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2022-02-26 16:56刘殷君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话语供给思政

刘殷君

(兰州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诸多领域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启示。教育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存在着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精神素养培养的生产活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开展研究,这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和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供给侧”与“需求侧”

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唯有这样,整个“生产”链条才不会中断。[1]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是需要对受教育者提供高级“产品”的工作,可以从思想“产品”和教育教学“产品”这两个维度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思想产品供给这个维度来说,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教材、学术论文、著作、调研报告等;从教育教学“产品”供给这个维度来说,主要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相关的服务工作,包括教育主体、教育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环境等。这两个“产品”维度的供给共同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不言而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侧应该是大学生群体。作为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成长在不同年代的社会人从来都不能摆脱时代而独立存在。当代大学生是独立思考、观念开放、渴求平等的一代;是伴随着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成长起来的具有极强的网络信息获取能力的一代;是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相对的发展的一代;是易于接受流行文化,娱乐性增强的一代;是在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推动下从重视精神追求转向注重物质追求的一代;是容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影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建构中的一代。面对这样一个需求群体,只有准确定位需求侧的思想以及行为模式,研究和思考这一代大学生的总体思想行为状况和行为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方面的应对方法,才能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给受教育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从“供给侧”角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运用有效供给生产引导消费,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供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与落后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带来了诸多挑战,可以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和供给环境四个维度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

供给主体的信息化供给水平与学生需求还有偏差,学术话语体系单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供给主体涵盖了思政课教师、学生管理和辅导员队伍、服务部门等多元主体,但重中之重还在于教师主体。信息化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的传递方式和速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质量存在多元化的趋势。目前从事思政工作的高级职称教师大多出生在信息资源稀缺的互联网发展前期,他们长期受传统“上施下效”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并对拥有的知识存在自我满足和自我认可的状态,在教学实践中,习惯用自己现有信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的认知、决策和行动。而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每天接受着丰富的多元信息,作为思政教师的原有优越性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网络浪潮的推动之下,思政工作者亟待对传统的“黑板+粉笔+口授”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教师要更加擅于捕捉网络信息中的有效价值,在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推动下,找准学生需求短板,引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在发现问题的矛盾运动中探求新知。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属于政治话语体系,是教育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重要传播媒介,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建构性。维特根斯坦指出:“思想不可能像魔鬼从地上拾起施勒米尔的影子那样,与说话分离开来。”[2]这就说明思想一定会受到话语的“纠缠”。受社会环境和新媒体的影响,社会话语体系呈现出多样性、虚拟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一些“无厘头”“山寨”话语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语言习惯,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形式较为严肃规范,语言较为晦涩抽象,加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群体这一主要供给者总以其权威身份和灌输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话语方式以一种预定不变的现成方式存在,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者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情绪,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者深刻反思,转换思维方式,提高语言供给质量,实现抽象理论教育向生动说服教育转化。

教学内容供给上理论与现实脱节,教材转化度不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的根本是要关照现实问题。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但也存在理想信念迷茫、价值取向偏颇、诚信意识淡薄、团队合作能力不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较弱等诸多问题。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用鲜活的事例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形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的价值就会弱化。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向灌输的泛泛而谈向诠释和展现理论重要性转化,促进学生由现有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化,提升理论供给的质量。同样,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国家统一编制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理论性、前沿性和规范性,然而接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他们对教育理念的接受和需求程度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些需求与国家统一编制的教材供给内容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如何将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降低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供给者实施的主体教师做好基础性改革和尝试。

教育模式供给单一、渗透性不高,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3]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原则,贯穿于思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直接决定着思政工作的效能和效果,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课堂教学为首要阵地,以教材为教学依托,在僵化凝固的概念导向下,在方法上忽视了环境和群体特征的变化,更多强调的是理论性灌输。从供给需求理论出发,这种灌输式、单一式、固定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需求侧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给学生留下思政课古板、枯燥、生硬、不接地气的印象,继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总处在低效能状态下运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作用发挥的不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教育才是最高明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隐性教育的价值,采用含蓄的、隐蔽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受到触动、震动、感动和提升,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活动、于管理服务、于制度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方法上,高校较侧重于说理性教育、灌输式教育,这种显性思想教育虽可视化程度高、直观性强,但作用发挥受教育主体能动接受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对于隐性的、渗透性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的重视和探索不足。

三、用供给侧改革思维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是多方面的,从教育主体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不是简单的“物理性”力量相加,要将各方力量形成“加和效应”,需要各种力量在方向上相同,目标上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需要形成协同机制,要在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和供给环境四个方面协同发力,多元优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质量,破解冗余供给和无效供给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协同供给,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力

