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容,侯建炜,李立伟,韦桂姬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0)
学情分析是教学方案设计的关键性因素,把握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构思教学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1]。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即学生经过3~4年的中专阶段学习,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四年制本科阶段学习。中职升本学生没有高中知识基础,其在知识储备、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方面均与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上应区别于普通本科生。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进行调查,旨在分析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本校四年制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327名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324名,男生3名。
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班级、年龄、性别、是否志愿报读护理专业、报读中职升本的原因、是否已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否有在医疗单位工作的经历、教师上课吸引学生的原因、喜爱哪种上课方式等内容。(2)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2]:该问卷由廖友国编制,共20个条目,分为行为投入(6个)、认知投入(7个)和情绪投入(7个)3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中间分值为3分,总分越高说明学习投入越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3]:该量表为池丽萍等对 Amabile等编制的量表进行修订后编制而成。修订后的量表可用于区分及测量内生动机(含 2个维度:挑战性、热衷性)和外生动机(含 4个维度:选择简单任务、依赖他人评价、追求回报、关注人际竞争),两个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0、0.7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采取4级评分法,得分的高低与动机水平呈正相关。
使用网络调查,将问卷发布于一个唯一网址。研究对象可通过电脑、手机直接打开网址来登录问卷网址在线填写。共发放问卷327份,回收有效问卷3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用频数、百分比、均数与标准差来描述一般人口学资料、学习投入、学习动机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共327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92.97%的学生为志愿报读,7.03%的学生为非志愿报读;在报读原因上,想提升学历,学习更多知识的占52.60%,为了以后更好就业的占 44.65%,父母要求的占 1.22%,其他占 1.53%;89.30%的学生已经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10.70%的学生仍未考取;8.56%的学生除毕业实习以外,有在医疗单位工作的经历,91.44%的学生无;在“如果一位教师上的课能吸引你,是因为以下哪个原因(多选题)”问题上,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深厚占33.03%,教师讲课旁征博引、生动有趣占46.79%,教师讲课风格幽默占56.88%,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灵活占59.63%,教师讲的内容贴近生活、实用占42.20%,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有情感交流、让学生有归属感占45.57%,其他占5.20%;在“你比较喜欢哪种上课方式(多选题)”问题上,全部教师讲授占45.57%,教师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方式讨论完成,课上互相汇报分享占20.49%,通过临床案例引入教学,一起讨论学习占61.16%,课上教师讲授,课后有微课视频帮助复习巩固占46.18%,以上均可,穿插进行最好占 45.87%,其他占 0.92%。
以问卷评分的中间值3.00分为参照,可以看出,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具体见表1。
表1 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投入得分情况(±s,分)
表1 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投入得分情况(±s,分)
内容 条目 得分 条目均分总分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绪投入20 677 64.90±13.39 20.01±4.19 23.22±5.30 21.68±5.04 3.25±0.67 3.33±0.94 3.32±0.93 3.10±0.94
以问卷评分的中间值2.5分为参照,可以看出,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热衷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具体见表2。
表2 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得分情况(±s,分)
表2 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得分情况(±s,分)
内容 条目 得分 条目均分内生动机14外生动机总分挑战性热衷性总分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861 66442 41.31±7.00 22.73±4.27 18.59±3.24 44.22±7.92 16.09±3.35 11.36±2.25 11.62±2.29 5.15±1.56 2.95±0.79 2.84±0.79 3.10±0.78 2.76±0.89 2.68±0.93 2.84±0.85 2.90±0.81 2.57±0.92
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学习动机强烈程度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2]。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本校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投入和学习动机均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对学习抱有一般性的积极情感,虽然在课堂内外都能安排一些时间与精力投入学习中去,但是学习投入的程度还不够。因此,针对此次调查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习动机情况,集合“教师上课吸引学生的原因”这一问题学生的选择可知:教师自身首先应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与教学魅力,讲课尽量做到旁征博引、幽默风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有情感交流,且教学内容贴近生活,采用的教学方式丰富灵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精选授课内容,注意留白,无须面面俱到,将时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巧用手机学习软件的互评互赞功能,以此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职升本学生在中专阶段基本已修读护理学相关专业课程,但在中专阶段更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教师会认为某个知识点学生已经学过无须深入讲解,因而忽略了尝试应用阶段而直接跨入巩固迁移阶段;二是学生误认为自己已经掌握无须加强学习。这两个误区将导致两种后果:前者是学生对新知识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全然出错的状态,后者则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自我误区,无法接收更多、更新的知识,在面对更深层次的问题时束手无策[4]。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加入课堂的即时练习或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判断学生初步领会或理解的新知识是否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从尝试练习的结果中体验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教师上课吸引学生的原因”上,59.63%的学生选择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又灵活”。从学生的喜好性和教学的科学性出发,教学中应设计多样化的即时练习和讨论方案,令学生不感到枯燥与厌烦,并应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的变式问题来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从近些年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偏向招收本科层次的护理学生,因此从就业导向和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来看,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知识点的选择必须符合本科层次培养要求,不能因为学生是中专起点就降低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本次调查中,45.57%的学生选择全部教师讲授的方式,仅20.49%的学生选择小组讨论、课上互相汇报分享的方式。可见,中职升本学生已习惯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对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小组讨论方式并不热衷。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门课的授课过程中穿插2~3次的小组讨论任务仍是十分必要的。每章节均精心设置课程小结和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手段或者方式,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撰写小论文、拍摄视频等方式在线上或线下进行分享与交流,将教学延伸至课后,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批判创新和沟通表达的能力,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学生的期评成绩中。在每章节授课后,及时进行教师自我反思与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尤其应该关注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以不断调整修正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选择方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虽然89.30%的学生已经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但有91.44%的学生除毕业实习以外,没有在医疗单位工作的经历。在“你比较喜欢哪种上课方式”问题上,选择通过临床案例引入教学,一起讨论学习的学生占61.16%,选择课后有微课视频帮助复习巩固的学生占46.18%。针对学生的选择情况,教学内容应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按照五星教学原理,从面向完整任务(聚焦问题)、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5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4],选择的案例应紧扣教学目标、难度合适、直指教学内容,且贴近生活并与学生密切相关(任务),同时设置任务序列,难度层层递进,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解决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时,逐渐构建临床思维[5]。按照每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制作微课视频,通过蓝墨云班课搭建线上教学平台,使学生课后也能观看学习,以此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要提高中职升本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面对中职升本学生与普通全日制学生在学情上的差异,并进行理性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还要有决策能力、创新思维以及人文素养。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应随之调整并不断完善,使之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对我校的中职升本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对策,为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