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2022-02-25 00:05:30李蓉霍海乐高亚红李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5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思政

李蓉 霍海乐 高亚红 李姗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革中得到加强。护理学作为医学类专业,其对应的岗位是各大医院、医疗机构的护理岗,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人文关怀,并具有大局观念,因而对该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是相关课程展开的必然方向。围绕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思政展开设计教学思路,并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为课程思政在基础护理学中的融入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109-03

课程思政是德育在不同专业、学科中的体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亦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落实的重要手段。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贯穿各个专业、学科中,融合学科教育的德育展开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阶段实施得更加彻底[1]。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兼顾理论与实践,对病毒防控、病人护理、病患饮食营养搭配、静脉输液、输血操作、皮内皮下注射等工作领域都有涉及,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2]。在这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无疑能促进该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础护理学发展课程思政的背景、意义

(一)概念界定

课程思政就是以课程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形式,比之单纯的思想政治课,其应被理解为贯穿专业学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主要以课程為载体,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科的育人格局,让各类学科、课程达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结果,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在这一维度下得到统一,从而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底。这一概念的提出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演讲之后,对传统专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具有较大意义——其首次站在育人的维度对课程的价值进行界定,并对学科教学的展开提出要求,对此相关院校、教师应集中挖掘各学科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以令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政治觉悟、爱岗敬业品格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发挥。

(二)课程思政的展开意义

从理论上分析,对基础护理学这一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设立课程思政符合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医学生政治文化、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对现有护理学基础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改革也是对“十九大”精神的响应。因而各院校必须在“大思政”的前提下对自身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教育向课程思政的方向发展。课程思政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开展可以令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病患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能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可满足社会发展下公众对医护人员提出的要求。从实际意义上来看,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为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的形成奠定扎实的基础。对此各院校、教师应加强对当前基础护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让其与课程思政更好地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思想水平。

二、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研究、开展情况分析

(一)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护理学是一门围绕人们健康展开服务的学科、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不断升高,需求也是各式各样,各医学类院校要明确好护理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基于其应用性增加对该专业学生医学、人文、社会及艺术方面的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临床评判思维、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以获得对应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新时期,全国高校都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精神,护理学专业各个学科加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融入要贯彻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全过程,推动全方面育人的展开,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国内医学类院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开展问题

虽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开展教育的重要性,各类院校的思政课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但比较来说,医学类院校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还是相对薄弱,此前展开的研究也多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作用下的育人路径的研究,对于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思政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有的一些研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围绕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专业课程与德育的融合、专业课程的改进、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内在思路展开的,对于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思政的研究还留有较大的空间,导致相关课程的开展模式仍存在较多的短板。如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在专业课教学中不容易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内容;课程设置上,各教师普遍缺乏科学的目标,课程思政内容没有特点,学校也没有相关资源库的建设,教师能借鉴的素材十分有限,让相关政策的响应与落实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3]。

三、基础护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做好基础护理学思政的顶层设计

对于强化课程思政对基础护理学课程的融入,笔者和教学组的教师共同开展了课题研究,并对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思政方案进行了如下设计:完善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挖掘基础护理学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内容,并建立教学模板,开展实践并将借助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改进模板,将成功经验统一记录到学科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当中,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促进相关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其中顶层设计的建立是一个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相关教师必须在这一环节中弄清楚护理学专业对应的岗位在相关领域(如医院、私人医疗机构、疗养机构等)的发展趋势,明确社会、护理人员对应的患者群体对医护人员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并结合院校学生的学情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让课程在后面的开展更加顺畅。

(二)设计课程思政的课程模板、方案

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思政方案设计是围绕整个教学体系展开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非此前一些教师设想的基础护理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简单结合,需要教师将两部分内容合理地结合到一起,达到专业课教学中包含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中又融合专业课教学的程度,学生才能在系统的教学开展中实现专业技能与对应素养的同时提升。而这往往需要教师对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并探寻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内容的对应,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护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完成相应心理素质、素养的形成。当前落实这一环节仍缺乏素材信息和可靠数据,教师必须在这一环节展开前对本校(本班)学生进行充分调研,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以作为教学实践展开的模板。

(三)构建并完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资源库

一个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相关教师展开无数次尝试与实践,直到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课程体系可以稳步运行。[4]而这一过程中少不了评价体系的辅助,毕竟教学的完善程度是以教学评价的内容作为标准的,相关教师要能站在发展的视角看待课程设置,透过教学评价对每一阶段的实践效果进行测评,及时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教学方案、模板记录到学科的资源库当中,以为其他教师或后面的教学研究提供有利的经验和素材。信息技术时代,数据、资源库的构建是完善一个系统、体系运转的必要环节,教师必须对这一环节的工作展开重视起来,以令教学效果不断向上发展。

