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在神经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6 02:15:02朱玉娟车恒英侯贝贝李阿萌郑婧雯邹太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专科关怀

朱玉娟,车恒英,侯贝贝,李阿萌,郑婧雯,邹太玉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1)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实习效果对提升护生临床能力和职业素养至关重要。神经内科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科室,具有疾病复杂抽象,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及专科护理任务量大的特点。传统的临床带教方式难以让护生收到满意的学习效果,探索更好的神经内科带教方法迫在眉睫。翻转课堂教学以护生为主导,充分发挥护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不断变化、动态的临床案例教学,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形象[1],护生在主动思索、积极探究中习得应对新问题和化解新矛盾的策略技巧,更能调动护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2]。为此,本文旨在探索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在神经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入我科的本科护生为对照组(56人),以2020年入我科的本科护生为研究组(54人),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时间均为 4周,轮转入科,每 4~5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

1.2 研究方法

两组教学内容均按照实习大纲和护理部带教计划实施。对照组:第一周总带教教师详细进行入科介绍,每位护生由高年资教师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教师每周提问神经内科知识;第二周带教教师进行神经系统疾病病情观察理论讲座和专科操作示教;第三周参加由责任护士或带教教师主持的教学查房;第四周进行出科鉴定及考核。研究组实施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具体如下。

1.2.1 教学团队 在原有总带教和带教教师各1名的基础上,增选2名热爱教学、乐于奉献、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师任教学秘书,作为带教教师后备人选。护士长和带教教师负责对全体人员进行带教培训,营造关心关爱护生,人人参与带教的氛围。

1.2.2 教学实施(1)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护生掌握的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面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炎、脑出血、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癫痫、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等的专科操作内容,制作成教学路径,入科介绍时发给护生,要求护生根据临床案例每周至少完成3种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必须有对应疾病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和带教教师签名。实施二对一带教,即一位护生分别有高年资和低年资两位教师共同带教。高年资教师临床经验丰富,低年资教师和护生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有利于沟通交流、因材施教。护生和教师班次和分管患者相同,每天晨交班时首先由护生根据临床路径内容结合临床案例进行病史详细汇报,包括患者现病史、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目前治疗措施、护理问题、健康教育及相关疾病进展,然后由教师补充完善。每周结束后带教教师确保护生教学路径按时完成并签名。护士长在护生入科时就如何尊重患者、沟通交流技巧、换位思考、共情等相关人文知识对其进行培训。(2)带教教师每天和护生沟通5分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心理、对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路径完成情况,做到每天针对性带教。护生每天必须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床边患者健康宣教2份,提高沟通交流和人文关怀能力,促进专科知识巩固。(3)将专科操作(吸痰、气管切开护理、心电监护、鼻饲护理、压疮护理)评分标准和操作步骤提前发给护生,让其自行练习,第二周集中示教,每一项操作首先随机抽护生演示,其他护生观看并记录存在的问题,操作结束共同讨论,最后带教教师做正确的操作示教并强调任何操作都要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每项专科操作要求护生至少有一次在教师指导下对患者实施的机会。(4)专科理论讲座安排在第三周,内容为神经系统疾病病情观察及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及临床意义,意识瞳孔观察与判断,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的识别与护理,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脑疝的急救,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等。由教师主讲改为护生主讲,入科时将讲座内容分给每位护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课件,同时要求每一部分必须和临床真实案例相结合,讲授时附上住院号和图片,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践,教师从课件制作、讲座内容、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点评。(5)护理教学查房安排在第四周,实习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从案例选择、患者家属沟通配合、床边护理查体、PPT制作到团队分工协作完全由护生完成,带教教师负责统筹安排、督察和纠错。(6)出科鉴定。鼓励护生以口述方式总结4周的实习,锻炼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能力。

1.3 评价方法

带教结束,对两组护生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和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测评。

1.3.1 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带教教师出A、B、C 3套理论试卷,每套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每次出科考核按字母顺序选取理论试卷进行考核。操作考核采用抽签方式在真实患者身上完成专科操作1项,由两位带教教师统一考核,每项总分为100分。

1.3.2 教学满意度 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满意度问卷对护生进行不记名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风范和教学态度、内涵、方法、效果5个方面,共计20个条目,评价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赋值1~5分,总分为100分。

1.3.3 人文关怀能力 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进行测评。CAI是美国Nkongho教授编制的,本研究采用的是国内学者马语莲等[3]翻译修订的版本。该量表包含认知(14个条目)、勇气(13个条目)、耐心(10个条目)3个维度,共37个条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研究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对照组研究组P 90.52±5.25 92.76±4.05<0.05 93.90±1.77 95.06±1.35<0.05

2.2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生教学满意度评分(95.65±4.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1.61±7.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s,分)

组别 认知 勇气 耐心 总分对照组研究组P 59.05±12.13 65.85±8.25<0.05 65.50±11.05 70.07±6.77<0.05 45.86±6.49 48.91±6.16<0.05 170.43±22.47 184.83±12.71<0.05

3 讨论

3.1 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护生神经内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

神经内科知识复杂抽象,传统教学很难激发护生主动学习兴趣,知识点很容易忘记。而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帮助护生内化和提升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4],促使护生有目的且主动复习理论知识、查阅文献资料、掌握最新进展[5]。通过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及对案例的分析、每日患者病情汇报、护生主导的理论讲座和护理查房,让枯燥难懂的神经系统知识变得易于记忆和掌握,且临床案例病情是动态演变的,可有效锻炼护生的分析思考能力[6],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技能操作通过护生反复自主练习并在真实患者身上进行操作,护生能够熟练掌握,更注重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为防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护生对教学任务的忽视,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路径,每天、每周任务一目了然,每天下班前指导教师必须在教学路径上签字,确保护生当天任务完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生神经内科理论、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让护生动手操作机会增多,师生的教与学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护生专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升,因此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

3.2 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能促进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

基于临床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让护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患者并与其沟通交流,各项操作都需要得到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护生必须换位思考,深入了解患者的疾病特征及对于人文关怀的差异性需求,针对性地沟通、倾听、理解和体验[7],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从而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中认知、勇气、耐心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专科关怀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0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