教师设计的作业题目偏难,希望运用这种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准和教育高度,让学生把握各式各样的题型。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导致数学基础偏弱的学生也要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长此以往,会加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负担和心理压力,造成学生只能通过加大数学难题的练习量掌握难题的做题规律,让自身适应数学作业的难度,但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减负”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担,帮助学生从以往机械式刷题练习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和规划的空间,并保证学生正常的休息时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还要帮助学生疏解心理压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从以往机械化、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中向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转变。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观的转变和学习状态的调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双减”政策内涵。
“双减”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在“减负”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增效”,但如何提高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需要数学教师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回归快乐学习的状态。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框架比较明确,条理也很清晰,总体来说学习难度并不大,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减少设置过量和超难的数学作业练习任务,合理安排与数学教学目标相符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作业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追求作业数量和作业难度、崇尚题海战术所带来的学习厌烦心理,帮助学生重拾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发现数学真理,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需要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数学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数学情感与价值观,协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压力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开展社会实操训练,在实践中发现探索乐趣,并发挥自身所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在理解“双减”政策的同时,摒弃传统刻板的作业布置观念,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良好的生活教育态度,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结合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营造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氛围,激发数学教学的生命力。
“时、分、秒”这一内容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时,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会读、会认、会写几时几分;第三阶段就是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教授学生关于时间单位“秒”,并且进行有关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钟表理解和运用1 分=60 秒的关系式,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看出,学生随着年龄“增加”,所学的知识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也有所增加。为此,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秒”,能够选择适合的单位以及工具进行时间的度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对方法,结合小学生直观形象的学习思维特点,根据小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基础,将生活素材引入数学课堂中,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构关于时间单位“分”和“秒”的时间观念,在具体生活教学情境中体会时刻与时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维度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设计情境导入环节。教师应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如教师可以插入并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片段,跟随视频中主持人的声音: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5、4、3……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并适当穿插以往学生学过的时间单位“时”与“分”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从而引出本堂课数学的时间单位,也就是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第二,设计新知探索过程。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结合“你知道如何用‘秒’做单位计量时间吗”这一问题,通过观察并思考自己所带来的钟表,并谈谈自己有什么样的发现。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反馈主要有三种:一是钟表上有3 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二是秒针走1 小格代表1秒,走1 大格代表5 秒。三是如果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行类推。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1 秒究竟有多长,教师可以设置“体验1 分钟”教学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倾听,感受钟表的“滴答声”,钟表每发出“滴答”一声,代表着所经过的时间为1 秒。还可以让学生跟随钟表的“滴答声”,一边拍手练习,一边体会时钟经过的时间。并让学生比一比,在不用眼观看时钟的前提下,时钟每经过1 秒,数1 个数,数得最准的学生获胜。在学生对时间单位“秒”有一定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提前设置好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思考,如果秒针从数字12开始走一圈。最终又回到数字12 上,这时所经过的时间有多长?分针有怎样的变化?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分别总结。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归纳总结自己这堂课的收获。教师要给足学生自我探究和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同时针对学生总结中不完善的地方可以由其他学生补充,最终由教师综合评价与概括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关系,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第三,设计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根据学生总体掌握情况,设计相应的巩固练习题目。如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小明跑100 米需要用19()。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时间单位,通过实际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知识重点与难点内容,减轻学生在课外做作业学习压力,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合理安排。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出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思考维度获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方法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灵活性,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按照三段式教学模式,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不同教学环节的内容。
第一,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课程内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尝试用两位数加或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如26+30,45+20,48+3,27-7。教师也可以设置反向思维练习题目。以25=20(+)5 为例,让学生根据给出的范例,进行加法练习。
第二,教师由问题设计来启发学生出示问题:求三年级一共需要买多少张车票,才能参加世博会?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想要求出一共需要购买多少张车票,就需要先知道整个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个人,教师这时在黑板上给出学生需要的计算条件,“三年级一班有35 人,二班有38 人”,引导学生通过两位数与两位数之间的加法计算知识点列出算式,即35+38。引导学生从已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来理解,但学生通过观察35+38 中两个加数并不包含整十数或者一位数,有的学生则认为无法通过以往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但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如果从表面上看算式形式不符合以往所学加法计算条件,是否可以将其转化为学过的加法,然后再按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计算。于是学生展开思考,将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例如,将38 拆分成30+8,先算35+30=65,再算65+8=73。同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除了这种计算的方法,是否还有其他计算方式。学生再将另一个加数35 拆分成30+5,先算30+38=68,再算68+5=73。还有的学生同时将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再进行计算。如35 拆分成30+5,38 拆分成30+8,先计算30+30=60,5+8=13,再计算60+13=73。由此再让学生回归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整个年级共需要买多少张车票?从而得出相应的答案。
第三,设计巩固练习环节,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结合学生所掌握的情况,尽可能减少课下作业,合理规划课堂练习时间和训练内容。根据课堂所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师可以设计两个方面的练习:一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计算要点,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如54+21,15+55等。二是设计应用题式题目,既要融合当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又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认知。例如,假设你想要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需要花39 元,想要再买一个奥特曼或者布娃娃需要花75 元,你一共需要花多少钱?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设计一道开放式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身边实例尝试计算,并在下节课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练习效果。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预估和评判作业总量,明确作业并不是布置得越多越好,尤其是数学课程的作业,一味强调作业量,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适当布置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题目,防止出现“从第几页至第几页”“第几题至第几题”这样简单粗暴的作业安排。同时,需要加强家校合作。“双减”背景下,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为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被高度控制,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减轻,但是家长的担忧却与日俱增。很多家长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迫不得已将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但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大量的培训机构消失。这便要求家长发挥育人作用,同时也需要教师指导家长,在给学生安排作业时,参与到学生做作业环节中,通过家校互助式作业设计,从侧面减轻学生的压力。
一是融入生活,让数学作业更有温度。数学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以形象、直观的思维来理解世界,所以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融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运用数学的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价值,以此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积累数学学习经验。二是划分数学作业层次,让数学作业更有梯度。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教师应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平均发展,而是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层次上获得合理、恰当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也应当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按照学优生、中等生和薄弱生三个维度,科学划分数学作业层次,重视作业梯度。
综合上述分析,学校、教师和家长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学习能力,帮助和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一方面,学校需要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将家庭教育力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以及作业练习中;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指导家长并合理设计作业练习以及规划教学过程,采用差异化设计方式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