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英 张 力 李 鑫 胡苏华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偏头痛在急性发作阶段以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畏光等作为主要表现,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会继发性引起失眠、焦虑等症状,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临床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给予对症治疗为主,如采取曲坦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精神安定剂以及阿片类等药物,可有效降低头痛程度及减轻头痛发作次数,但整体治疗效果尚待提高,且因副作用明显和易产生耐药性等原因使这些药物不能长期服用,故难以取得较理想的远期疗效,存在复发率较高等问题[1,3]。偏头痛在中医学被归为“头风”“脑风”等病范畴,主要致病因素在于风、痰、瘀,风是致病的始动因素,痰浊是发病的基础,风痰上扰、阻塞脑络是主要病机,中医学治疗本病以息风化痰、通络止痛为治则[4-5]。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偏头痛诊断参见《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6]制定。风痰上扰证诊断标准参见《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7]拟定,证候:头痛而胀,头重如裹,胸脘满闷,恶心,呕吐痰涎,口淡食少,或口中黏腻,口苦,大便不爽,舌胖大,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滑数。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20~70岁;3)发作期,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头颅CT或MRI检查为脑梗死、出血、肿瘤等疾病;伴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耳源性、高血压、颅内感染等所致头痛者;存在脑部器质性病变,或者精神疾病者;伴有乙醇或药物滥用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常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治疗过程未有病例脱落。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44~68岁,平均(51.93±7.04)岁;偏头痛病程4~13年;本次急性发作病程 5~12 d,平均(9.03±1.44)d;VAS 评分[8](6.39±0.91)分。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41~66岁,平均(51.49±8.11)岁;偏头痛病程3~14年;本次急性发作病程 4~13 d,平均(8.98±1.40)d;VAS 评分(6.51±0.95)分。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患者予佐米曲普坦片(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829)口服,每次2.5 mg,若24 h内症状持续或复发,再次服药,与上次服药至少间隔8 h,24 h内服药不超过3次。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组方:甘菊15 g,防风9 g,旋覆花12 g,川芎12 g,羌活12 g,白芷12 g,皂荚 10 g,石膏 10 g,枳壳 6 g,全蝎6 g,炙甘草6 g,荆芥穗10 g。随症加减:口干、便秘者加黄芩10 g,山栀子10 g,滑石10 g;疼痛甚者加蒺藜6 g,僵蚕6 g;舌质紫暗者加丹参15 g,地龙15 g。上述中药饮片均由常州市中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统一煎煮2次分2袋装,每袋150 mL,早晚服用。
1.4 观察指标 1)VAS[8]评分。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 d的VAS分值。2)生活质量。参照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9]评定,评价头痛在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3个领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共包括14条问题,按6级分别评分为1、2、3、4、5、6分,计算并比较MSQ总分,患者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评定。3)中医证候评分[9]。按4级评价患者的头痛、口苦、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呕吐痰涎、口淡食少,分别计分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4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评定。4)血清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取患者晨起空腹下外周血3 mL,3 000 r/min离心取血清,置于-70℃备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GRP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
1.5 疗效标准[9]观察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再进行综合评分。痊愈:头痛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减少≥95%。显效:头痛综合评分减少50%以上,风痰上扰证症状评分≥70%但<95%。有效:头痛综合评分减少21%~50%,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但<70%。无效:头痛综合评分减少<21%,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组内比较均为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VAS和MSQ评分 见表1。两组治疗后3、7、14 d VAS评分明显降低,MSQ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3、7、14 d VAS和MSQ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VAS和MSQ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VAS和MSQ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期比较,△P<0.01。下同。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4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 VAS 6.51±0.95 4.49±0.55*△3.81±0.44*△2.27±0.29*△6.39±0.91 5.03±0.68*4.40±0.56*3.05±0.39*MSQ 171.71±20.33 179.90±21.98*△194.53±21.17*△228.41±25.01*△171.43±19.22 175.09±19.15*181.44±20.05*193.05±22.09*
