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2022-02-25 12:06连忠友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五壮士革命课文

◎ 连忠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中核心素养内涵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课程内容。鉴于此,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立足小学生实际,精心编排了43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约占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数量的14%。那么,学生如何在这些课文中习得语言表达、培养语文能力,又受到思想熏陶,从而做到情理相融呢?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笔者结合实践梳理了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中让言语和情感同步发展的一些做法。

一、梳理:纵横对比,精准定位

从纵向看,首先,教材编排课文的类型丰富多样,有反映革命者精神品质的课文,如《我不能失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课文,如《黄继光》《军神》等;有歌颂祖国的课文,如《开国大典》《延安,我把你追寻》等,呈现了新时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选编的价值取向,并且这些课文短小精悍,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阅读水平。其次,编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式,低年级主要采用单篇课文穿插于各单元之中的方式,随着年级升高,教材开始将这类课文集中安排在一个单元,如四年级上册“家国情怀”这一单元集中安排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三篇课文,六年级下册“人物品质”这一单元集中安排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三篇课文。最后,不同学段的此类课文文体也不一样,低年级主要是一些内容易懂、篇幅短小的故事,高年级开始出现回忆录(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散文演说词(如《少年中国说》)等。可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对革命传统文章进行了整体设计,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1]这些文章既是革命精神的写照,折射出思想的光辉,又是语言学习的典范。

从横向看,本单元安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演讲”“习作:多彩的活动”和“语文园地”,它们在落实“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上形成合力。上述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重现了不同革命时期的历史画面,表现了气壮山河的革命豪情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七律·长征》可以作为朗读训练的例文,引导学生读出“点”与“面”的不同气势,感受长征的精神。《狼牙山五壮士》则作为初步了解“点面结合写作场面”的例文。《开国大典》里有很多场面,有多处“点面结合”的实例,语言朴实,可以作为学生习作范文的样本。《灯光》作为略读课文,重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读懂故事,理解人物形象。口语交际和习作帮助学生进行读写的迁移。“语文园地”围绕场面描写进行了阶梯训练。“日积月累”板块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人物故事、积累爱国诗句。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以革命思想育人,同时又要将文化育人寓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做到“文道统一”。

综合以上横向与纵向的分析,本单元是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在落实本单元阅读要素与表达要素中承担着具体的任务。结合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选文内容的共性特点,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

(1)学会“寇”“副”等14个生字,会写“日寇、奋战”等词语。

(2)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壮举,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之情。

(3)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

二、搭桥:链接资料,拉近距离

革命文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但就儿童的认知特点与人生阅历看,革命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些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大多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这种时空上的距离必定让经典与学生之间有“代沟”,教学时很容易陷入“空洞说教”的泥潭,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样也制约着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基于儿童视角,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激活革命文化题材文章的育人功能,有效突破“文”“道”分离的教学困境。

为了让学生快速主动入“境”,为后续的活动做铺垫,在课伊始,笔者就出示日军侵华的图片文字资料,并用饱满激情的感人语言讲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史,以情激情,以声传情,创设情感的氛围,从而更好地与课文表现的精神以及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再针对“晋察冀根据地”“游击战争”“狼牙山”等资料进行交流,为理解人物品质和融入课文做好情感铺垫。“接受任务”是五壮士面临的第一次考验,为了让学生理解“临危受命”,感受其壮志,教学时,如果只通过“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人物什么精神?”这一僵硬的问题来让学生谈感受的话,学生很难从内心真正感受其英雄气概,而本段也只有寥寥数语的描写,学生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此时课中适时出示《视死如归壮军威——忆狼牙山之战》[2]一文里面所记载的战争资料背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敌众我寡的力量悬殊情况,从而体会到任务之艰巨、压力之大,更深刻地体会到五壮士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课文结尾不是情感的平息期,而要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动情、激思,在讲到文章的结尾处五壮士最终英勇跳崖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亲眼感受其悲壮场面。在学生心灵受到冲击之时,教师再配上音乐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五壮士的高大形象瞬间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同时,为了强化精神感知,笔者及时还原了史实,用课件出示“余药夫的亲笔书信”,即他信中亲眼看见日本鬼子在八路军跳崖处列队行礼的情景,引导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不禁令我们敬佩,更是让敌军都为之动容”。

三、聚焦:紧扣细节,走进伟人

语文教学,就要有语文味儿。本篇课文以丰富而细腻的语言再现了英雄人物的形象,全文用词准确、精当,凸显了人物形象。为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等细节描写,尤其是班长这一人物特点,抓住关键词语反复琢磨,帮助学生感知言行背后所蕴藏的人物精神。在教学中,笔者主要引导学生聚焦以下三个场景进行交流。

(一)聚焦“选择”,感受义无反顾

“引上绝路”是五壮士面临的第二次考验,说是把敌人引上绝路,其实是把自己给引上了绝路,在“生”与“死”面前舍“生”而取“死”,这才是英雄本色。又是一种什么力量促使五壮士做出如此选择呢?是对“连队主力和转移的群众”生命安全的担忧,即心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是为民族复兴、国家安定而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在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凛然正气。正是在这种精神的促使下,铿锵有力的一个“走”字,战士们“紧跟”的步伐瞬间就把他们视死如归、为人民献身的思想境界展现出来,再加上班长说话时“斩钉截铁”的语气,让读者感受到他在生死抉择面前那种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的气概。一句话,一个举动,人物精神陡然升华,令人肃然起敬。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选择”,体会到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再顺势问道: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五壮士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从而体会到五壮士之壮行;接着带领学生深入感悟、品味“走”“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紧跟”等词语,感受五战士毫不犹豫、一往无前,并辅之以情境想象、换字对比等方法,使学生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细腻;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尽力做到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二)聚焦“歼敌”,感受奋勇杀敌

