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的现代化探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2022-02-25 00:39赵力乐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

赵力乐

摘  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举措,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探索拓宽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大道,回应了当时国内外甚嚣尘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历史终结之声,为之后打破资本主义现代化先发国家主导的旧经济利益格局和铸就“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浇筑了坚实基础,虽然新时代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但在此期间迸发的许多思想在现在看来也依然振聋发聩、历久弥新。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举而竟全功的事情,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回溯这段关系国家命运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历程,从中吸取养分、总结经验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2-0113-04

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的开创性历史任务,在坚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回溯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境界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弄清过去的成果和经验,有助于在接下来推进葳蕤蓬勃的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为下一个百年之考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

(一)现代化探索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转折: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内外夹击”的窘迫境况下召开,当时新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猛,而中国当时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会议果断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巨大合力下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意识到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表征的苏联模式在中后期生产关系已对生产力产生了阻碍,跳出其模式的框架,以破求变,解放生产力,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体制障碍势在必行。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第一次用“小康”代替“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前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提出“三步走”战略设想。随后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正式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清晰确切的战略目标和步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一系列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至今都闪着真理光芒的重要论断。南方谈话气魄雄伟、鞭辟入里地解答了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困惑和问题,“推动了改革的再次发展,更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成熟的标志”[2]。

(二)现代化探索历史成果

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辩证地考虑了生产与分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问题后,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小康社会”这一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模式提供了实现途径,并坚定地指明了中國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方向。苏联模式存在的社会主义发展与人民福祉、现代化建设与封闭模式的两对矛盾也就此得到解决[3]。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从路径来看,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教育、科技等领域;从步骤来看,是从试点到推广,从局部到全面“渐近式”的,摒弃了简单从经济和技术层面发展现代化的狭隘观念[4],积极从发展条件、路线、战略步骤等多方面进行了符合国情的全局谋划,制定满足一般发展规律的实施步骤以至稳中求进,逐步由点及面、单一重点到多重维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展开的同时,踊跃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经济上的“中国奇迹”,由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逐渐转换成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6],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浇筑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依据和定位

(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从改造世界角度出发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革命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理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现代化建设早期正是因为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基本原理走了弯路,无视国家生产力落后的现实,不符合马克思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达生产力为背景论述的现代化进程[7]。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历史转折点也正是因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正确应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

(二)中国式现代化定位

1.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性和立场性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以“资”为中心、以人的异化为表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社会主义鲜明的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经济、政治、社会等一切现代化最终都是为了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意义。

坚持“利为民所谋”的人民利益至上原则的同时,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党必须紧密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燃起薪火蔓延的建设热情,依靠群众,合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2. 共同富裕:原则性和目的性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而不是“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代化。

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这一原则符合当时的发展情况,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这只是阶段性措施,共同富裕是现实的经济过程,也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明确的价值目标,只有全体群众都切实感受到社会的现代化、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和目的。

3. “中国式”:继承性与创造性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继承性与创造性辩证统一,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而不是用“中西融合”“中苏融合”“苏西折中”等词定义的现代化。

如马克思所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8],洋务运动片面学习西方技术,与当时国情、背后制度不相兼容最终导致失败。根据韦伯的研究,从西方文明走出来的现代性,恰是一种去其文明传统的现代性,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我国陷入“社会实现现代化却反其文明传统”的吊诡现代化境遇。

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我国基本国情,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相融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文化底蕴,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更加主动作为,更有强劲韧性,突围世界旧经济利益格局但又“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现代化。

三、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逻辑

(一)推进前提

1. 坚持党的领导,搞好党建,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强有力的政治权威是保障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现代化运动的失败证明了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是无法真正开启现代化进程的;没有一个权威先进的政治领导力量,国家现代化发展也可能依附于现代化先发国家,最终成为其“供血库”。

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战役,困难重重,阻碍甚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更好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调节差异促进公平,确保现代化进程稳定推进、发展目标切实落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认识自身使命的崇高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勇于革命和自我革命,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关键所在。

2. 实事求是,不骛于虚声,从实际出发,保障现代化建设不荒腔走板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避免脱离实际情况、历史条件去考虑问题才能科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障现代化建设不荒腔走板。

