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颜,李先保,杨剑婷
(安徽科技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1896年日本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首次提出食育的概念,食育指接受包括食物营养相关知识和健康饮食素养的教育,并延伸至价值观、人生观和能力等全方位的教育[1]。将食育实践活动与家庭、高校、社会协同育人模式结合,凝练出该特定模式的构成元素,与古现代的烹饪营养知识、饮食文化特色等融合在一起,打造新的教学模式,可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和德育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食育”已在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和丹麦等多个国家推行,其推行在增强年轻人健康意识、营养素养、烹饪技能的同时,可引导年轻人作为生产者加入食物生产中,并让他们在烹饪实践中体验食物的珍贵以及协作的重要性。有利于改善家庭和人际关系,使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建立正确的食物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终身学习观。
2005年,为鼓励民众学习与“食”相关的知识,提高对“食”的选择能力,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此后,日本还结合活动实施的实际情况,先后3 次修定了《食育推进基本计划》。这些政策法规极大推进、保障了食育活动在日本的开展和延续。和日本类似,美国、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也较早实施了食育活动。例如,美国开展了从农场到学校的“Farm to school”计划[2]。美国“团队营养”项目为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营造全民食育氛围,组织开展了学校、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和家长学习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方法的活动。英国为提高全民营养素养及健康意识,开展了“British Food Fortnight”活动以及校园菜园计划,获得了民众好评;德国为丰富国民营养知识,提升国民烹饪技能,推行了“公共厨房”计划;丹麦为提高全民烹饪水平,强化其烹调技能,实施了烹饪课程学习等活动。
我国食育虽然起源较早,但发展稍慢,近年来食育深受国家关注。例如,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6月30日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近年来,中国营养学会在国家政府、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了“全民营养周”活动和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和健康骨骼的“三减三健”活动。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向人们普及了营养学、烹调学、饮食习俗等知识。食育活动同样被我国教育部门所重视,2017年9月,食育实践活动被列入我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推荐活动名录;从2010年开始,北京、上海、浙江、哈尔滨等多个城市开展了食育试点。但从各地报道及实际调研中发现,家庭、高校、社会联合开展的食育活动相对较少,亟待改进。
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有利于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在传承茶文化、面食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饮食的“根”,如何基于传统饮食文化,促进食育在我国的推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我国部分年轻人对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也不全面,甚至少数被西方饮食吸引的年轻人对我国传统年节食品、习俗等还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富有中国特色的食育活动方案急需研究并开展,尤其是针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的食育活动,其开展能快速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投入食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社会开展的食育相关活动日益增多,但往往是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家长,而多数年龄较大的人,如部分大学生家长的饮食素养水平并不是很高。由于大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饮食观念等与大学生饮食健康水平有较强相关性,提升大学生家长的营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部分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的家长饮食素养水平偏低,这些也成为制约家庭、高校、社会协同育人活动开展的因素。
全球化的发展使西餐渐渐融入人们生活中,快餐、外卖成为现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便捷餐饮及高热量美食深入人心,甚至有人在安排日常饮食活动时完全放弃传统膳食模式,照搬欧美膳食模式。一味推崇西式饮食对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居民的身体健康不利,也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虽然目前在地铁、公交车站、部分旅游景点等地和电视、网络等线上平台对传统饮食文化相关的宣传日益增多,但食育相关的宣传形式较少,宣传力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能体现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蕴涵中式传统食育特色的宣传文案或策划较少,不利于向年轻一代进行科普和传承。在宣传方式方法上,需要多吸引年轻人参与,通过他们最易接受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创新和发扬,扩大影响力,提高宣传效果。
通过纵向比较分析的方式,深入学习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饮食文化,引导大学生查阅我国饮食相关的古籍或现代饮食著作,根据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依据当时的国情、饮食习俗、探究传统食育模式中的成功经验,对各个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民族等饮食风俗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横向比较分析的方式,对日本、美国、英国、德国、丹麦及其他开展食育教育国家的食育模式进行研究,结合当地社会环境,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新时代食育模式的有效做法,尤其是在食育活动开展方式、方法等方面;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在吸取传统优秀食育方式的同时,采纳吸收最新的食育模式。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融合改进,实践与理论结合,针对不同大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小范围的实践,对我国目前家庭、高校、社会协同食育育人模式进行深入思考。
家庭、高校、社会在育人方面相辅相成,家庭对个人的基础培育是否到位、高校对个人的系统教育是否全面和是否因材施教,直接影响其个人的社会反哺能力,进而影响社会对个人的社会化认可,对人的成“材”有决定性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饮食结构的选择、饮食习惯的养成、饮食礼仪的形成、饮食口味的偏好等具有较大的影响;高校主要影响大学生对食物原料的选择、食品安全、烹饪安全、营养搭配和饮食文化等的认识;社会主要影响大学生对于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消费水平等的判断。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认知水平的家庭,不同学科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对大学生的食育效果都不一样。经济条件较好、知识认知水平较高的家庭,营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的高校,经济水平发达的社会,三者有机融合,才能孕育出饮食知识储备丰富、饮食礼仪实践较好、饮食习惯优良以及能真正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营养先行的大学生。
