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2-02-24 05:46张小庆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下学期平时成绩卷面

李 强 ,张小庆 ,霍 婧 ,崔 清

(1.武昌理工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2.武昌理工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处,湖北 武汉 430223)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底,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已达434所(含独立学院257所),在校生439万人,分别占全国本科高校数的34.3%和本科在校生数的25.1%[1-4];全国注册护士数量为445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有3人,大专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占70%[5],每千人口护士数仅有3名,仍低于WHO在《卫生人力资源全球战略:卫生人力2030》[6]提出的每千人口4.45名护士的最低卫生人力数量。因此我国需要继续增加护士数量,提升护士的学历水平。

同时,近年来大学生课程成绩偏低、及格率下降[7-8]已成为学生未按期毕业的主要原因[9],也是高校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家长密切关注及讨论的话题。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10]要求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但如何切实做到以考辅教、以考促学,尤其是如何提高入学成绩偏低的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国内尚缺少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从改革教学管理和学习评价方式的角度,比较湖北省某民办大学护理学院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改革前后护理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了解改革前后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反思现行民办高校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业考核方式,以期为提高民办高校护理教育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湖北省某民办大学护理学院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的本专科专业课程共50门,上学期26门,其中本科16门,专科10门;下学期24门,其中本科15门,专科9门。研究对象均为护理专业学生,共870人,本科535人(61.5%),专科335人(38.5%);大一学生297人,大二学生380人,大三学生193人。因本科大四和专科大三学生全年在医院实习,仅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专科无毕业论文),未纳入研究。1位学生的1门课程成绩按1份成绩统计,共8 705份成绩,其中上学期4 416份,本科生2 504份,专科生1 912份;下学期4 289份成绩,本科生2 569份,专科生1 720份;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成绩3 544份上学期1 756份,下学期1 788份。

1.2 方法

(1)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为对照学期,教学方式、学业评价方式与以往一样,课程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下学期为实验学期,实施以设置课程及格的最低卷面分数为主的改革方案,主要改革措施:设置课程及格的最低卷面分数,本科生为50分,专科生为45分,若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不低于50分(专科45分),则课程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若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分低于最低分数(本科50分,专科45分),则该生的本门课程成绩不及格。该措施在下学期开学第一课、第十周班会和考前一个月进行宣讲。

课程及格的最低卷面分数确定方法:护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课程成绩评价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版和教师版,在全院师生中调研。933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在校生占90.1%,往届生占9.9%。调查结果显示,54.7%的学生认为应设置课程及格的最低卷面分数;65.9%的学生认为最低分数应高于45分。40位教师(占全院专任教师的85.1%)参与调研,97.6%的教师认为应设置课程及格的最低卷面分数,85.4%的教师认为最低分数应高于45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护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将课程及格的最低卷面分数定为本科50分,专科45分,提请学校教务处和主管校领导审批,通过后实施。

(2)在学期中、学期末、期末考试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压力、学习投入度、学习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情况。

(3)通过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导出课程成绩,课程成绩包括对应的学生姓名、学号、班级、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成绩等信息。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或S p ea rm 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课程成绩比较

实施改革措施后课程成绩显著提高,上下学期学生课程成绩分数段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1),上下学期学生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图1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学生课程成绩分布比较

表1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本专科生课程成绩比较[n(%)]

2.2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比较

为了解实施改革措施后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上下学期全部课程、本专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非专业核心课程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上学期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s均小于0.4,为弱相关,改革后下学期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均显著提高,提升至中等程度相关和强相关[11](见表2)。

表2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学生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比较(r s)

2.3 学生课程成绩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改革后本专科生课程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及格率和高分率显著上升,本科生的成绩提高幅度比专科生大(见表 3、表 4、表 5)。

表3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本科生课程成绩比较[n(%)]

表4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专科生课程成绩比较[n(%)]

表5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本专科生课程成绩变化幅度比较(%)

2.4 专业核心课程成绩比较

本专科生下学期专业核心课程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成绩提高幅度比专科学生大(见表6、表7)。

表6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成绩比较[n(%)]

表7 2018—2019学年上下学期本专科生专业核心课程与非专业核心课程成绩变化幅度比较(%)

3 讨论

3.1 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12]。课程学习评价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重要因素[13]。课程成绩既具有为教与学提供反馈信息的教学诊断功能,又具有社会所赋予的选拔功能,是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指标,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14]。适当地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方式,能提高课程成绩及降低不及格率,更好地促进和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课程成绩和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实施改革措施后,下学期课程成绩均比上学期课程成绩显著提高,平均分、及格率和70分及以上学生占比均显著提高,与上一学年相同课程的成绩相比也有大幅度提升,这与以往其他基于某一门课程提高课程成绩和教学效果的研究不同[15-19],本研究涉及50门本专科课程,适用对象和范围更广。

3.2 提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大多数高校存在课程低分及格(70分以下)、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与期末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悬殊、相关性弱的现象,民办高校表现得更为显著。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不够刻苦,消极被动地完成作业,靠“考前突击”蒙混过关;另一方面是平时成绩考核具有灵活性大、学生可借助网络及其他参考资料、教师评分相对宽松等特点,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如果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过高,很容易出现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悬殊、低分及格的现象[7]。出现这些现象的学生往往存在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理解不透彻、技术操作不熟练等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成长,也会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20-21]。

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措施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及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实施改革措施后,大多数学生感觉课程学习压力比以前更大,害怕期末考试卷面分太低导致不及格,学生学习投入度加大。辅导员反映学生学习压力减轻及“考前突击”的现象减少,改革措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3 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助力“以本为本”

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10]。大学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实现,通过课程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学生积极投入,达到育人、立德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措施对本科专业课程的积极作用大于专科专业课程。实施改革措施后,本专科生的课程成绩均有显著提高,但本科生课程成绩在平均分、及格率、70分及以上学生占比和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等方面的提升幅度均显著高于专科生。在调研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听课比以前认真了、作业质量比以前更好,课间提问的学生多了,也有不少教师看到学生学习认真了,教的也更开心、更起劲儿了。这说明改革措施起到了提高课程成绩和及格率、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作用,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有积极作用。教育部多个文件要求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但如何将平时成绩做到灵活、客观、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是多少,如何做到既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又能避免平时成绩与总成绩不一致及客观进行课程评价,尚需进一步探索。设置课程及格的最低卷面分是一个既能保证课程基本教学质量,又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落实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政策的一种积极措施。

3.4 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教授曾提出,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关键的是核心课程体系[22]。学习专业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核心课程成绩是衡量学生专业学习状况、评估专业教学成效的主要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措施对提高专业核心课程成绩和教学效果、培养专业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更加重要、学习难度更大,专业核心课考题可能会难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上的投入多于其他课程。

4 结语

健康中国行动离不开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民办高校是培养护理人才的主要力量之一,课程教学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首要途径,改革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课程成绩、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需进一步了解改革措施在其他民办高校、公办高校护理专业实施前后的情况,为改革措施的推广提供更充分的依据。目前护理人才依然短缺,在如何更有效地将临床护理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改革课程教学及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猜你喜欢
下学期平时成绩卷面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考试分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B)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A)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卷面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6题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