(四)围绕教师相关能力进行塑造、提升

最后,良好的教学内容方案必须匹配教学观念超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老道的教师,只有教师的理念、能力与教学内容共同进步、一同发展,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才能充分展开,其教学效果的落实也会更加完善。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体验,一切从学生的学情、需求出发设计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手段与方法,增进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能力的锻炼,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转化课堂知识、技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而这便需要学校方面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队伍自己也可组成学术探究组、教学研讨组、心得分享组等,围绕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做出各类问题的分析,并共同探究改进的方法、路径,以让相关课程的落实更加全面。

四、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落实方法

(一)整理文献、开展调查,明确当前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开展问题

有关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体系的顶层设计,笔者与课题研究组的教师展开了大量的文献挖掘预调查,在中国知網、维普等数字资源平台上查询有关“课程思政”“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内容,在黄慧敏[5]、张丽肖[6]等人的实践探索中汲取了许多经验,明确了临床护理等的纳入标准,并根据学校学生的现有水平确立了教学目标:围绕护理学专业学生对应的不同岗位(临床护士、疗养护理人员等)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分层,并就不同就业方向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展开了统筹,最终设计了六章理论课、五项基础操作内容,为课程思政的设置与开展构建了大致的框架,让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方法设计更加符合科学规律(以人为本),让对应职业素养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更容易融入教学中。

(二)挖掘基础护理学中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元素,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

在打造优质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方案过程中,笔者与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对本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目的在于分析学生专业知识与思政思想的现有水平,确定教学开展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此前在网络资源平台与文献中搜集的各护理学对应岗位的要求,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与拓展。在教师的讨论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逐层的完善,将此前设置好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课程进行逐步充实,并将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如对于8岁孩子的抢救案例,不仅需要护理学生具备过硬的护理操作水平,还需要其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这类案例进行模拟,为学生提供仿真情境,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操作训练中得到落实。类似的成果实践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模板,为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思政教育开展带来启发。

(三)设置课程评价体系,及时诊断并完善教学资源库

在教学资源库完善方面,笔者与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采取了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对采取课程思政的班级和没有采取课程思政仅是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与学科教学进行简单融合的班级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素养发展水平展开了评价,并分析了实验组学生的发展优势与补足,对现有的教学方案进行及时的改进,以获取更加高水准的教学效果。同时笔者与研究小组成员还将相关数据记录纳入数字教学资源库——这是整个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的难点环节,笔者不仅将学生的成绩与课堂表现情况作为评价指标,还定期在实验组与测试组之间展开问卷调查,从不同维度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感受和反馈,以让提交上来的数据更加精准,实现对实践对象的跟踪式“观察”[7]。而专业的课程资源库的构建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充实与完善。

(四)围绕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对教师能力素养的锻炼

本次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的设计、开展研究主要以学生的体验和反馈为中心,透过学生的表现与问卷反馈加强对其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落实,但教师在其中的收获也不少。除了示范性课堂的建立让各教师汲取了不少的经验外,能学辅教、共建共享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也让教师有了研究对照的素材和数据[8],比之此前的“摸石头过河”,相关课程思政的开展更加轻车熟路,对问题的着眼也愈发有深度,这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教师也可以趁此机会充实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教学手段更加有效。

课程思政融入基础护理学能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其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其在护理岗位中的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对医护领域的人才储备及对护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有诸多促进,相关人员首先要加强对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重视,围绕当前课程的展开问题改进顶层设计,从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中挖掘、汲取与课程思政相契合的部分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将完善的课程方案、模板录入资源库,让教师的观念、能力得到提高,让更多课程的展开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来小彬,梁燕,吴明,等.应用反思法提升护生专业素养的实践教学:以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4):1335-1338.

[2]甘纯,周颖航.基于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研究:以基础护理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152-153.

[3]郭鹤,李卫娇.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应用:以临终关怀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6):121-123.

[4]郭耀玲,刘晓,王继红.课程思政教学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130-131.

[5]黄慧敏.课程思政背景下基础护理学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3):72-74.

[6]张丽肖,李丽娟.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设计及实践探索[J].山西青年,2020(10):205-206.

[7]梁宇杰,王红明,李春卉,等.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0):64-67.

[8]梁艳,祝家美,王晶.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穿脱隔离衣”教学设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41):182-18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思政
“不等式”基础巩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