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摘 要] 新时代奋斗观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为基础,以爱国为情怀的奋斗观。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学生需要用新时代奋斗观筑牢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掌握过硬本领,学习成才;塑造爱国精神,立德成才。高职院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思想合力。
[关 键 词] 新时代奋斗观;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007-0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中国圆满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国将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这一宣告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新征程。新征程孕育着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中国青年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主力军,青年的健康成长成才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只有用先进的思想指引青年学子健康成长,努力成才,才能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
一、新时代奋斗观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正确看待奋斗这一时代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这一时代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奋斗,新时代为谁而奋斗,新时代应怎样奋斗等问题,形成了新时代奋斗观。其科学内涵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奋斗初心,以实干为基础的奋斗路径,以天下为己任的奋斗情怀,其核心要义就是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最终实现复兴目标。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初心
人民是歷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显著的特性就是人民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切的奋斗就是为了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跨越。这些成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祈求西方国家施舍而得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奋斗而得来的。在中华民族陷于苦难的深渊之时,正是一批批中国有志青年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接续奋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贡献青春和生命,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只争朝夕的跋涉、敢闯敢试的勇气进行不懈奋斗,克服艰险的挑战,解决历史性难题,开创新局面。新时代奋斗观围绕着奋斗为了人民,奋斗依靠人民,奋斗不忘人民的价值理念,坚定人民立场,着眼人民幸福,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落到实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观,更是一种初心和使命担当。
(二)以实干为基础的奋斗路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分于别的政党的显著特性。再高尚的理论没有实践,只会束之高阁,无法发挥真理的力量。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奋斗实践的过程,奋斗本身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伟大事业的实现没有捷径,只有苦干实干这条奋斗路径。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苦干实干,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和平年代,中国科学家们靠苦干实干摆脱了敌人的核讹诈、核威胁,让中国人民的腰杆挺起来了。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苦干实干取得了巨大成就,让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苦干实干,才能迎接一个个挑战,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一个个胜利。幸福靠奋斗,兴邦靠实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靠人民用勤劳、勇敢、智慧奋斗实现。新时代奋斗观从实际出发,坚持艰苦奋斗的干劲,坚持不懈的韧劲,为民谋利的实劲,鼓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创业、踏实干事,在新征程上不断书写崭新篇章。
(三)以天下为己任的奋斗情怀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要将个人奋斗建立在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上,把实现个人命运融入国家民族的命运中,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立足于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涵养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个人奋斗建立在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使命担当上。新时代是青春的时代,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就是奋斗。民族的伟大征程需要奋斗来谱写,国家的辉煌成就需要奋斗来铸就。新时代的大舞台已经向奋斗者展开,当每一位奋斗者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行在时代中展现的时候,这个时代就会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
新时代奋斗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抱负有机融合,把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作为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主力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学生占据了大学的很大比例。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社会矛盾,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增加。各种思想文化多元交融,价值观念激烈交锋,这些都影响青年一代的成长。因此,阅历较少、理论基础薄弱、主观判断力不强的高职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理想信念缺失,不良思想冲击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的交流交融也促成了思想思潮的交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是争夺人才的斗争。一些不良思想借助网络,在青年中广泛传播,对其产生恶劣影响,使学生理想信念丧失,价值取向歪曲。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较差,认知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流量文化、网红文化的传播,衍生出的急功近利、浮躁浮夸、娱乐至上的思想更是让高职学生误认低俗为高端,错当丑陋为美好。不劳而获、一夜成名、及时行乐、放任自由,这些都是缺乏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的表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被不良思想影响迷失了方向,悖离了初心,丧失了信念,没有了追求。
(二)集体主义缺失,个人主义抬头
现在的高职学生逐渐向“00后”过渡,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部分学生的唯我独尊,他们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只在意个人的需求,而忽略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付出。责任感缺失、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促使他们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
高职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浅显的生活阅历,使得高职学生面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时候,缺乏判断经验,很容易受外部不良思想影响而误入歧途。有些学生觉得追求特立独行就是时髦,听从组织安排、关心集体是老土,所以站在了集体主义的对立面。有些学生只重视个人理想,集体观念淡薄,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国家大事、时代环境不甚关心,没有树立起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还有些学生个性鲜明,渴望表现,只关注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更不会为他人感受考虑。这些都是集体主义缺失、个人主义主导的集中体现。
(三)艰苦奋斗缺失,享乐主义侵蚀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五年一贯制学生,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这部分学生在高职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没有经过高中的系统知识的学习,这些高职生学习能力较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领悟力较差,导致他们对自己所选专业越来越没有信心。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只会让他们陷入努力奋斗也无法改变什么的死胡同。“奋斗无用论”影响了一部分学生,只想躺平,不想奋斗成了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下很多学生都是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受挫能力较弱。受自私自利、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贪图舒适与享受,进取心缺乏,甚至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艰苦奋斗就是吃亏”。及时享乐成了一些学生的人生追求,导致部分学生不学无术,虚度光阴,甚至误入歧途。
三、新时代奋斗观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這是最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复兴伟业的主力军,高职学生是一线高素质工人的后备军,用新时代奋斗观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强大的思想合力。
(一)筑牢理想信念,引领学生立志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精神上就容易“缺钙”,容易陷入精神荒漠,不可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远大的理想就像灯塔指引青年前进的方向,坚定的信念就像火炬点燃青年进步的力量。青年学子要树立崇高志向,坚定信念,才能成长为时代新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新时代奋斗观引导大学生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用远大的理想指引人生方向,用崇高的信念提供前进动力。青年学子志存高远,共产主义理想激发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了信心。青年学子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成长为栋梁之才,青春之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掌握过硬本领,引导学生学习成才
远大的理想要变成现实离不开奋斗实践。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新的辉煌业绩需要新时代奋斗者不断学习,练就过硬本领,苦干实干才能实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前辈们一代又一代接力奋斗实现的。
新时代奋斗观要求青年学子们练就过硬本领,发挥实干精神。奋斗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落实到行动当中,通过不断增强本领才干,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这个知识更新飞速的新时代,青年学子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特别是文化基础薄弱的高职生,更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本领,掌握高强本领,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奋斗的能量。
新时代奋斗观强调要实干奋斗,大学生要在实践中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的潜力,将自己的所学所识融入新时代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
(三)塑造爱国精神,引导学生立德成才
美好的品德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奠基石,崇德修身、筑基固本,才能让青年的成长之航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面对风云变幻、外部诱惑,大学生要明辨是非、保持定力;面对幸福生活、时代召唤,大学生要懂得饮水思源、感恩报国。爱国是每个人情感中最深沉的部分,是一个人品德中最优秀的禀赋。没有爱国精神的指引,个人的奋斗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毫无意义。
新时代奋斗观强调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越会面临更多挑战,越要付出艰辛努力。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热爱祖国,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落实到行动上,用爱国主义来塑造自己的高尚品德,勇担复兴大任,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努力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是中国梦的拥护者和践行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学子应当用新时代奋斗观来引导自身成长成才,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把有限的青春投入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把青春的人生融入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多彩的颜色,让人生成为闪闪发光的坐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汪功平.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的提出过程、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
[5]习近平.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N].人民日报,2018-5-3.
[6]王炳林.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求是,2018(4).
[7]左殿升,李娜.论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J].高校辅导员,2021(3).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