2.2 两组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4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头痛3.04±0.44 0.76±0.10*△3.11±0.46 1.40±0.19*口苦2.92±0.38 0.71±0.11*△2.99±0.40 1.31±0.17*头重如裹2.90±0.35 0.68±0.09*△2.94±0.38 1.27±0.17*胸脘满闷2.98±0.41 0.65±0.08*△3.03±0.39 1.22±0.18*呕吐痰涎2.97±0.40 0.69±0.09*△3.01±0.36 1.29±0.17*口淡食少2.99±0.43 0.75±0.10*△3.04±0.38 1.44±0.18*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血清NO和CGRP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7、14 d血清NO和CGR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7、14 d血清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表4 两组血清NO和CGRP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血清NO和CGRP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NO(μmol/L)CGRP(ng/L)76.15±10.04 74.79±8.22 65.90±7.97*△57.72±7.18*△76.33±9.09 75.03±7.93 72.13±7.73*66.90±8.41*观察组(n=48)对照组(n=48)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 20.17±3.41 19.75±3.34 17.31±2.51*△14.09±1.93*△20.43±3.90 19.88±3.12 18.44±2.39*17.52±2.76*
偏头痛的发生多因感染、神经紊乱等所致,上述因素引起患者血液中血小板出现聚集,同时神经递质分泌异常,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等分泌紊乱,其中5-HT泌异常会造成颅内血管痉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10]。此外,偏头痛发作时血小板分泌的5-HT会直接使颅内血管收缩,而大量5-HT被迅速代谢后其含量剧下降致血管反跳性扩张,也会急诱发头痛[11]。佐米曲普坦是一种选择性5-HT受体激动药,能够有效抑制先兆头痛后继发的颅外血管扩张,抑制炎症神经肽的分泌,以及阻止伤害性神经冲动传导至中枢,从而缓解神经痛[12]。然而长期运用佐米曲普坦有一定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13]。
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病位在脑络,可分为肝阳上亢证、风痰上扰证、寒凝肝脉证、瘀血阻络证、气血不足证、肝肾亏虚证[7]。然而上述证型所占比例尚未见报道,但研究者们兼顾偏头痛发病特征,结合不同患者体质类型,对偏头痛进行辨证分型,发现风痰瘀阻型、风痰瘀阻兼肝阳上亢型、风痰瘀阻兼气血亏虚型、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型4个证型最多[14]。“风为百病之长”,且“高巅之上,唯风可到”,病因主要以“风”“痰”之邪为主,多因风痰上扰,痰瘀互阻,脑脉络失和所致[15]。诚如《丹溪心法》所言“风痰上厥,眩晕头痛”,内风挟痰,上扰清窍致,引起头痛、眩晕[16]。现代人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嗜食肥甘辛辣之品,易致脾胃受损,使脾运化失调、水谷精微不化,遂生痰饮,痰湿壅遏中焦;加之平素作息失常,昼夜不分,阴津受损,则生内风;日常寒暖不调,冷热不均,外风易袭;遂致风邪挟痰而上,上扰脑窍,入客脑络,导致头晕、头痛发生[16]。因此,中医临床治疗宜以祛风化痰、通络止痛为主。
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中甘菊味甘性寒,可祛风平肝,清热除湿;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旋覆花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羌活疏风解痉,善治太阳经后颈部头痛;白芷善于通窍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皂荚祛风痰,除湿毒;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调畅气机;荆芥穗解表散风;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祛风化痰、通络止痛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3、7、14 d VAS、MSQ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患者给予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可促进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观察组治疗结束后风痰上扰证症状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加用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患者的中医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加用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的疗效更佳。
神经血管失调是偏头痛发生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偏头痛发作时环绕脑血管周围的三叉神经末梢大量合成分泌CGRP,CGRP作用于其支配的脑血管壁,引起脑膜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刺激多种炎症介质分泌、聚集,诱发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刺激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提高二级疼痛传递神经元的敏感性,产生头痛[17-18]。NO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中L-精氨酸合成的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通过激活平滑肌细胞内游离的鸟苷酸环化酶,提高鸟苷酸环化酶含量,鸟苷酸环化酶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激活三叉神经节,使局部CGRP大量分泌;NO还可直接影响血管旁感觉神经,直接激活感觉神经纤维,增加伤害型感觉神经元的敏感性,介导体内痛觉信号传导,导致痛觉发生[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7、14 d)观察组血清NO和CGRP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可能通过下调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血中NO、CGRP水平,从而起到减轻头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可下调血清NO、CGRP水平,这可能是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