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澜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需要教育工作者将渗入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并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德育教育模式进行重点探究,以期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提高其道德素养,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语文;德育;教育模式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风气也越发浮躁,特别是道德缺失案例事件的增多,给学生成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高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教师有必要将德育理念和知识渗入在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这一点,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内涵,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德育教育思想
在进行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资源,为学生直观展示所学内容,进而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程度,期间,需要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从道德思想方面进行思考。为确保德育教学效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备课,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导入。
比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节内容中,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容提前进行备课,利用网络搜集有关黑奴解放或美民权运动等资料,之后将其制作为课件,在课件文字中需要适当的穿插相应的图片或视频。教师在开始进行教学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黑奴反抗运动的片段,这样做主要是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当时黑奴面临窘迫的环境,进而了解到黑奴所面临的压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相关图片和资料的讲述,帮助学生对此次政治运动发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开始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对课本标题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梦想不仅只是领导者马丁.路德金和美国黑奴的梦想,也是世界上每个人的梦想,梦想生活在不受地域和种族歧视的和平时代。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共识,深刻认识到人性平等的重要性,进而为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正确的意识。
二、创建教学情境,深刻感知德育情感的体现
将德育教育渗入在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在心灵方面的启发,还要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领悟道德思想意识,促使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道德思想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内容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之后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以此不斷增强其德育情感认知,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道德行为进行规范。
比如在围绕《廉颇蔺相如传》这节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前,结合文章内容,设置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文章内容进行大概的讲述,之后为学生创造出相应的情境。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在情感方面的理解,教师可在情境创设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即秦王、蔺相如、廉颇等。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演示,有助于其对各个角色在内心中的情感变化进行理解。其中,对课本中出现的“负荆请罪”的重要部分能够通过情境得以有效展示,进而让学生对廉颇这一行为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在这节课程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对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
三、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力度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思想意识,教师可通过开展不同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或实践等方面进行这方面意识的提升。在学生思想方面,教师可通过阅读活动,加强学生德育思想意识。比如,在室内专门设置图书角,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外读物,学生也可将自己的书籍进行分享。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在室内图书角选择书籍阅读。通过对文章的阅读,逐渐提升其文化素养和道德意识。而在实践方面,需要学校发挥作用,根据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活动,如对学生所学习的古诗开展“吟诗大赛”活动,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古诗背景的了解情况进行考察。不少古诗在历史背景会涉及到比较多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进而提升其道德素养,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德育发展越发重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予以重视,将德育教育理念渗入在在课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中含有的德育内容的学习。通过本文深入分析,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从开展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德育教育思想、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力度、创建教学情境,深刻感知德育情感的体现进行,以此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淳福卫. 情感教育与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19(20):235.
[2] 张曼曼. 利用高中语文学科的学科优势推动德育课程教学[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9,8(10):30.
[3] 秦炳丁.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9):47.
[4] 葛艳.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19(92):19-20.