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黎虹,罗 彦,侯 玲,彭 涛,王 银,李光华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
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字教学资源的丰富,线上教学不断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1]。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全面开展的线上教学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教育界一致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蕴含的教学理念、师生直面互动场景和思想的传承是确保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线上网络化教学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互补互通,才是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3]。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的原理、规律和过程的医学基础学科,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密切联系[4]。生理学内容复杂、晦涩、内部逻辑性强,仅依赖传统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2018年,我校引入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易于操作,具有课前资料推送,课中直播授课、签到点名、随堂测验,课后复习考核、作业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时间与进度掌控的自主性。同年,生理学课程组将微信平台引入生理学教学中。微信平台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共享性和泛在性[5],与我校在线学习平台互补,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本文就我校生理学课程组开展的混合式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探索出一种有效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混合式教学模式源于美国,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课堂授课优势相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可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有效的师生交互、实时的过程监控。课堂教学环节又可确保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掌控与引导,促进高阶思维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自主掌控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也随之变化,他们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着重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6]。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所“教”和所“学”进一步契合,必将是高校教学模式的主流,会引起从教学场所到教学形式、从教学手段到教学理念的全面变革。
依托宁夏医科大学在线学习平台和微信平台,在前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生理学课程组经论证后选择在“呼吸”“消化与吸收”“尿液的生成与排出”3章首先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此3章在不同专业授课学时一致,均为6学时)。配套教学资料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PPT、课程视频、动物实验资料、临床病例资料和研究文献等。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结合生理学课程特点与学情,将混合式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学习阶段[7]。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推送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配套资源。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完成平台内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完成思考题,准备学习成果的课堂交流。课中阶段,教师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入门测试、精讲章节重点和难点、易错题讲解,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成果展示及汇报。课后阶段,教师通过问卷星检测学生章节知识点掌握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绘制章节知识脉络图)、准备课堂小讲堂资料。各教学章节3/4学时用于课堂精讲、问卷星检测、易错题讲解,1/4学时用于优秀学习成果展示及汇报,学生线上教学资源学习不占用教学学时。
2020年秋季学期,课程组通过问卷星对参加生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进行匿名调查,共收回386份有效问卷。79.01%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96.23%的学生认为课前推送资料有利于课中知识点的掌握;73.83%的学生认为入门测试可以帮助其自觉完成课前推送资料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问卷星的课后测试及易错题讲解有利于其掌握章节重要知识点;85.23%的学生赞成优秀学习成果(章节知识脉络图)展示。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认可混合式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8年,教育部发文要求高等院校推出多种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近几年,我校积极跟进,建立完善了一批配备视频录制系统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定期举办混合式教学培训、为教师提供多种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途径,并将开展教学改革与发表教改论文等工作量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奖励与职称晋升体系,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设计是教学内容高质量实施的重要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的教学设计环节较多,各环节彼此连贯、具有整体性,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尿液的生成与排出”一章中,“肾脏如何调节内环境稳态”是难点,其中涵盖多个重点内容。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推送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强调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提出相应思考题,引发学生对肾脏功能作用的思考。课中阶段,结合推送资料重现思考题。精讲“尿液生成过程及其调节机制”,帮助学生厘清其过程的关键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肾脏如何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参与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此同时,深究其中抗利尿激素对水平衡调节的关键点,布置课堂小讲堂内容,如“机体剧烈运动致大量出汗后,应该饮淡盐水还是白开水,为什么”“中、重度腹泻患者尿量的变化及原因”“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原因”等。课后要求学生绘制尿液生成与排出过程的知识脉络图,并准备课堂小讲堂相关资料(课堂小讲堂内容可以是教师布置的题目,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通过这样一系列教学环节的整体实施不但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重、难点知识,而且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在提供更多教学资源的同时,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如何能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的持久性,课题组注重以下几点:(1)提前预设、积极跟进。首次开课介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意义、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提出教学要求,采用小组式学习、正性加分竞争机制。每次考核均以小组成绩计分(分数分为4、3、2、1、0五档),最终按比例计入平时成绩。每次考核结束后均第一时间将成绩在微信平台公布,提高学生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例如,每完成一次问卷星测试,在计算小组平均分后转换为五档成绩,即时公布于微信平台,记平时成绩一次。制度的确立加之积极跟进有效确保了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利开展。(2)入门测试强化学生对课前推送资料的学习。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课前资料的预习环节常常流于形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每节课开课伊始,均依据课前预习资料内容推送5道选择题的入门测试,并将其计入小组平时成绩。通过这一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及时对检测题结果进行反馈。每次理论课后,教师会推送20道选择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分析测试题数据,查找学生易错点,结合章节重、难点知识进行易错题讲解。学生所有测试结果均得到及时反馈,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4)开展生动的课堂小讲堂。虽然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学生不赞同开展课堂小讲堂,可能认为此项工作大大加重其学习任务量。但课堂实践发现,具有竞争意义的课堂小讲堂是学生注意力和思维力最活跃的环节。小讲堂的实施极大拓展了学生对章节重要知识掌握的深度,明显提高了其综合学习能力。(5)优秀章节知识脉络图的展示。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对每章节教学内容绘制知识脉络图,并挑选优秀学习成果进行课堂展示。在肯定优秀学生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同时在知识脉络图的给分环节不宜过于严格,使更多学生可为其小组积分做出贡献,通过责任感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混合式教学环节的多样性使学生平时成绩的产生也具有多样性,有利于学生考核的形成性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来源包括课前推送资料的学习成绩、每节课入门测试成绩、章节知识脉络图绘制成绩、小组课堂小讲堂成绩和课后检测成绩等,打破了以卷面考核成绩作为考核标准的单一考核方式。
为确保教学质量,课题组采取以下措施:(1)集体备课:系内组织集体备课,讨论各章节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方案及讲授思路,从专业角度点评,完善授课内容。(2)同行听课:教研室主任必须听取每位授课教师的课程;高年资教师重点听取其对应负责的青年教师课程;青年教师随堂听取高年资教师的课程,相互反馈授课意见,共同进步。(3)学生评议:实行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必须完成至少6学时的学生评议工作(教务管理部门对一般课程学生评议工作学时要求仅为3学时),学生评议反馈结果必须在学期授课总结时予以集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