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2-02-27 05:56原玉萍宫海东
科教导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体系院校

原玉萍,宫海东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在国际化人才的教育培养中,明确教育发展核心,抓好人才培养的工作落足点,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将国际化人才的发展标准内化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教育育人体系。在理论实践的综合教育中,围绕产业现实需要和职业发展要求,实现对专业化、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1 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在人才资源结构,高层次人才仅有5%。而在高级人才中,国际化人才的占比更少。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立足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发展战略,高职教育需要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加强国际化人才的综合培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战略提供专业人才保障。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在于,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一流知识结构,以及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事务的高层次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当下,专业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全球竞争的思维认知和全球合作的国际视野,在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培养专业人才的一流知识结构,掌握对外交流的国际意识以及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国际化人才,本质是对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培养。能够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对自身的专业工作进行实践创新,推动企业的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适应全球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际交流中能够自觉维护国家荣誉,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

2 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国际化发展理念问题

国际化人才教育理念亟需转变。外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内有国家走出去的国际战略,国际化教育已成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国际化发展理念的重视,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难以符合国际化人才的发展标准。部分管理者和决策者缺乏对人才教育模式和国际化职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导致国际化人才教育体系的建设缓慢。

2.2 国际化管理机制问题

对于部分高职院校而言,国际化发展起步较晚,缺乏对管理机制的合理建设。从制度建设、资源统筹、部门协作等多个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有效衔接。很多时候在国际化管理机制运行中,由外事部门为主,缺乏相关的职能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协调运作,影响了国际化进程的发展。由于基层组织之间缺少明确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导致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的工作机制。

2.3 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课程结构的单一化,缺乏完善的多元课程结构支撑。导致学生只学习到相关知识技能,缺乏双边交流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在国际课程建设中,学校对国际教育资源的引入力度不足,教育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都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对国际化课程的认知不足。缺乏系统性和全局化的发展认知,以及对国际课程体系的多元建构。

2.4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主要围绕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两个维度进行开展。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部分高职院校对国际化人才内涵的认知不明,导致对学生的培养缺少清晰的发展目标。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和企业、行业的协同育人指导,导致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契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无法适应国际化的工作要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影响了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培养。

2.5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师资队伍的建设,决定了国际化教育发展的推行成效。国际化教师队伍的缺失,以及教师观念、意识、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客观局限,制约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成效。譬如,教师双语能力的薄弱,专业外语能力的不足,无法进行国际化知识的科学拓展,影响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缺少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无法进行课前培训和课后的系统性教育。教师缺乏和国际学校的交流、访学和研修机会,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 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3.1 提升国际化发展理念

在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建设中,学校管理者需要了解国际化教育的内涵,能够从宏观视角出发,结合国家“走出去”的国际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求。认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结合人才教育目标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导向,推动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1]。在管理决策层树立国际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加强对一线教育教学的渗透,促进对国际化人才的专业培养。教师作为国际化人才的推动者和实施者,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师国际化发展观念的熏陶。借助专题培训、国际交流、教育研讨等活动,培养教师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教师国际化育人理念的塑造。在理论教育和教学实践中,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创新育人观念,实现对学生国际化的教育引导和教学培养。指导学生在立足本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客观辩证的学习外来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国际化发展理念,并渗透到一线教学实施中,提升广大师生的国际化发展理念。

3.2 健全国际化管理机制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落实,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科学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实现组织结构的支持、教学资源的支持,确保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序开展,形成系统化的协同育人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复杂的育人工程,高职院校需要明确组织结构的科学支持,实现多个部门、相关组织的合理分工和协同配合,做好规范运行的基础。保证管理层和决策层在宏观战略的科学部署中,实现各级管理组织的科学落实[2]。在组织结构的支持上,学校加强制度流程的确定和管理机制的健全,以及多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按照各部门的工作特性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并且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健全国际化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围绕培养要素和运行机制的两个维度进行合理开展,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国际化发展理念的实施中,高职院校实现对内部运行系统的科学整合,为国际化管理提供规范的工作标准。在健全国际化管理机制中,加强院校工作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多方联动和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落实。

3.3 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

课程资源是教学实施的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国际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首先,高职院校接轨国际课程标准,吸收先进的课程教学经验。围绕国际市场的发展要求,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技能是学生就业发展的基础,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将国际化人才考核标准、职业资格的认证体系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以国际标准作为专业课程的标准,培养对应的国际化专业人才[3]。还可以加强对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科学引入,通过先进的教育培养模式、课程教学资源,推动双语课程的教育实施。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高职院校需要在原有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国际通识课的引入,作为拓展课程的学习。通过国际文化、国际礼仪和国际法律等课程的开设,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国际意识。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还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加强对在线教学资源的科学搜集和整理,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和知识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推动线上和线下课程的相互辅助。让学生立足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借助互联网实现对全球化知识、跨文化交流的综合理解。

3.4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实现校际、校企的深度合作,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针对性教育培养[4]。在校际合作中,推动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围绕“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齐行并进。通过联合办学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相互共享和互助合作,提升对国际化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同时,高职院校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结合,围绕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形式,实现对国际化人才的协同教育。在校企深度合作中,立足地方和服务企业的协同育人方针。围绕企业岗位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对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进行科学的优化调整。在专业化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化发展培养,满足企业的实际岗位用人需求。而企业的工作实践和顶岗实习,能够有效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体验和认知国际化的竞争意识、合作机制和经营思维。相较于国际发展理念的教学说教和刻板认知,企业给予了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国际化发展中的不足,并进行自我改进。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加强协同育人机制的科学建立。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对学生的合力教育,促进对国际化专业应用人才的教学培养。

3.5 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可以推行专兼结合的形式,构建合理的教师结构,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5]。在专科教师的培养中,学校定期开展专业教育培训。培养教师的国际理论素养和实践素质,更新教师的国际化发展理念,提升教师的国际化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定期开展校际交流、海外研学等活动,增强教师的国际化教育技能。还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训练,在企业的工作实践和体验学习中,发展教师的教育实践素质。同时,高职院校推行人才引进的方式,从社会、企业、公司吸纳具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专兼结合的相互学习,定期对国际化人才的教育培养、课程体系的综合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和合作交流,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实施方案。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高校构建完善的师资考核和激励机制。在内在的考核机制中,实现教师研学、教育的深层实施,能够将理论教学研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果。让教师在积极的教育激励中,能够自觉进行深入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素养,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化教育培养。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科学实施,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4 结语

高职院校在国际人才的教育培养中,认识到当前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培养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两个维度出发,实现多部门的协同管理,确保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实施。树立明确的教育发展目标,在校际、校企的综合教育培养中,实现对国际化人才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课程体系院校
聚焦港口国际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