“顶峰歼敌”这一部分也是战斗最为惨烈、最能表现五壮士之壮举的一部分。段中没有一句人物心理描写,也没有一句表态式的豪言壮语,但他们对敌人的恨,对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以及英勇的牺牲精神却跃然纸上。为此,教师可以创设与课文一致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入“境”动情,体会到五壮士壮丽的内心世界、英勇豪迈的壮士气概。

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默读思考:“顶峰歼敌”这一过程中哪个举动让你心中为之一震?作者又是如何把这个“砸”写具体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拧、抢、夺、插、举、砸”等几个简单又生动的动词进行理解,体会到班长的机智勇敢。而后,教师再通过资料的补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砸”字所蕴含的情感。

(三)聚焦“跳崖”,感受舍生取义

弹尽路绝之际,五壮士毅然跳崖,以这一悲壮的方式,很好地向读者诠释了“舍生取义”的内涵。五壮士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永远也打不败的。课文以对战士们跳崖后高呼口号的评价和赞美结尾,在激情澎湃的描写中收官,高亢激越,令人振奋不已。但学生由于认识的偏差以及价值观的不同,很难理解他们跳崖这一举动,也不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

那如何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舍生取义的壮举呢?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等词语。通过替换“屹立”“眺望”等词语,让学生对照比较理解,体会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的满怀深情。再顺势问道:为什么跳崖前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为何激动?让学生思考这一反常举动,感受其内心的品质。再通过关注“砸”“纵身跳下”“昂首挺胸”等词语感受他们对敌人的无比蔑视,对死亡的视死如归。在前面学生对这几个词所表示的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其讨论“五壮士弹尽路绝之际选择了跳崖,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这一跳是为革命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

四、守本:关注语用,加强实践

虽然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其特殊性,但从根本上说,它应当同时具有语文课程的本体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而本课在落实本单元阅读要素与表达要素中承担着具体的任务,因此课堂当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写法,领悟其表达的规律。

(一)聚焦“点面结合”,发现语言规律

本课文第2自然段的“痛击来敌”是一个典型的场面描写,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对五壮士逐一描写,生动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作者又对群体的形象有整体性的描写,有点有面,点面有机结合,使得英雄的群像与个体的形象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写法,从而领悟表达的奥秘。但学生对于这样的描写方法还是比较陌生的,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这个“门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画出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句子,并通过交流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其情感,最后教师引导道:刚才同学们从每位个体人物的细节描写中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这种写法就是场面描写中的“点”;接着再引导学生朗读前两句话并交谈发现,从而使学生理解对群体的描写就是“面”,课文的这种写法叫点面结合;最后引导学生讨论,看看作者是如何“由面到点”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的,这样写有何好处。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既感受了人物的形象,体会了所蕴含的情感,又发现了语言的表达奥秘,最终形成“点面结合”的表达意识。

(二)深入“点面结合”,发展思维能力

第4、第5自然段的“顶峰歼敌”“舍身跳崖”同样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但在“点”的描写方式上却有所差异:第2自然段“点”的描写是将五壮士作为“点”逐一展开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了五壮士的性格特点;而“顶峰歼敌”“舍身跳崖”这两部分“点”的描写主要集中在马宝玉身上,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让人感受到他的英勇顽强、随机应变等品质。这是因为他的行为具有代表性,以一人之“壮”折射出了群体之“壮”。

教学时,笔者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圈画句子:细读两个片段,画出“点”“面”描写的语句。第二步,思考感悟:同样是“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与“痛击来敌”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部分在“点”的选择上与“痛击来敌”的不同:“顶峰歼敌”“舍身跳崖”是将“点”的描写聚焦在马宝玉这一个体形象身上,而“痛击来敌”是将五壮士都作为“点”逐一展开描写。学生通过讨论,就能明白作者一开始对五壮士面面俱到地写,目的是让读者对五壮士有总体的了解,有利于群像的塑造,而后面抓住重点人物来写,可以凸显主体人物的壮言壮行,让其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从而以点带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步,对照设计,让学生自行观看影片片段,与文章中的叙述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场面描写与电影镜头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教学,笔者立足文本,抓住细微处的表达特点,让学生领悟作者表达的精妙。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从而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章的人物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书写语言、组织语言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协同发展。

五、开新:对接生活,情理共振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要向生活延伸,课内要向课外延伸。如何把这种革命精神与现实生活对接起来,从而升华学生对当代革命精神的理解,是我们在教学革命经典课文时要考虑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疫情期间自愿请战的志愿者”“为保护领空与敌机相撞而牺牲的王伟”等事件的视频,让学生理解在新时代“壮士”的新的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当前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崭新社会,还需要发扬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依然需要不断学习传承,从而加深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充分发掘了教材的教学价值,把课文与生活对接起来,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之中寻找“壮士”,感受经典课文中伟人之魅力,同时也再次点燃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时要以“语文”的方式打开革命传统文化,要做到“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要有效落实单元要素学习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是要落实人文要素,通过资料链接、多媒体辅助手段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只有在语言实践中,汲取营养,发展语言,“红色经典”的“红”,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

猜你喜欢
五壮士革命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狼牙山五壮士
——根据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编写
背课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妙对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