思政课教师应该用扎实的理论学术功底涵养人。“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是直接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实践的推动者,同时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自我更新和完善,网络信息技术不论如何更迭发展,都不可忽视教师主体的作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的改变,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教育实践的“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提高对理论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的能力,提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对现实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和解决的能力”[4]。能将晦涩的理论知识讲到位讲透彻,能够引经据典的同时又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的践行者和示范者,用个人学术魅力感染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向往和自觉认同。对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困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树立和形成当代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与方法。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5]努力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力和把握力,提升用理论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教师应该用鲜活的话语体系感召人。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媒介,社会的深层结构通过语言的表达被显性投射,社会价值依托于话语进行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感染青年,就要运用青年接受并喜爱的话语和活动方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其实也叫德育话语,即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应该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通过语言的互动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建构起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承担的教育信息的良性流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者,在与学生这一需求主体的交流中,以平等和自由的状态,以精神交流和价值观共享为目标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供给者,应该放下教者自威身份,尊重和接纳大学生的话语权,调动大学生主观意识的同时,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通过心灵上的沟通和思想上的交流实现话语体系的融合和认同;要广泛吸收网络语言,随时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新的话语元素,教师的话语转化要与大学生日常话语转化速度同匹配,提升教育供给者的语言魅力、感召力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应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主动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话语的转化和选择,融合更多的校园话语。

构建“三大供给主体”的合力育人格局。思政课教师这一核心供给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供给主体。在“大思政”的工作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队伍不单纯的指思政课教师队伍,还包括学校党政干部、辅导员队伍这两大群体,要整合发挥好这三大主体的合力育人功能。课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发挥着重要课堂引导力量,课下学校党政干部要发挥管理育人职能,应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促进学生成长相统一,关心关爱学生成长,使学生在被管理中受感染受教育;辅导员队伍作为课后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最了解学生现实需要,最贴近学生情感,培养和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发挥服务育人功能,对于引导和化解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作用不容忽视。三支思政队伍的合力形成,有助于促进思政“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协调配合,形成良性互动。

(二)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拓展供给内容

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改革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原生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教学的状况,内容的改革要与学校整体规划和教学改革同向同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建设、慕课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都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建设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改革中既应坚持正面教育的灌输功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旧式的“满堂灌”模式,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单向内容传输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实现课堂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化。在此基础上,要打破单一的供给内容形式,搭建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多元立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教育体系。

以问题意识为先导,关注学生需求。在思政教育教学的内容上,一方面要解决学生关心又困惑的现实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以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工作的准则和主线,将所思所想与学生的所思所想有机衔接,及时捕捉学生在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中的思想动向,以理论为支撑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教学内容上和学生的知识需求上形成良性互动,才可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整合教育资源,探索载体合力,创新供给方式

有效利用网络思政资源,发挥新媒体资源下隐性教育的渗透功能。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构筑的这个全方位、全球性、开放的信息空间中,以其数字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独特传播方式冲击着以“00 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要正确对待新媒体这把“双刃剑”,运用新媒体的灵活多样性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供给形式,推进“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配合机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建设校级、院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各类平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时事热点问题、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等内容,通过短视频、图片等方式传播好;搭建理论和研讨平台,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示范力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网上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形式通过网络载体呈现出来,提升网络思政的传播力。

挖掘和探求“微时代”为思政工作创造的新机遇和新资源。新媒体资源下造就了“微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微文化”的变迁和发展,网络时代微博、微信、QQ 等“微环境”平台的社会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不可否认,“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各种社会思潮极易在“微时代”下迅速传播,这种时代下教育的隐性渗透功能与传统的渗透功能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化。但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面对这样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盲目否定,要公正客观地应对和审视,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细致入“微”的隐性教育功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微时代”下,要抓住隐性渗透作用的本质,发挥“微”功能,通过更新“微理念”、搭建“微平台”、组织“微活动”、善用“微语言”、加强“微宣传”、提高学生媒介“微素养”等各类方式,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创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手段。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各方面“微生活”中,才能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润物细无声的凝聚和引领作用。

探索分层供给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方式。高校作为一个大的群体,不同性质的大学其教育功能差异较大。综合性大学、应用型大学以及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群体的知识架构和人文素养有所差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根据学校学生整体特点,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探索有益于本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人群、不同学历学生群体,如普通学生群体、学生党员群体、学生干部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本科生群体和研究生群体等,他们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自我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应主动分析,分层给予引导,创新方法手段和工作措施,探索渗透于不同层次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四)挖掘文化潜力,优化教育供给环境

注重文化育人的本体功能,使学生道德修养在文化浸润中得到提升。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教育重在育而不在教,育人的功能应该是教育最初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大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文化育人的必要基地,大学文化能左右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影响大学生深层次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大学文化本质上说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抽象存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整合。当大学的文化被内化的时候,便会转化为大学中人的品质,从而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出激励、感染、导向和规范引领的作用。实践上看,名校之所以有长盛不衰的影响力,与其沉淀的“文化精神”息息相关。作为供给主体的大学,要着力探求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和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强化制度建设的价值规范作用,重视实践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环境对育人的隐性影响作用。

挖掘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课程观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大学总课程。显性课程能构成人才发展的骨骼框架,而隐性课程能培育学生的灵魂血肉,二者在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共同塑造着学生人格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维度,也应挖掘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意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各个方面,潜蕴在校园群体生活中,大学生能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觉感悟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实体层面上讲,隐性课程主要是学校的自然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绿化、校园雕塑、校园指示性标志、校园花草树木呈现的和谐舒适状态等。一如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涵盖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风、校风、校训、教师的师德规范、各类学术讲座、校园社团活动、制度等,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有着启迪、约束和感化的作用。可以说隐性课程作为一种较为独立的经验或者说知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上可以利用其独特优势,以非强制性和弥散性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积极人生观和正向价值观。

猜你喜欢
话语供给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