对我国传统优秀饮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思考和总结凝练,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现代的大政方针相互交融,与高校的开展食育的独特优势进行融合,形成新的家庭高校社会协同食育育人模式,并根据国内和国际对饮食健康发展需求及食育需求的发展态势,运用调查分析和归纳演绎的方法,提供家庭高校社会协同食育育人模式研究思路。
通过调查法(汇总我国传统食育的内容,如饮食种类、做法、习俗等)、文献法(从中探寻我国传统食育的渊源和发展)、案例研究法(收集国内国外典型的案例实录并对比分析)、行动研究法(汇总所收集的材料、团队通过各种手段探讨研究分析现行家庭、高校、社会协同食育育人模式的影响因素)等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达的朝代,如唐朝,人们对于食育较为重视,饮食文化、饮食习俗等都得以较好地流传;当代,家庭、社会、高校在食育育人方面逐步融合,使大学生对于营养安全、烹饪技法、饮食观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使得所培养的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饮食习惯、饮食礼仪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经济较为困难的时期,人们主要追求温饱,对于食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通过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分析,充分印证家庭、高校、社会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家庭、高校、社会协同育人,才能全面有力地推动我国的食育工作,所培育的大学生将在食育工作方面有力反哺,使食育工作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食育进高校是现实所需、社会所需。高校应重视教学渠道,构建食育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学校食堂,引领食育育人新风尚;借力科学研究,建设食育学术研究高地;丰富学生活动,创新食育传播路径方式;充实校园文化,渗透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4-5]。
高校作为教学的平台,可以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食育,开展食育活动,在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对大学生的食育理念和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实践中,真真切切地参与食育教学活动,并对食育理念进行传播和发扬。高校食堂的各种设施设备也有利于食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为食育活动的开展和食育思想的传播提供更好的平台。可在食堂墙壁上、餐桌上粘贴不同形式的标语或卡通人物漫画等,也可将《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部分内容粘贴出来,如膳食宝塔图、营养餐盘图、营养算盘图等,既可装饰食堂,也可起到食育的作用。食堂还可以采用电子屏、电视屏幕等不同形式,滚动播放不同类型的食育标语和漫画、电影节目,或通过广播的方式对食育内容进行宣教。例如,结合课外思政教育的方式,粘贴和粮食相关的古诗词、播放节约粮食的节目,让学生知道节约粮食的可贵、懂得节约粮食、不浪费食物;也可播放餐桌礼仪的视频,如茶文化、酒文化、筷子文化的视频,让大学生在用餐的过程中,品味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懂得茶礼;感受筷子文化的魅力,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了解饮酒文化的渊源,知道醉酒、酗酒的坏处。
高校可以借助食堂的平台和设施设备举行饮食相关的比赛,如食品设计大赛、烹饪比赛、茶文化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大学生在查询饮食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展示自身对于食物的理解。例如,可让大学生通过食品产品的包装设计,传播食育观念。同时,在烹饪比赛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参赛标准的要求,可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饮食理念。例如,可以通过每份食物分量的限定,让他们明白节约粮食的重要性;通过食物的创新形式,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产品中营养成分的要求和营养标签的设计,能让他们更好地考量营养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学习更多的营养学知识。通过这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食育的渗透,可促进大学生对自身饮食习惯、饮食思维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
高校需为大学生营造食育氛围,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争取社会各界相关部门的支持,如营养学会、烹饪协会、政府部门等,通过茶文化交流、美食讲座、烹饪比赛、实习交流等形式进行联合培养。
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应同样重视家长健康素养的提升。家长需强化食育意识,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食育活动,利用寒暑假或平时的在线交流,对大学生进行食物加工、烹调方法、饮食文化、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协同教育,让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和制作感受。
因部分家长不习惯主动联系学校,高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高校可以建立家长群或通过自己的公众号发表食育相关的帖子,制作带有学校特色的食育视频,分享给学生和家长,让学生、学生家长、学校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美食,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师生家长之间的互动,也使食育活动更加有趣。
我国食育的发展,除了学校、家庭的配合,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部门需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食育的推广,烹饪协会、营养学会、餐饮企业等单位需尽力配合,在丰富烹饪营养学知识传播方式的同时,加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增加相关美食节目如纪录片等的制作,借助网络传播平台,打造更为完美的美食宣传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地方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发扬,结合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让大学生领略传统饮食的强大文化底蕴,推动食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诸多与食育理念相关的内容。在充分传承发扬我国食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推行食育的经验,联合家庭、高校、社会构建食育氛围,有助于食育在我国进一步推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营养素养和身体素质。家庭、高校、社会食育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建设,可有效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优良品行和树立正确人生观。有利于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