“小康”构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的写照,既不急于求成,追求浮夸高远目标,也不片面夸大负面效应,坚定了全国人民现代化建设必胜的信心。

3. 解放思想,打破桎梏,久久为功,保障现代化建设不走封闭僵化之路

解放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思想的解放永无止境,是对前面的思想否定再否定,是现代化推进的永远前提,要矢志不移地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始终。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形成的精神,就是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创新精神,就是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历史留下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9]解放思想,才有了不以意识形态为桎梏。作为将社会主义制度與市场经济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

(二)推进路径

1. 把握趋势,变被动为主动,认清形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现代建设道路上胜利不会自己走来,须把握趋势,利用优势,抓住机遇,化被动为主动,自觉作为才能战而胜之。

在世界现代化赛场上,中国长期属于迟到者[10]。“西化”现代化是后发外源型现代化,是旧中国的被动选择,中国共产党没有随波逐流进入“西化”潮流中,而是在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下自主选择了现代化道路,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纪元,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并在改革开放时期果断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迅速赶超。

积极把握当前时代之大变局,科学辩证地应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规模多人口的特点,脱“虚”向“实”,从“量”变“质”,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制定新现代化中国标准,由参与者变为开拓者。

2. 加强改革,持续开放,自主创新,科技驱动

“夫所谓现代化者,乃除旧布新之谓”[11],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实践,深化认识,守正笃实,持续改革。坚持开放创新,不关门建设才能保持活力,开启科技驱动,才能立于潮头、赢得未来。

邓小平认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科技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源。把改革时期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改革本身,进而否定改革政策是片面不可取的,事实上,改革中矛盾的涌现恰恰是因为改革还不够深入,建设还不够到位。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不移,不可动摇、不可后退。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走科技引领的高附加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创新丰富人类现代化文明内涵,才是要守住的常态[12-15]。

3. 阶段性战略与目标动态调整,局部性与全面性辩证统一,促进发展惯性

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系统性和协同性尤为重要,对全局进行顶层把控,对阶段性目标和战略步骤进行动态调整,在保障积极稳妥推进政策的同时,各要素间有效地共生共长,才能增强发展的有序性,进而促成发展惯性[15]。

与停留在器物层面探索的洋务运动和在“共和、宪法、国会的现代化制度”层面探索的北洋军阀时期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推进,是一个由点及面、单一中心到多重维度、局部重点到全面系统的逻辑过程。

在局部性和全面性辩证统一基础上,应制定符合一般发展规律的推进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展开,创建具有内生动力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模式,构建“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格局。

四、结语

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遭遇严重打击时,当改革开放初期的推进遭遇漫天“姓资”的质疑批判时,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定地站稳了马克思主义立场,更在总结前期建设实践经验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莫大的政治勇气和开拓智慧,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创新了中国现代化理论。

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和实践探索,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对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回溯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成果,从这段时期的探索中总结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依据、定位与推进逻辑三个方面的历史启示,以期照亮丰富人类现代化文明内涵的“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前进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伟光.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J]. 中国社会科学,2008(05):4-20+204.

[2] 俞景华,周春明. 试论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J]. 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03):8-10.

[3] 王志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38-43.

[4] 周文玖. 东西文化论争与中国现代化道路之探索——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考察中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44-50.

[5] 吴忠民. 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转变——从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到自觉内生型现代化[J]. 江海学刊,2018(05):125-138+239.

[6] 王薪薪. 浅议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04):17-20.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乔喜英.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系探析[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05):13-17.

[9] 陈新夏. 邓小平现代化建设思想的背景和特点及其启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78-82.

[10] 何维芳. 浅析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30(04):4-8.

[11] 马敏. 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16(09):28-40.

[12] 孙忠良,庄锡福. 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01):23-27.

[13] 岳梁. 从发展哲学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演变[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29-34.

[14] 王世涛,季开胜.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逻辑发展探讨——从中西文化关系的视角[J]. 江淮论坛,2006(03):17-22.

[15] 周兴惠,李洪君,肖锦全,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特征探析[J]. 东莞理工學院学报,2004,11(03):75-79.

(荐稿人:罗相衡,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